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衡南刘家大屋三“古”之源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14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石市那片红土地 发表于 2014-9-17 08: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眼古井,两棵古树,六座象形山,一座厚重的刘氏祠堂,外加一连串传说和与众不同的风俗这一切,让衡南县江口镇中甲村与冠市镇冠市村交界处的刘家大屋充满了神秘色彩。
  建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的刘氏古祠虽多次历经劫难,但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使得这座370多年的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成为我市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且有原始文字记录的古祠堂之一,更令人欣慰的是,除刘氏古祠外,周边较完整地保留了一批古建筑。
  数百年来,刘家大屋人才辈出,仅清代光绪和咸丰年间,就有21人受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表彰,解放后,更数十人出任省、市、县级领导干部。
  市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洪载辉现场考察刘氏古祠及周边古建筑后认为,明朝的古建筑在衡阳并不多见,所以应进行保护,可以尝试进行旅游开发,与相隔6公里左右的江口鸟洲相得益彰,形成“江口鸟洲观鸟,刘家大屋寻古”的周末休闲旅游品牌。
  两口古井与两棵古树相伴七百多年,周围分布六座象形山,一座有着370余年历史的古祠堂成为刘氏一脉的精神图腾
  本报讯(文/图 晚报笔者 王靖)古井常见,古树常见,象形山更常见,但两口古井与两棵古树相伴750多年,周围分布五座形态各异的象形山,同时具备这些“元素”的地方就不多见了。
  这种充满灵气的风水之地,往往是某个家族的发源之地,刘家大屋的刘氏一脉,便发端于此。
  这座占地面积1900多平方米的古祠堂,其周边古井、古树及象形山在风水地理上的布局令人浮想联翩两眼清澈的古井是“龙眼”,两株与古井相伴750多年的古树是“龙角”,六座象形山象征“六形显圣”诸多民间传说,让这一带充满了神秘色彩。
  而古井、古树和古祠堂也成为这里的“三绝”,成为周末休闲旅游的一个去处。
  古井古树相伴七百多年
  这是两眼清澈见底的泉水。
  泉水孔径约一米,泉眼为圆形,周边砌有花岗岩围栏,从井口向里看,井水清亮,水中的水藻和小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此时艳阳高照,外界温度在35℃以上,但井水冰凉,掬一捧入口,甘甜可口,用水洗脸,暑气顿消。
  两眼泉水被一片长势茂密的稻田隔开,两者之间相隔约100米,由于泉眼位置较低,田埂或杂草很容易便将其遮挡,判断它们准确位置的方法是看树,因为这两眼泉水的旁边,分别“站立”一棵“膀阔腰圆”的重阳树。
  两棵重阳树高度和直径大致相仿,高约10米,直径约1.5米,需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两棵树的树干上,分别挂有“衡南县古树名木”保护牌,保护牌上显示,两棵重阳古树的年龄分别为750年和760年。
  重阳树属于名贵树种,树叶为椭圆形,别名秋枫、红桐及重阳乌桕,素有美木之称,这两棵重阳树也堪称美木,长得郁郁葱葱,树枝曲折交错,苍劲挺拔。
  这两眼泉水在衡南冠市、宝盖、相市、茶市及郴州安仁一带曾经颇有名气。因为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从安仁到衡阳都靠走路,这里是过往路人必经之路,所以,路过的行人都会依靠这两口古井水解渴,然后坐在古树下休息,这一带原来称为“高岭”,所以两口井得名“高岭井”。
  过去,周边有四个村的村民都依靠这两口水井取水,由于井水水质极佳,方圆几百户村民,几乎无人患肾病,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也很多。
  衡南刘家大屋一脉发端于此
  “从这个角度看,这两口井像不像两只眼睛??两棵古树像不像两只角??”78岁的刘长根老人站在一个山坡高处,指着古井和古树对笔者说。
  居高远望,这一带分布六座山,分别为龟形山、蛇形山、虎形山、牛形山、象形山和龙形山,六座山“夹”出一条宛如“回龙”的地形,古井和古树正处于回龙地形的顶部,恰如一条龙的眼睛和角。
  回龙地形的中部是龙形山,山腰建有一座刘氏古祠堂,这座建筑建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从南向北望,刘氏古祠堂正好位于古井古树的中央,由于建在龙形山的山腰,就像坐在一把巨型椅子上,两棵古树一左一右,像椅子的两个把手,另外,龟形山、虎形山、牛形山和蛇形山、象形山分列刘氏祠堂左右,如同护卫的列兵。
  市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洪载辉告诉笔者,水是财富的象征,泉水长流不息,象征财富源源不绝,重阳树是长寿树,象征整个刘氏家族生生不息,另外,整个地形如同一把巨大的椅子,刘氏祠堂恰恰坐在龙形山的山腰,象征坐在“龙椅”上。
  “因此,从中国风水学角度来讲,刘氏祠堂的风水是很不错的,选在这里建祠堂是有眼光的。”洪载辉说。
  对于古井和古树的来历,刘氏宗谱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即使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也不能确切说出古井和古树的来历。
  洪载辉推测,古井应是天然形成,而古树,则很可能是衡南刘氏家族的祖先刘正辉从江西迁到这里以后所种,因为刘正辉出生于公元1234年,距今780年,而古树的年龄为750年和760年,二者时间相差2030年,所以很可能是成年后的刘正辉所栽种。
  他的后人,或许正是看中了这一带的风水,在此修建了刘氏祠堂。
  根据《刘氏七修宗谱》记载,尧帝第九子源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祁姓刘国,以国名为姓,源明成为本支刘氏的大始祖。衡南刘家大屋开基祖为刘正辉,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出生,原居住在江西吉安,他从江西吉安迁至衡南江口后,在这里繁衍后代,后来,他的曾孙刘元汉生了七个儿子,形成衡南刘家大屋的七大房,七大房又分别“发枝”,散居各地。
  据粗略统计,经历700多年的发展繁衍,从刘家大屋走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刘氏家族人士超过了3万人。数百年来,刘家大屋人才辈出。
  据《刘氏七修宗谱》不完全记载,仅清代光绪和同治年间,就有21人受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表彰。解放后,这个家族先后有数十人出任省、市、县级领导干部。

142

主题

-14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石市那片红土地 发表于 2014-9-17 1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特地形造就奇特现象和风俗
  刘家大屋周边的奇特地形,造就了一些奇特现象。
  85岁的刘诗访老人回忆,小时候,龟形山上有很多乌龟,每到炎热夏天的傍晚,靠近龟形山的那棵古重阳树上,会爬满密密麻麻的乌龟,但天亮以后就消失了,但最奇怪的是,相邻的另一棵古重阳树上,却从来没有乌龟爬上去。
  他还讲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故事,解放初期,龟形山下的一栋古宅翻修重建,挖地基的时候,居然挖出了数百只乌龟。
  对于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中甲村和冠市村多位老人均进行了证实。
  另外,包括刘家大屋在内的衡南县东乡各镇,至今仍保留着一个奇特的风俗,这里的村民每年清明并不扫墓,他们扫墓的时间是每年农历十月,从农历十月初一到三十,持续一个月。
  对于这种习俗的来历,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只有传说作为解释,并且,传说也有很多种版本,比较主流的传说有二:传说之一为,古时这一带有一位将军外出打仗,耽搁了清明节扫墓的时机,他们直到农历十月才回乡扫墓祭祖,于是,本地就每年农历十月扫墓祭祖,前后一整月;传说之二为,一位官员躲避追杀来到这里,为了不暴露身份,他跟子孙约定,每年清明不扫墓,改在农历十月扫墓。
  “后坐玄屋财源广,左靠古皇飘玉带,右靠相市云飘扬,前朝大德人丁旺。”有人用这句诗,概括了刘家大屋一带独特的地理风水。
  数百年来,古井、古树与古色古香的刘氏古祠,在历史的风云跌宕中巍然不动,成为刘氏一脉的精神图腾。

142

主题

-14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石市那片红土地 发表于 2014-9-17 15: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氏古祠建于明崇祯十年,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

142

主题

-14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石市那片红土地 发表于 2014-9-17 19: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重阳树属于受保护的古树名木

142

主题

-14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石市那片红土地 发表于 2014-9-17 23: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棵古树两口古井“护卫”刘氏古祠。 古井古树相伴7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