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争夜郎国都,必须有牂牁江,否则一边呆着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shinexx124299 发表于 2014-5-31 11: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因此,各位要把牂牁江找到了,再来争夜郎古国,否则一边呆着。
很多人认为盘江就是牂牁江,这显然是误解。
盘江的两支都发源于今云南宣威境内。东面一支,称南盘江;在贵州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即为红水河。红水河全长659公里。红水河全长659公里天然落差就达762米,如果加上贵州境内的北盘江,落差就达1000米以上,现贞丰县白层镇以下为古代水上货运通道(确实可以通航,但航道极其险峻),汇珠江,达番禺(广州),归南海。但是要注意的是,北盘江全长800多里,能通航的白层距离安顺有350里路,北盘江通航处不足100里,而其余700多里是不能通航的。
公元前135年汉史唐蒙出使南越,在广东番禺得吃到汉朝禁止蜀地出国的枸酱时,问南越番禺人,汉朝的枸酱从何而来??(回)曰:“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意思是牂牁江的西北部有一条江(即北盘江),江广数里,可以直通番禺城(即南越首府广州 )。其实是南越人怕汉朝要来征服南越故意说给唐蒙听的。后来汉朝去征服南越,才知道北盘江不能直达南越,并没有经过北盘江去番禺。
因此,北盘江不是牂牁江。
以下铁证足以说明牂牁江就是乌江,思南就是夜郎国都。
《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47页载:“古牂牁郡城,《华阳国志》曰:牂牁郡上当天井,故多雨潦。今有古城在郡西,即汉未伏之时所保于此。”
《贵州通志》:“牂牁故墟,在今思南府西,即思南府亲辖地”
《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222页载》)说明了思南是 “牂牁郡,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的“古牂牁郡城”。
明嘉靖年间思南知府洪价的《思南府志·古迹》说:“古牂牁郡城,《一统志》云在府治西。”
万历末年浙江宁海人王士性的《黔志》说:“思南府西有古牂牁都城”。
《大明一统志》史云:“思南,古牂牁郡城,在府治西,汉为牂牁郡。”
《纪要》:“思南府境,隋牂牁境地;思南府西,为牂牁郡。”
《通典》:“牂牁巨帅姓谢氏为本土牧守”于思南。
《唐书》史道思南为“当牂牁要路,控夷咽喉之墟。”  
《唐史》史称思南为:“牂牁,武德中改牂州,寻改牁州。”
《五代》史云思南为:“牂牁羁縻州。”
我们已经理顺了牂牁江就是乌江这一历史脉络,那么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可知夜郎国中心很显然就在乌江河畔了。且看:
古人测步为双腿各迈一次为一步,只迈单腿的叫跬。常人一步大致1.5米,由“江广百余步”可知,牂牁江宽大致150米以上,与现今思南城区乌江的宽度十分吻合。
夜郎的主体民族是古濮族, 濮人聚居的地区盛产雄黄、雌黄、茶叶、石蜡、丹砂(朱砂)和水银。现今这些矿物在这里还全国闻名(思南和印江产雄黄、雌黄、茶叶石蜡,务川和铜仁产朱砂,都有几千年历史),古代帝王将相特别钟爱此物,濮人曾以之向中原王朝进贡。这是夜郎国的主要经济支柱。

6460

主题

-6460

回帖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wangba0007 发表于 2014-5-31 12: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云:“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关键点:找牂牁江,江宽150米左右,一定要能行船哦,水上交通要道。
赫章、桐梓、安顺、六枝都没有这样的江。即使你发现了一些文物,但你改不了司马迁的《史记》啊。新晃篡改历史,哪里只是夜郎国灭亡后设置的夜郎县,就一边呆着论坛

9

主题

-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快刀杨 发表于 2014-5-31 14: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郎之都——郎岱。这还需要争????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shinexx124299 发表于 2014-5-31 15: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官方的形式由司马迁执笔撰写的历史著作,不是在胡编乱造。我并没有说夜郎是中原文化,夜郎文化就是贵州文化的前身和基础。每一个文明的产生都要依托一条江河,离开了江河去谈人类文明将很苍白的。夜郎国就是依托牂牁江(今乌江)而铸就了夜郎文明。贵州的母亲河就是乌江,其它江是没有资格的。
夜郎的民族是以古濮族为主体的,当末代夜郎王兴被牂牁太守陈立斩首后,夜郎国就此灭亡,中原文化的进入使得濮族处于被同化和迁徙的地位,其中仡佬族就是濮族的后裔。郎文明很快就被中原文明所取代,贵州史学界还没有真正找到夜郎的中心,因为有很多人不去研究乌江,而认为盘江是牂牁江,这样就白白把夜郎推给了云南、四川、广西,甚至连湖南新晃也在其中兴风作浪。贵州的悲哀。
如果还需要了解夜郎的详细知识,我还有很多。

9

主题

-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快刀杨 发表于 2014-5-31 1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些不讲理,文化之所以叫文化是有一定的传承,有连贯的才是。你用断断续续的《史记》来证明夜郎文化本身就是错误,它只能佐证,明白吗。有相关人士考证,《史记》本身记录自己的历史有些地方都不靠谱。例如:有关秦始皇的记录就许多地方不靠谱,如怀孕超出常人时间才生的秦始皇。你再用《史记》来证明另一个部落或者国家的历史这像话吗。
简单说:夜郎文化是图腾文化,是文明的源头至一。它已经融合在汉文化里 、龙文化里。你说的那些历史都是后面,要先说开头,明白吗。去看我发的文章:“夜郎传说”。我们再来讨论。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shinexx124299 发表于 2014-5-31 18: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记》都是假的,哪《贵州通志·前事志》、《华阳国志》、《大明一统志》、《思南府志》肯定通通是假的。古人人啊,你们写这些假历史著作干什么,现代的“快刀杨”那是真的了不起,古代发生的事他都经历过,你们算什么东东,你司马迁在九泉之下好好反省,为什么要造假

9

主题

-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快刀杨 发表于 2014-5-31 19: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过啦,有疑问 讨论 别这样。我是说是记录有误 尤其是夜郎文化 。你只会用他人的记录来反驳我吗,口称某个相关人士圣人之言 没有质疑精神 你不是夜郎人。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shinexx124299 发表于 2014-5-31 20: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我不讲道理,我就纳闷了,
我按照史书来分析问题是不讲道理吗??
文化之所以叫文化,就是要听“快刀杨”的??
就算《史记》在描述秦始皇时有“出入”,难道整个《史记》都是“假记”??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shinexx124299 发表于 2014-5-31 2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说开头:
夜郎得名之前,以牂牁江铸就的国名就叫牂牁国。“夜郎国”的形成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316年,秦军越过秦岭,于公元前316年消灭蜀国(成都),前313年消灭巴国(重庆)之后,在秦军占据了长江的东岸以及接近乌江(时称牂牁江)流域的北岸时,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在牂牁江(即乌江)流域中段古代的牂牁国,当秦军兵临牂牁国都城的情形下,终于以“牂牁”易为“夜郎”之名而投诚了秦国。历史上,自公元前1046年,以牂牁江(即乌江)流域集结起来的濮族部落,由于参加了周武王消灭商纣的“朝歌之战”后,随着西周王朝的建立,而参加这次消灭商朝之战的西南各个部落族氏,在各自拥有的江河流域上建立了自己的诸侯方国。三千多年前,在大江(今名长江)之滨建立了巴国(今重庆)、蜀国(今成都)。在辰沅流域建立了辰国(今沅陵)。而在大江(长江)流域与辰沅流域之间的乌江流域,古称牂牁江流域中段便建立了牂牁国。这三条位于华夏西南的大江大河,以江河流域生活的各族人民,因其参加了周武王消灭商纣王的“朝歌之战”后,随着西周王朝的建立,在周王朝分封制的制度下,其巴国、蜀国、牂牁国、辰国、荆夷国等,都在自己拥有的江河流域版土上构建了自己的国家,时称“方侯国”。公元前1046年,位于大江即长江之滨的巴国,蜀国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与之同时,在二千余里的牂牁江(乌江)流域中段建立了牂牁国。

9

主题

-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快刀杨 发表于 2014-5-31 23: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谢谢你的理智 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当然我的表达你肯定在你的史记找不到记录,但你能否定我的理论吗。有兴趣,你就指出上面的不足 我来修改。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我创造夜郎文化,实际上我是为大家找回夜郎文化,虽然还有这样那样问题。但是基本架构清楚。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完善夜郎文化 。先谢啦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