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寨镇:发现清朝年间的官级石旗杆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桑川王子 发表于 2014-9-16 0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笔者在霞寨镇团结村村发现一根清朝光绪年间的官级石旗杆,据了解,这根旗杆距今已有121年了,是我县目前发现最高并且保护完好的石旗杆。
这根石旗杆坐落于团结村宗祠门前,石旗杆呈下大上小,仿佛一柄无锋的重剑,由三段石柱连接而成,最底下的一段为方形,上两段为圆形,由粗渐细,中间的一段石柱上盘绕着龙凤的石浮雕。在旗杆的基座上,四面都雕刻着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花草图案,图案亦采用浮雕,雕刻精致细腻,虽然年代久远,但精工细作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辨。
石旗杆上雕刻着“光绪癸巳年岁进士卢栋梁立”的字眼,道出了石旗杆树立者的身份。团结村卢七生告诉笔者,树立石旗杆是卢栋梁向祖先表功。
【霞寨镇团结村卢七生:这个旗杆他是清朝的时候卢栋梁考上了进士,所以后来朝廷允许才可以立这个旗杆。(旗杆)大概是16米多,最下的一根是高了一点,第二层跟第三层是差不多一样高的。】
笔者了解到,原来祠堂门前有四根旗杆,有木旗杆、也有石旗杆,而这根16米的旗杆是当时宗庙所有旗杆最高的一根。
【霞寨镇团结村 卢七生:这根是最高最大的,这个可能是跟这个级别有关系,你什么级别,竖多大,竖多高是有规定的。】
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祠堂的门口只剩下这根最长的旗杆。那么,在当时没有吊车等工具的情况下,这么高的旗杆到底是如何竖起来的??
【霞寨镇团结村 卢七生:听说是用人工把沙土填起来,填到那杆要接的地方,接起来以后,把第二杆竖起来,竖起来再把土填高,第三节竖好的时候,才把整个土搬掉,是这样竖起来的。】
团结村78岁老人卢连富是卢栋梁的曾孙,据他提供的族谱记载,卢栋梁曾到江西当过巡按。而关于这根旗杆,还发生过一段故事。据说当年红卫兵要破坏这根旗杆,村里的老人联合起来誓死保护旗杆。
【霞寨镇团结村 卢七生:本来把炸药弄下去要炸掉,我们东山寨有几个长辈站出来这边保护。】
红卫兵没有把旗杆炸毁非常不甘心,他们把旗杆上卢栋梁的官衔给毁坏掉。
【霞寨镇团结村 卢七生:(本来)上面有个一个巡按的牌子,那个时候没有炸掉,就把这个牌子弄掉。】
旗杆就这样有惊无险地保存下来,如今,村民们将它与村中其他古建筑一起进行保护修缮,准备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团结村的这段辉煌历史。

9

主题

-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桑川王子 发表于 2014-9-16 11: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和县霞寨镇团结村世德堂前一根清朝时立下的石旗杆,121年来,它巍然屹立。团结村卢氏村民世代引以为荣,如今正着手将它与修缮后的古建筑一起,打造成旅游景点。
  6月30日上午,在霞寨镇团结村世德堂前,记者看见了这根石旗杆。石旗杆高近16米,仿佛一柄重剑深深扎在土中。石旗杆的基座四面有浮雕,雕刻了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花草图案。从基座自下往上看,石旗杆由粗渐细,它由三段石柱连接而成,第一小段方柱杆上清晰地刻着“光绪癸巳年岁进士卢栋梁立”,以四面刻字“熙灯曼朝”小方台为隔,第二小段圆柱杆雕一对龙凤缠绕而上,有龙凤呈祥之意;第三小段圆柱的直径渐小,如剑锋直指青天,为挂旗子的顶杆。
  根据村里提供的卢氏族谱记载:卢氏拔林公,讳栋梁,清朝光绪癸巳年岁(1893年)中进士,官至江西巡按。当年卢栋梁中了进士后衣锦还乡,在获得朝廷的允许后,在卢氏宗祠世德堂前立了4根旗杆,以光宗耀祖,“立杆的高度是由官级而定,但由于朝代更替和年久失修等原因,现在就剩下这根石旗杆了。”卢栋梁曾孙、78岁老人卢连富遗憾地说。他说,“文革”期间,红卫兵准备炸掉这根旗杆,村里几名德高望重的长者联合起来誓死保护,石旗杆才幸免于难,“本来旗杆上有个一面巡按的牌子,红卫兵们不甘心,就把它毁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