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中国的金枝玉叶 - 

疯女——兖国公主

[复制链接]
凤于九天 该用户已被删除
凤于九天 发表于 2014-7-12 0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那个时候生在帝王家还不如就长在普通百姓家呢,当然如果家里再有点钱就更好了

6590

主题

-6590

回帖

5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8
cajdnd6s 发表于 2014-7-12 06: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悲剧!!
brenda119 该用户已被删除
brenda119 发表于 2014-7-12 1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楼主不该用戏曲来代替历史啊。相信大家都知道狸猫换太子是假的.李是刘身边宫女,本来说好是她生子由刘抚养,并且刘一直对李很好.仁宗也一直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的
  --------------------------------------------------
  仁宗是真的不知道的
  知道刘太后死后,才由燕王告诉他真相
淡淡悠情 该用户已被删除
淡淡悠情 发表于 2014-7-12 15: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楼主不该用戏曲来代替历史啊。相信大家都知道狸猫换太子是假的.李是刘身边宫女,本来说好是她生子由刘抚养,并且刘一直对李很好.仁宗也一直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的
  
  
  -------------哇没搞错。
  刘可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她早就是实际上的皇后了,只是出身低贱曾嫁过人,而且没儿子,所以大臣一直不同意她当皇后,郭皇后死后,宋真宗干脆把皇后位子给刘空了下来。偶然机会李宫女怀了孕,刘早就盘算好了,如果李生下的是女儿,那没什么;如果是儿子—--皇帝唯一的儿子,毫无疑问是太子,皇后位不能久空着,母以子贵,该成为皇后的应该是李,而决不是刘,就算宋真宗心里真正的皇后是刘,也对祖制无可奈何啊!!刘绝对不会让自己等待了几十年的皇后位如此轻易的落到李的头上。所以当李生下儿子后,刘立即赶到了,威胁加利诱,李交出了儿子;接着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宋真宗。宋真宗巴不得借此立刘为皇后,至于李,只是一时兴趣,牺牲她无所谓,自然不会不同意。于是,官方文件都宣布,45岁的刘生了儿子,立为皇后。皇帝态度如此,何况刘专宠几十年,谁还敢说个不字??后来刘做了太后,甚至有大臣劝她做武则天第2,刘在这方面还比较明智,没有同意。她是差点做了皇帝的人,有谁敢笨笨的对宋仁宗说他不是刘亲生的??至于李,在宋真宗活着时,她被封为XX。宋真宗对她到还奠记着,李后来又生了个女儿,可惜这个唯一可以让她找到母亲感觉的小公主,不久夭折了。宋真宗死后,为避免麻烦,刘把李发配去守陵,还找来李的弟弟封了个小官,明为笼络,实为人质。李从交出儿子起,就再没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过“儿子”这个词,她一直以普通宫嫔的身份默默无闻的生活着,看着儿子长大,看着儿子当皇帝,却从不敢提一个字,更不敢有什么特殊要求。她甘心么??绝对不,没有任何人会甘心,在她沉默的表情下,一定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可除了沉默,她嫩能够怎么样??如果当时李稍微有一点小动作,毫无疑问,等待她和她儿子以及弟弟一家的,会是怎样的结果??所以到李40多岁时默默死去,宋仁宗一直不知道李才是自己亲生母亲。
  刘一直没谋害李,我想这不是因为她善良,而是有顾忌罢了。所以当李终于病死后,刘终于松了口气,给了李一个宸妃的空头名号,打算按普通宫女的礼仪埋葬李。老奸巨猾的宰相吕夷简巧妙的提醒的刘太后:这女人可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太后你已经60多岁了,而皇帝只有20多岁,一旦你死了,皇帝必然会知道真像,如果皇帝开棺看见一堆白骨和一堆破衣,会怎么样??太后难到不为自己的家人考虑么??刘被吕夷简点醒了,认识到将来的严重性,这才决定以皇后礼仪为李下葬。
  果然,8年后,刘太后死了,宋仁宗知道李宸妃是亲生母亲,如雷轰顶,哭了几天几夜,然后命令打开母亲的棺材。吃惊的是,母亲尸体完好,穿着凤冠霞佩,棺材里还灌着水银。他由此觉得刘太后生前对母亲肯定还是不错了,对刘太后不仅消了气,还对刘的家人加官进爵。
  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原型。
  好凄惨的故事。
  好狡猾的刘。
  好可怜的李。
  
  
  宋代的李宸妃和明万历皇帝的孝靖王太后,大概是因为生了儿子却受尽屈辱女人中遭遇最凄惨的了。两人都是宫女出身偶然生下儿子,不仅没有因为皇帝儿子而显贵,反而受尽屈辱;两人都没有在生不如死的环境下自杀,大概是盼望着终有出头之日的一天吧,可惜两个女人苦熬几十年,到死都没盼到出头之日,都是死后好多年才得到早该得到的名分,可生命没有了在,太后的空名号真能安慰的她们孤苦的亡灵么??而压迫他们一生的人,刘太后和郑贵妃,不仅没有“恶报”,反而都活了60多岁,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善终。
  我一直想写明万历皇帝的孝靖、孝端皇后、郑贵妃的故事,却一直下不了笔:因为郑贵妃太麻烦,孝靖太可怜,孝端没流下什么故事,却也绝非简单女人。
七棵松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七棵松 发表于 2014-7-12 20: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公主,同情....
pinkeye 该用户已被删除
pinkeye 发表于 2014-7-13 0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icopp 该用户已被删除
icopp 发表于 2014-7-13 05: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门啦,开门啦..........
一醉抚危栏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一醉抚危栏 发表于 2014-7-13 0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MM说的“梁怀吉往视出妻之病,因寄粟,其子辄取食之,怀吉殴其子死”是神宗元丰三年的事,那时兖国公主已经死了八年了。
    这个梁怀吉只是与服侍公主的宦官梁怀吉同名。史书上写的跟公主有关的梁怀吉身份是“家监”、“勾当内臣”与“入位祗候”,家监是什么一看而知,勾当内臣相当于王府或公主宅的主管级宦官,这里的入位祗候也是指公主的陪嫁宦官。
    公主爱的梁怀吉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他最开始是“前省”,即内侍省的内侍,非在内宫服役,后来才被调进后省服侍公主,进入这两省的人均须为净身过的内侍。与公主情事被仁宗发现后他一度被“配西京洒扫班”,即遣往洛阳扫皇陵,这是种针对宦官的处罚方式。后来在兖国公主的坚持抗争下,梁怀吉被召回京城,“归前省”,虽然回来了,但还是只让他在前省干活,不能继续服侍公主。
    驸马李玮也不是粗野无知,他是个木讷寡言而略显愚笨的人,其实也喜欢书法和绘画,画的墨竹和写意山水也颇有可观之处,但毕竟是小家出身,因仁宗生母的缘故才发迹,没有贵人子的气质,得尚公主一时无所适从,大兴土木修宅邸,又与纨绔子弟来往,于是常被宫人讥笑为暴发户。
    公主与李玮生母杨氏相处不好,也不是因为婆婆“恶”,而是这杨氏很有小市民味道,爱八卦地监视她与梁怀吉。有次公主与梁怀吉夜间独处对饮,杨氏扒门缝偷看,被公主发现,公主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把她揪出痛打,随后与驸马大闹一番,估计驸马愤怒之下也打了她,这才闹出夜扣宫门的事。
    夜扣宫门她这辈子只干过一次,就这一次已经让她爹被谏臣的口水淹没了。
  
    以上说法可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诸臣奏议》和《宣和画谱》中找到出处。  
    
  ☆☆☆米兰Lady于2005-06-02 17:16:56留言☆☆☆
颐祯 该用户已被删除
颐祯 发表于 2014-7-13 14: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其他朝代的公主,我无权插话,但是仁宗朝的事情,还是可以说说,因为章献太后积威,仁宗后来才知晓生母之事,所以把这种遗憾弥补给李家。兖国公主因为“纯孝”颇得仁宗喜欢。也为了“恩隆母家”才将公主下嫁。
  
  李玮不算粗鄙,只是他不幸地生在北宋人才辈出的时代,又因为外戚不得干政,根本就没有实权,连外结宾客都是被禁止的。这样相比起
  朝上文采飘逸,威仪出众的臣子。李玮的确入不得公主之眼。
  
  北宋公主为了防止唐的前例,根本不得开府,所以那来入幕家臣之说??梁怀吉必然就是内侍身份无疑。楼主提及那人,不过是另一人。
  要真是臣子为入幕之宾。只怕何止闹成这样??
  
  因为一个内侍的梁怀吉,已经闹得公主已经自尽来威胁,当时逼得仁宗烦死,差点想杀掉驸马,幸好皇后等人提醒。不过形式上的所谓
  分居等等还是定局了。
  
  至于后来,梁怀吉和公主如何??已经让史书给淹没,不过后来记了这个倒霉的驸马一笔,就是公主去世后,他还无辜被神宗被贬了……
  理由是侍主不周。
  
  夫妻之间,任何矛盾都是双方的,因为一个是公主就给予深深同情,
  另一个则含冤有口莫白,楼主的观点也偏颇了些吧!!

1

主题

-1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夏虫语冰钦 发表于 2014-7-13 18: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纳闷的是:如果梁怀吉是太监,他如何虏或公主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