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老子汉 - 

益阳的故事----梅山文化初探

[复制链接]
zzcz2005 该用户已被删除
zzcz2005 发表于 2014-6-16 0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1

主题

-1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浣世斋主 发表于 2014-6-16 11: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史欤??野史欤??

1

主题

-1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望城邓建华 发表于 2014-6-16 13: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
chdoit 该用户已被删除
chdoit 发表于 2014-6-16 15: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支持下老乡,再细看
Routhe 该用户已被删除
Routhe 发表于 2014-6-16 2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娄底新化与梅山文化有联系吗??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老子汉 发表于 2014-6-17 03: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益阳的故事
                                      ----三台塔的来历
  
      在益阳市资阳区和赫山区资水下游的两岸各立有一座塔,这就是许多益阳人都知道的益阳二塔。但这二塔益阳多数人都叫不上名字,查资料,也只能查到资阳区水北的塔名---- 三台塔。
  
      三台塔,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七层八面,该塔目前保存完好,看来,也是乾隆盛世建塔热的产物。其实,三台塔的前身并不是塔,而是叫三台阁,虽地基也是现在塔的原址,但却不是水北,而是在水中的贺家洲上,于明朝万历三十年由知县王德坤所建,那时的资江可不是现在这种拉直河道的模样,因益阳地处资水下游,故这中间的河流也有些象湖的味道,中间没有明显的航道,却有许多洲,象贺家洲依次而上便是庆洲,青龙洲,萝卜洲,菜家洲,李家洲等,明朝建三台阁于贺家洲的用途,原本是用于秀才聚会,在此吟诗作对比文的地方,因万历二十八年,益阳铜工之女姚氏入选为妃,这也是几千年来益阳唯一一个被选入妃的美女,所以显得是件轰动地方的大事,事后风水先生总结出一句话;“庆洲露一拳,益阳出状元”,所谓“露一拳”,是因为那时期洞庭湖的水位已经抬高,庆洲被淹在水中,如果冬季水位低的话,庆洲就会露出来,但“出状元”却显然是一个地方的希望,把人的希望和自然反常现象联系起来,这则是中国传统的推测判断方式,自然,当时的县令为实现地方的这种希望,便起了这个三台阁。
     
     三台阁,史无具体模样记载,但于建阁二十五年后,于崇祯年间,秀才谢锡贤考上了进士,自然,庆洲事先也露出了水面,于是,益阳人更是坚信“庆洲露一拳,益阳出状元”的说法了,在崇祯11年,益阳名人罗喻义、郭都贤又重新将此处修建。可这不久之后,便是满州人的天下了,朝代换了,三台阁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因这时还聚会在此吟诗作对比文的话,有暗喻嘲讽满人靠武力征服天下的嫌疑,因此,以后就衰败下来了。
  
     至于乾隆四十八年建三台塔,那则是一个半世纪以后的事了,其实,在乾隆时期的建塔热中,益阳的沿河两岸包括许多支流两岸还建了许多塔,但都因为规模和等级质量的问题未能留名和入志,就是三台塔也因质量的问题,曾几经重修,这样看来,乾隆时期作为政治任务的建塔工程,也有许多是应付的豆腐渣工程。
  
     但要补充说明的是;现在保存完好的三台塔则是同治八年重新修建的。那时,益阳大码头的商业水运文化已经崛起,自然,下游的河道也已经疏通,本来在江心贺家洲的三台塔也就到了北岸,但此时,历经多半个世纪的三台塔也快倒塌了,于是,益阳富起来的老板们便自动捐款重新翻修,据载;“修石岸三十丈以围固,塔七层,高二丈,峻丽牢固,雄伟壮观。虚其中,婉蜓曲折,旋至塔顶。上辟四门,纵目远眺,一望无垠,远山近水,皆入眼帘,历历可数”。
  
     本来,这只是一次自发的,保质保量的翻修,原本是地方的好事,谁知,这却惹恼了南岸的另一个人,那就是前面说过的益阳新崛起的酒厂老板,那个酒洗汉口码头的徐志潭,此人天生爱斗豪,他见北岸翻修三台塔,认为是把河妖镇到了南岸,于是很不服气,虽然他没有托塔天王晁盖那种拆对岸的塔建过来的霸道,但他却有用一人之财力对付对岸所有老板们的豪气,于是,在同治九年,在现今益阳市二中的河边,建了一座比北岸质量更坚固的塔,自己命名为“斗魁塔”,有明显挑斗北岸的意思。
  
     当然,徐志潭的性格是敢于挑战和斗豪,而大多数的益阳人则不是这样,久而久之便觉得这“斗魁塔”有伤两岸和气,于是,便把它改为“独魁塔”,但这“独魁塔”也有挑衅的意味,益阳人是不喜欢窝里斗的,于是,连这名字也被人遗忘了,这座塔也没能入志,似乎益阳人连谈论它都不愿意。
张吵群 该用户已被删除
张吵群 发表于 2014-6-17 05: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好帖!!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王来扶 发表于 2014-6-17 07: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安化人.
-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别 发表于 2014-6-17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益阳人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老子汉 发表于 2014-6-17 11: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五十八年四月二十日巴县告示
       为禀恳示禁事
      据廉里九甲约邻刘品重等禀称,该处一带地方有等不法贼匪,小则偷窃掏摸,大则刁墙割壁,更有恶丐、算命等辈,以乞化为由,其实偷窃营生。饶裕者被窃,用费不敷,借贷有济。贫窘者窃,赊借无门,朝夕莫度。今约等邀集甲众公议,十家一连,日夜相助捉拿,使贼无容身之地。为此,禀恳示禁。等情。据此,除饬差查拿外,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该地居民等人等知悉,嗣后倘有前项不法贼匪、亚丐,掏摸偷窃者,许尔等协拿送县,以凭严究。该约邻人等毋得挟嫌妄拿平民,以及私行拷打,致干重咎。凛之!!慎之!!毋违!!特示。
    
     通过对这则县级告示的阅读,乾隆所营造的皇权管理体制,我们可以看到相当人性和合理的“王道乐土”景象,几乎已经达到了无可指责的完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