枣庄建中心城市人口不足 组团跨50万临界点

[复制链接]

6592

主题

-6592

回帖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sdhdshEDFG 发表于 2014-5-12 2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枣庄城市人口究竟有多少??这似乎是个谁也说不清的问题。
  10余年前,枣庄行政机关由市中区迁至薛城。近年来,薛城通过棚户区改造和建设城南新城,城区提质扩容,城市大了,人也多了。多到多少??4月下旬,枣庄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在薛城观摩座谈时,当地汇报全区城市人口25万,市委书记陈伟直言“数字不准确,应该不到20万”。
  笔者了解到,目前枣庄没一个部门能提供全市准确的城市人口数字。有些人户籍是农村,但在城市买房居住;有些人户籍在城市,却生活在农村。前不久,市委办公室依据10年来城市电表数和水表数,参考统计部门的调查,最后测算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滕州市43万、市中区39万、薛城区18万。
  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势必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相关人士认为,如果人口聚集超不过50万人,城市萎缩不可避免,超过50万人,城市才会步入良性循环,稳定发展。人口50万是个临界点,这应是一条公认的城市发展规律。
  反观枣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除滕州外,其他5个区彼此散列,人口规模偏小。这种组团城市的分布格局,“天然”注定了偌大一个枣庄,缺失一个“中心城”。而一项统计似乎正在印证相关人士的判断:近几年,枣庄全市平均每年迁入1.1万人,迁出1.4万人,净流出3000人。
  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人从哪里来成了枣庄面临的最大难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当务之急就是化解中心城市人气不足的窘境。
  相关人士认为,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张力,除了“50万城市人口”的这一临界点,就是有效就业,应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当地就业。聚集人气,反转迁移,陈伟认为主要功夫应下在发展产业上,“人气的背后是就业,就业的背后是产业。
  当下,枣庄几个区市眼前都摆着几乎一道同样的命题:有什么产业优势??如何尽快做强做大,吸引更多的人实现就业??一位区委书记告诉笔者,过去发展产业重视的是税收,看看能否“多收三五斗”;今后观念要转变,要更重视就业。
  如何以提振产业聚集人气,尽快让城市人口迈过50万门槛??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逐渐形成共识。滕州可以自成一体,人口170多万,辐射山亭区50多万人口,煤化工、机床、玻璃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外加杏花村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形成超过50万城市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应该水到渠成。
  薛城、市中、峄城、山亭、台儿庄5个区的城市人口,加在一起70多万,但根本聚不成“中心”,问题就出在相互割裂,自成一体。以“B如题交通”实现组团式同城化,形散神不散,抱团构建中心城市应是可行之举。目前,这5个区已全部开通B如题,通车里程148.5公里,只需花2元钱,即可便捷通行市区,时间比以前节省了一半多,全市交通量从5000多万人次增加到8000多万人次,意味着城市的张力增加30%。
  “组团”发展格局产生的适度距离感,无疑为五区的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区隔出了清晰的施展空间:市中区是对内的商贸中心,峄城区与市中区距离仅5公里,两区融合发展;薛城区做对外的高端商务中心;台儿庄区借助古城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中心;山亭区做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休闲旅游。
  一位区领导对城市功能定位发展也表达了担忧:在目前财税体制、行政管理、考核机制下,“分灶吃饭”的现实,使得在实施操作层面确有难度,还需克服既有惯性发展思维的束缚。因此,从分到合,从合到分,这之间需要的是周密规划、细致论证,以更多的顶层设计为组团跨越提供“硬约束”。

6389

主题

-638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bjueaysw 发表于 2014-5-13 0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积极推动 峄城区市中区合并,形成50万人口聚集区很容易

6326

主题

-6326

回帖

6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6
karida2012 发表于 2014-5-13 05: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bbs.123bbs.cn/thread-41824191-1-1.html      峄城和市中合并之后
峄城和市中合并之后,面积达1002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城市人口轻松破50万,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固定资产投资达310亿元,在全省县区综合实力大幅上升。峄城经济开发区并入枣庄经济技手术开发区,入园企业数目超过滕州经济技手术开发区跻身全省前列,活力倍增。大项目,大企业纷纷落户原两区中间空白地带,公交线路大幅增加,两地来往交流更加频繁,市中峄城加速融合,一体化发展。

6302

主题

-630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浊世公子 发表于 2014-5-13 1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有道理,城市建设应以人为本!!没人认的城市能叫城市吗??市中和峄城区合并后,城区人口突破50万很容易!!峄城区应优先往北发展,市中区应向南,向西并重,这样尽早的实现城市发展的突破!!

6484

主题

-648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小雅飞 发表于 2014-5-13 14: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积极推动 峄城区市中区合并

6371

主题

-637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tongxisml 发表于 2014-5-13 19: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峄城和市中现在基本上已连在一起了

6462

主题

-646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月迷蝶 发表于 2014-5-13 23: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推动市中往南发展,峄城往北发展,十年内连成一片

6508

主题

-650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abelieve 发表于 2014-5-14 04: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一有利于东城的快速发展。

6592

主题

-6592

回帖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楼主| sdhdshEDFG 发表于 2014-5-14 08: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shuidaoqu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