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折旗河简介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古林残雪1998 发表于 2014-5-29 04: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折旗河位于荆门栗溪境内,因三国关羽而得名。荆门地区因关羽而得名的地名非常多,其中主要有掇刀石、响铃岗、关公坡、望兵石、马刨泉、喂马岗、大架槽、捉马洞、折旗河、插旗山、缝旗山、铜铃沟、将军坡、捉马沟、走马岭、放马山、拾回桥、关公柏、祭公剑、关公拖刀洼、关公洗澡岗、马打捻、落地铃等。荆襄古道沿线的有关地名传说,如:捉马洞,位于荆门西北仙居促联村,相传关羽赤兔马逃脱后于此被捉。喂马岗,位于荆门西北仙居复新村,相传为关公行军途中喂马处。大架槽,位于荆门西北仙居珍珠村,相传为关公大军驻扎时放料喂马处。折旗河,位于荆门西北栗溪折旗村,相传为关羽军旗折落处。插旗山,位于荆门西北栗溪插旗村境内,为关公南退插旗布疑兵处。缝旗山,位于荆门西北栗溪插旗村,为关公缝补军旗处。铜铃沟,位于荆门西北栗溪铜铃村,相传为关公赤兔马铜铃失落处。捉马沟,位于荆门城西北栗溪毛坪村,相传为关公赤兔马逃脱被捉处。将军坡,位于荆门城北盐池灯塔村,相传为关公小憩处。放马山,位于荆门城北钟祥胡集,相传为关公放马处。走马岭,位于荆门西北姚河南庄河村,相传为关公跑马处。祭公剑,位于荆门城西漳河镇,相传关羽回师救荆州在祷天时,痛恨吕蒙背叛孙刘联盟,于是拔剑劈山为两半,一半倒向观间寺,留下的一半因形似宝剑而得名。马打捻,位于荆门城西漳河镇,相传为关公赤兔马在大石板上打捻而得名。落地铃,位于荆门城西漳河镇,因关公赤兔马在沟边饮水落铃而得名。拾回桥,位于荆门城南沙洋境内。相传关羽因不知荆州城内虚实,不敢贸入,便在荆州城外勒马徘徊十余回而得名。落帽冢,位于荆门、当阳、江陵三县交界处,相传为关羽兵溃时落帽处。
  折旗河关马岩是折旗河的一座山,山体溶洞甚多,彼此连通,当地人曾在山这边洞口放烟火,山的另一边有烟冒出,据说因关羽在此关过马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