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是做好环保舆情监测工作的关键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9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应剑群 发表于 2014-6-13 1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06月04日 13: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李雪峰
 
  
  5月30日下午,中国经济网舆情监测中心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数据统计工作。一旁的采访显得简单而正式。
  “对于环保监测,技手术并非壁垒,良心才是关键。”这是中国经济网舆情总编辑彭铁元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笔者采访时讲得最重的一句话。
  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汇宾大厦十九层的监测中心向外望去,淡淡的雾霾仍笼罩着这个城市。近年来,环境问题早已不知被人们提起了多少次,而相关环保工作也从未停止。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
  “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出台,引起了中国经济网舆情监测中心的密切关注。彭总编辑带领课题小组对2537家上市公司逐一进行调查,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舆情监测报告》。其中有633家公司发布了646份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而单独发布环境责任报告的仅有14家,约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0.55%。企业环保意识的缺失成为引发环境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被问及为何之前的一些环保监测工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时,彭总编辑表示:“对于环保监测,技手术从来都不是难题,良心才是关键。许多单位在进行监测工作时含糊其辞、避重就轻,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而另一端,在利润的诱惑之下,企业在生产中的良心缺失直接导致环境的恶化。彭总编辑表示,报告的公布就是要督促上市公司肩负起更多更大的环保责任。同时为普通民众提供一个选取的标准,鼓励大家在生活中选择环保产品。一直以来,环保监测工作并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普通公众并没有参与其中。只有让全社会都对环保足够重视,才能撬动环境污染这块巨石。
  采访之后央视笔者与本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简短交流,认为环保没有捷径,这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与参与。从政府的制定法规、到企业生产、再到媒体与公众的监督,三者不可分割。更重要的是,出现环保问题时,企业不应该想方设法隐瞒事故,而应该在最大可能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前提下,寻找到能够及时处理好事件与问题的最佳方法,并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在《新环保法》中,环境保护被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因此,保护环境不仅仅需要国家、企业的治理,更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实现社会共治。

2

主题

-2

回帖

1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俊采兴驰 发表于 2014-6-13 15:28:36 | 显示全部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