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晏在甘谷驿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7 15: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北的冬天,北风带着哨音不时卷起黄土和枯叶,在地上打旋。
  太阳落山前,刘自强看到了耸立在民房错落的镇口前那块大石头,上面用魏碑体苍劲地刻着“甘谷驿”三个大字。
  甘谷驿,按照本世纪最新的行政区划,是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的一个镇,现在是没啥名气了。
  想当年,在陕甘宁边区,在老红军、老八路嘴里,那真是大名鼎鼎。许多人不知道枣园、不知道王家坪、不知道南泥湾,但几乎没有不知道甘谷驿的。
  早先,甘谷驿就是一个官道上的驿站。
  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就成了党政干部和军队领导进出延安的落脚点,也是全国民主人士、进步青年来延安的必经之路,吃饭打尖,歇脚等人,有时还在这里住一宿。甘谷驿经常是人来人往,嘈杂热闹的。
  自打二兵站医院进了甘谷驿,许多迎来送往的接待任务就由医院承担了,为了表示同志情、战友爱,来去改善一次,竭尽地主之谊,逐渐成为二兵站医院负责同志的必修课和常规工作。
  刘自强上抗大前,部队行军曾经到过这里,排长张丑娃以前是陕北红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告诉自强,甘谷驿是历史古镇,位于延安城东80华里。80里是古代两驿站间的法定距离,居三延交界处。早在南北朝时,这里即设点安寨,到了宋代,由于边塞烽火,连年征战,这里成了闻名遐迩的“三关门户”和交通枢纽。还由于人烟稀少,土层较厚,降水稍多,因而连年粮食丰收,百姓们称这里为“捞饭盆”,是个令人眼馋的地场。
  张排长还说,镇子东门外,是杨六郎当年的练兵场,宋辽两军在此相持甚久,最后议和地点定在雁门关。在划分疆土时,争执不休,后双方商定,由杨六郎射一箭,落箭之处即为边界。六将军持拳头粗的枣木弯弓,搭铧尖粗箭,运足神力,箭矢呼啸而出,直刺北地,眼看把辽人的土地占完了,辽境之内一片哭声。孰料神箭飞经大青山时,恰一妇人在河边洗污秽血布。神箭见辱,一头钻入了大青山。从此双方信守诺言、息兵罢战,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以后这里就流传下了“脚站雁门关,一箭射到大青山”的传说。刘自强觉得这个故事很美好,很阳刚,也很富于想象,不由得对甘谷驿也自然生发出许多好感来。
  按照镇口哨兵的指点,沿着窄窄的镇中小街,刘自强来到了镇东兵站医院院部驻地——天主教堂。
  当他第一眼看见这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时,心头不由得一震。穷乡僻壤里,居然有这样高大、美丽的建筑,太神奇了。
  慢慢地,随着在甘谷驿时间长了,刘自强了解到,院部所在的教堂建于1831年,是西班牙传教士马休斯神甫主持设计,雇佣当地300多民工修建,花费10多万两白银3年才落成的。
  教堂系砖石结构,坐北面南,正面立有三座塔楼,呈笔架形。内部并列两排立柱,为三通廊式。教堂开阔高大,北端为突出的圆弧形圣坛,南端人口中央设六边形高14.6米的钟楼,内置楼梯。立面以高耸的钟楼为中心,柱头、屋顶及门窗的细部均为尖券、尖拱形,表现出哥特风格的高耸特征。教堂内部侧廊与中厅以连续的券柱式拱廊分隔,北端弧形圣坛墙面有6个尖券高窗,圣坛光线明亮。墙面尖券假窗还饰有地方特色的砖雕。
  1935年红军解放陕北后,教堂停止了传经布道做弥撒的活动。随着二兵站医院的组建,这里成了医院办公和伤病员治疗的场所。
  百年建筑,丝毫未显破败,还是这么结实,还是这么美仑美奂。
  建筑是凝固的艺手术,上乘的艺手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慑力。这座教堂,在刘自强的脑海里,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90年八一前,解放军报笔者曾采访过这位功勋累累的副兵团离休干部,谈起在甘谷驿的火热生活,谈起解放大西北的战斗经历,谈起我军的医学卫生事业的建设发展,刘景晏泉涌般的记忆和滔滔不绝的故事,往往还是把这座哥特式教堂作为源头和起点。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9 08: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爷台山反击战
  ———谨以此文纪念参加此次战役的八路军英雄们
  爷台山位于陕西省淳化县东24公里处,距咸阳市、西安市均百公里左右。“爷台”之名源自古代庙宇神祗而来,当地称谓诸神均尊称“爷”,“爷台”即神台。
  这一带山势雄伟,峰峦叠翠,松柏郁郁。爷台山主峰在乔山山脉的南端,海拔1313米,它与周围地貌构成了黄土高原少见的自然景观。
  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时期,淳化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肩负着保卫边区的重大责任,1945年7、8月间著名的爷台山反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报告,高度评价了爷台山反击战。《毛泽东选集》收录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和《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等文章中,都有对爷台山反击战的记述。
  
  1945年4月,苏联废除了苏日中立条约;5月7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向盟国投降。1945年4月下旬,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1945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国际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迎来了战略反攻阶段。在此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得到美帝国主义的支持,积极准备向陕甘宁边区进攻,妄图夺取关中,威胁延安,牵制八路军开赴日军后方扩大解放区。
  爷台山是国民党军进攻边区和八路军保卫边区必争的军事要地。
  15日至19日,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将韩城、朝邑河防部队及河南前线部队星夜西调,分别集结在淳化、耀县、同官、枸邑等地,完成了对八路军关中军分区的东南西三面包围,兵力计约11个师。
  21日,国民党军暂编第59师、骑兵第2师等部,分别由淳化、方里镇、土桥等地向爷台山等地发动进攻。八路军关中分区保安纵队、警一旅及新四旅一部英勇自卫,顽强固守,战至23日,阵地屹立不动。
  这时,国民党军预备第三师也投入进攻。我军坚守了七天,激战至27日晚,终因寡不敌众,在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后,主动撤离爷台山、熊家山、官庄、于村、宋佳洼、杨家沟圈、张家岭、十里原一线阵地。
  国民党军侵占爷台山后,以暂编第59师第3团守备,并以8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向鄘县、淳阳、新宁、新正等地集结,准备对陕甘宁边区发动全面进攻,关中地区形势危急。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10 07: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1年6月11日,为解决志愿军入朝作战中面临的军事医疗难题,中央军委一份关于“迅即成立军事医疗科学院”的密电从中南海发出。 50天后的8月1日,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的一栋4层楼房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军事医疗科研机构——军事医疗科学院。宫乃泉同志担任首任院长,刘景晏同志担任首任政委。
  横空出世的军事医疗科学院,从成立之初起就被赋予了承载国家安危的秘密使命。
  为了调集人才,院党委向军委卫生部列出了包括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普曼教授的中国助手周廷冲及其夫人黄翠芬在内的一长串拟调入的相关人士名单。 在中央的直接关怀下,一大批著名相关人士从海外和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成为新生的军事医疗科学院的重要奠基者。
  成立仅半年之后的1952年2月,军事医疗科学院21名相关人士和国内其他单位派出的相关人士一起,赴朝鲜战场收集美军的细菌战罪证,向全世界揭露了美军的细菌战罪行,有力配合了国家的外交斗争。
  周廷冲、黄翠芬,这对全军绝无仅有的“院士夫妻”,用毕生诠释了军事医疗科研工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深情。1949年10月1日,旅居美国的周廷冲和黄翠芬夫妇,在收到首任院长宫乃泉从祖国转来的亲笔邀请信后,当即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回国申请,不料受到百般刁难。“回自己的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他们将变卖家当所得仅余路费后,皆买成科研仪器,作为献给新中国的礼物。1950年5月,在浩瀚苍茫的太平洋上漂泊了56天之后,“偷渡”回国的周廷冲和黄翠芬禁不住热泪滚滚。
  在军事医疗科学院大会上,刘景晏政委代表院党委、院首长向所有来到军事医疗科学院的相关人士、教授表示热情的欢迎,对归国相关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号召全院同志紧密团结,积极工作,为建设新中国,防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发展军事医疗科学事业努力奋斗。刘政委是红军干部,在陕甘宁边区就是著名医生,曾出任过八路军总门诊部主任,对医务工作和医务人员有深入的了解,对相关人士教授非常尊重。他组织院有关部门,为相关人士、教授和科研人员尽力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科研条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并经常与各级专业技手术人员谈心,受到大家的赞扬。周廷冲院士和黄翠芬院士晚年,还经常提起刘景晏政委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验设备和场地的事例。
  蔡翘,原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在上世纪20年代初发现视角与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 顶盖前核,这一发现被国际医疗界以“蔡氏区”命名。新中国成立后,蔡翘坚定地选择了新中国并为之奋斗 身为原“中央大学医疗院”代院长的他光荣入伍,后出任军事医疗科学院副院长。
  红军干部中成长起来的3位博士 钱信忠、涂通今和潘世征,以及白求恩的助手 殷希彭、王道建也都曾先后担任军事医疗科学院的院长、副院长或研究所所长。
  7年后的1958年,这支由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医疗、药学相关人士组成的“特种部队”,奉命迁至北京,从事中国的“ABC”医疗防护研究的重大任务。
  这个受命于危难的特殊战线,群星璀璨、群贤荟萃,却如蜡炬一般默默燃烧。这燃烧的力量,源自于内心深处那坚不可摧的情感:祖国,母亲!!
  现任院长贺福初说,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大师”,才成就了新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军事医疗科研事业。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10 11: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
  
  人生叹何短,壮志发春华。
  乡间荒嵴石硬,冷风伴日斜。
  投身共产革命,艰难岁月共度,战地拾黄花。
  登高望云海,喜见七彩霞。
  念往昔,多征战,走城市论坛。
  和平建军枢密,研读是相关人士。
  国际风云变幻,实力博弈局盘,退隐仍细查。
  枕戈待旦老,犹念平胡沙。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11 0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教导旅收容所
  “三战三捷”的胜利,振奋了边区军民,群众支前情绪高涨,军民一条心,度过了最艰苦的难关,越战越勇。部队迅速出击陇东,鞭抽二马,收复三边,“过山坳”,实施“宜川大捷”,为了“消灭蒋匪军,解放大西北”,于1947年10月15日,按中央军委决定,新四旅、教导旅合编组成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罗元发任总司令,徐立清任政委,张贤约任副司令,饶正锡任副政委。陈海涵任教导旅旅长,关盛志任教导旅政委,刘绍文任副政委,谢正浩任参谋长。刘景晏任教导旅卫生部部长,惠奋任卫生部政委。
  由于军事指挥系统坚强和后勤医学保障有力,医院各所保持着在马坊村的优良作风,除了使用曾在八年抗战中所储备的药品以外,不足部分自力更生用代替的办法解决。全年共收容治疗伤病员2730人,其中外科治疗2314人,内科治疗416人。
  因处于战争环境,轻伤均在二至五周出院;内科病员一般四至六周出院。外科治愈率73%,转院26.2%,死亡0.8%;内科治愈率89.1%,转院10%,死亡0.9%。各种治疗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做一般的物理检查,不能做化验检查。
  1948年1月28日,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召集第六纵队司令员罗元发和政委徐立清,对解放大西北的战略计划作了详细部署。2月25日,六纵队围攻宜川城,29日决战瓦子街,3月3日红旗插上了凤翅山。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传达了毛主席挥毫为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评论:“宜川瓦子街大捷,在西北战场上是一个大胜利······”我军一举歼灭胡宗南集团3万余人,打开了向渭北进军的门户。
  宜川瓦子街战役后,彭总指示西北野战军围攻洛川,为收复延安创造条件。六纵队在转战陇东途中,4月27日遭受国民党马步芳儿子马继援的八十二师乘机堵截。当时医务人员同部队一起退守到屯子镇。镇子小,部队十分拥挤,敌人用迫击炮轰击,院长王仲斌在抢救伤员时不幸阵亡,卫生部政委惠奋临时指定原一团卫生队队长陈俊昭代理卫生部部长兼医院院长。
  在屯子镇战斗中,部队三天三夜喝不上水。野战医院第五所负责收容伤员和包扎,但第五所都是新护士,缺乏战斗经验,护士长赵步鸿把男女护士和30多名伤病员堵在窑洞里不让出来,他一人在外边抢救和包扎伤员,全身军衣都是血,药品匮乏,只有24片磺胺。敌人的炮弹往里打,其他所抢救伤员的新护士已经牺牲了,部队伤亡很大,第五所的护士连一个伤亡的也没有。第三天夜里,部队进行突围,沟壑里行动不便,赵步鸿把护士和伤员组织好,鼓励大家相互搀扶,克服困难,躲避敌人,没有一个掉队的,只有一个女护士从高埂上往下跳时崴了脚,男护士把他搀扶回来,大家安全地突破敌人的包围,与大部队会合。赵步鸿荣立二等功,被评为模范[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员。
  5月6日,屯子镇战斗结束后,从纵队收容所抽调的薛福禄、张亚甫、尚文泽、马增寿、赵戈、杨振廉、吴秉理、赵步鸿、芦纳、王倩宾等人都到二所工作。因为五所是由二所演变而来的,战争年代,各所都收伤员,经常游动,互助交叉,人员更换频繁,但均属教导旅卫生部领导。是年10月,野战医院召开建院三周年纪念大会,院长陈俊昭、政委惠奋作三年来的工作总结。
  1948年,各收容所收治伤病员439人,在战场上术伤员199人,平时术60人,换药的543人,其中收容术治疗的蒋胡军302人。
  附: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九分院》的由来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九分院是1944年初由冀中军分区后方医院筹建成立的,全称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三中心医院第九分院”,属晋察冀军区“机动旅”建制,归旅卫生部领导,游胜华任旅卫生部部长。同年4月,机动旅改编为教导二旅,进驻陕北,旅长黄永胜,政委邓华。医院驻扎在洛河川的米台子王家角村,院长周自旺,副院长陈宜,医务主任尹明亮。1945年10月,教导二旅与驻在甘泉县清泉沟的教导一旅合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委罗元发。教导二旅野战医院,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九分院与教导一旅休养所合并为教导旅野战医院,院址随旅部迁往金盆湾马坊村,院长由教导旅卫生部副部长王仲斌兼任。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11 06: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2013年清明节代表全体中华儿女向老红军、老首长、老前辈上香、敬酒、三鞠躬!!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11 15: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上的刘景晏,时任第二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兼兵团后勤学校校长、甘肃军区后勤部部长。
我晟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我晟鸥 发表于 2014-5-11 19: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楼主| 雨中小风铃 发表于 2014-5-12 0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初期的刘景晏同志
欣飞飞适 该用户已被删除
欣飞飞适 发表于 2014-5-12 05: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有点头痛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