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saziaer - 

易经的历史

[复制链接]
板砖道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砖道人 发表于 2014-7-7 22: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感
zz13786308976 该用户已被删除
zz13786308976 发表于 2014-7-7 23: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五千年网有篇溙钢芤妆咎迨抵实奈恼轮档靡豢础

1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saziaer 发表于 2014-7-7 23: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怎么没人来了??
__Eternity_ 该用户已被删除
__Eternity_ 发表于 2014-7-8 0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接着写正文啊,我可等着看呐

15

主题

-15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杜海全2014 发表于 2014-7-8 00: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连山》《归藏》《周易》
  序   言
  《易经》初为《易》,世人读之,视为经典,称谓《易经》。
  《易经》是两人所著。“周文王”作卦名和卦辞;“周公旦”作爻辞。
  卦名按文王卦图和卦辞所示,经排序,可成文章。“文王”被困羑里,生死难料时,修改伏義先天八卦图形,并推演成六十四卦,冠卦名、著卦辞,借卦名排序成文章。这篇文章是嘱咐子孙:修身养性、齐家治国、扭转乾坤、寻求王道的家书。详见“文王曰”。
  《易经》共有三本书:第一本是“连山”,第二本是“归藏”,第三本是“周易”;皆“周公旦”所著。
  《易》是变。“连山”舍“归藏”而“周易”;“周易”合“归藏”而“连山”。
  《连山》是“归藏”和“周易”相连后的合成本,因似群山相连而得名。
  《归藏》是乾坤和八卦的变化规律;在“连山”中归显本意、在“周易”中藏于卦形,因可归、可藏而得名。
  《周易》是“连山”舍去“归藏”后,“作者本意”所剩的半句话文章;根据卦形所示,可以推敲出“归藏”和“连山”;因内容周详、叙述简易而得名。
  “周易”如果是谜语,“归藏”就是破谜的钥匙,而“连山”则是谜底。“易经说”有简述。详情见正文
  杜海全: 0373-4775668       15090380959
  邮  箱:2034865338@qq.com         
  新浪微博帐号:2034865338@qq.com   
  城市论坛社区论坛登录名:杜海全2014     
  1  文 王 曰
  商朝未期,西伯姬昌因受赐“九候肉酱”“鄂侯肉脯”而落泪,被帝辛关押于羑里。祸福难料,生死系于纣王一念。欲嘱咐子孙,又不敢、且无法明言。遂改变先天八卦图形并推演成六十四卦,冠卦名,著卦辞,借卦名排序而修家书。
  卦名排序,同样的结果,有两种方法。一、用乾坤卦辞所示方法,参读文王六十四卦图;二、用大小两个文王八卦图相重合,按乾坤卦辞指引方法,相错八次。每次相错,依序可得八卦;八次相错,依序而得六十四卦。详见“卦名序”。
  六十四卦卦名之序,依乾坤卦辞指引方法而读,可得姬昌家书一封。这篇文章是嘱咐子孙:修身养性、齐家治国、扭转乾坤、寻求王道的家书。
  文王曰:
  乾坎艮震巽离坤
  坤兑
  需蒙小过益鼎明夷
  明夷萃
  履
  大畜解渐噬嗑升
  升革
  否节
  大壮涣旅复
  复大过
  同人比
  比损
  小畜未济谦
  谦随
  姤既济剥
  剥归妹
  大有师
  师咸
  无妄井贲豫
  豫中孚
  泰困
  遁屯蛊丰观
  观睽
  夬
  讼蹇颐恒家人晋
  晋临
  临
  2 《易 经》 说
  《易经》初为《易》,世人读之,视为经典,称谓《易经》。
  《易经》共有三本书:第一本是“连山”,第二本是“归藏”,第三本是“周易”;皆“周公旦”所著。
  爻辞通过简述某个故事而概括了某些道理。例《连山》“明夷”上卦,第四句:无咎,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无誉;于出门庭,括囊。讲:无过错,被剖腹挖心、未获赞誉,出宫门时仅剩一具空皮囊。第五句:箕子之黄裳明夷,元吉利贞。讲:“箕子”的贵族地位被剥夺,性命保全是顺应形势的结果。第六句:不明晦,其血玄黄,先登于天,龙战于野,后入于地。讲:不能明辨昏君,而辅佐,初时受到重用、地位显赫,因施展抱负、据理力争,最终结果被打入地下,或为阶下囚、或失去性命。上述故事,发生于文王死后,周公旦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初建周王朝之时。
  《易》是“连山”“归藏”“周易”的总称;《易》是变。“连山”舍“归藏”而“周易”;“周易”合“归藏”而“连山”。换言之:“连山”可一分为二,即“归藏”和“周易”;“周易”和“归藏”可合二为一,即“连山”。
  《连山》是“归藏”和“周易”相连后的合成本,因似群山相连而得名。
  《归藏》是乾坤和八卦的变化规律;在“连山”中归显本意、在“周易”中藏于卦形,因可归、可藏而得名。
  《周易》是“连山”舍去“归藏”后,“作者本意”所剩的半句话文章;根据卦形和文中所示,可以推敲出“归藏”和“连山”;因内容周详、叙述简易而得名。
  例上述《连山》“明夷”,上三句是“坤卦”。其中第四句中的“无咎、无誉、括囊”;第五句中的“黄裳、元吉”;第六句中的“其血玄黄、龙战于野”,是“坤卦”中的上三句;根据卦形而得,是《归藏》。其中第四句中的“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第五句中的“箕子之明夷、利贞”,第六句中的“不明晦、先登于天、后入于地”,是“作者本意”的半句话;是《周易》
  《易》有六十四卦,乃八卦相错而生。六十四卦,均可一分为二: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均由八卦所构成。八卦贯穿六十四卦。
  八卦共有爻辞四十八句;可正用,可反用,共有九十六用;每用有四象,共三百八十四象;正合<易>三百八十四爻之数、之象、之意。
  八卦由乾九爻、坤六爻构成;乾九爻、坤六爻贯穿八卦,
  乾、坤每爻辞,可一分为二,各有三种表现形式:1.前半爻;2.整爻;3.后半爻。乾、坤各六爻,合计十二爻,共有三十六种表现形式;分别与震、坎、艮、巽、离、兑卦三十六爻辞,形相对、意相合,辞相连。
  九是乾爻,六是坤爻。乾、坤各六爻,共十二爻;每爻在《易》中出现三十二次,共三百八十四,正合《易》爻总数。换言之,《易》全文三百八十四爻辞,是乾、坤十二爻辞,分别三十二种表达形式的综述。
  卦有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种;爻分九、六两类。八卦上下相错:初爻与四爻对应,二爻与五爻对应,三爻与六爻对应;爻性相同时、对应的八卦爻辞正用,爻性相异时、对应的八卦爻辞反用。总结乾坤和八卦变化规律的文章,是《归藏》。详见正文。
  《归藏》和《周易》相连时,孰里孰外,其规律,可依文王八卦图,按图索骥。详情在另外两本书,“乾坤之变”和“八卦之用”中,均可一目了然。
  《易经》中:“连山”、“归藏”、“周易”,相依相连;乾坤、八卦和全章,相通相联;它是一部立体结构的文学巨著。读《易经》,需推八卦爻辞为用,“算”乾坤爻前后之变;把书“挂”起来,能一目了然,通篇理解,融会贯通。“算”“挂”是读“周易”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古语说:“读懂易经会算挂!!”换言之:“会算挂读懂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