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中兴时代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7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空虚的心灵1 发表于 2014-10-21 21: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祠堂财产相当一部分用于房族子孙的教育和奖励,不论男女小学中学一律免费,考上高中大学继续深造的不但祠堂有奖学金,更重要的作为族人楷模精神鼓励,祠堂邀请学业有成者吃大餐,父母邀至上座,以这种方式激励鼓舞子孙去好好攻读,飞黄腾达以耀宗光祖。社会最基本结构不是政府领导下的任何团体,而是以房族宗法为基础的社会,跟原始的氏族公社结构大体相同,同样犯法由族规来处置,祠堂也就是公堂,家长太公秉公执法,大义灭亲一言九鼎,氏族直接承担了本该由社会、政府来承担的责任,旧的王朝体制宗法体制起到无可替代的稳定作用,如果一个人脱离了自己的家族,等于脱离社会秩序,乡下没有田、城市没铺、自己又没有稳定的工作,流入到城市做无业游民,脱序的游民要吃要穿要住,且不甘饿死,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偷、抢、夺、骗甚至杀人越货,这些脱序了的游民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朱元璋当过游民、和尚,他最明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怎么一回事,坐上龙廷后“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着力改造惩治无业游民,《明实录??太祖实录》昭告天下“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把这些生活在市井的“三无人员”赐予“无籍之徒”。族中明清两代中进士、举人、任官有50多人,许多进士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祖母给我讲了一件事,说祠堂宴请所有学业有成的人去参加,祖母携我大伯同往,大伯就读于绍兴一所英国教会办的学堂,入席被管理者逐起,说你们有什么资格入席??也许因为伯父人长得十分矮小,平时不大注重自己的形象,头发粗不加修饰,看他不像一个读书的人,竟然对他下逐客令。祖母虽一字不识横划,却是个能干的女人,赴宴她就多长了一个心眼,把伯父学堂获得的文凭以及代表校方给来访者做翻译的合影,拿出来给管事的看,管事的说,——海水不可斗量!!
  
  
  
  
  
  
  
  
  
  
  
  
  
  
  
  
  
  
  
  
  
  
  
  
  
  
  
  
  
  
  
  
  
  
  
  
  
  
  
  
  
  
  
  
  
  
  
  
  
  
  
  
  
  
  
  
  
  
  
  
  
  
  
  
  
  
  
  
  
  
  
  
  
  
  
  
  
  
  
  
  
  
  
  
  
  
  
  
  
  
  
  
  
  
  
  
  
  
  
  
  
  
  
  
  
  
  
  
  
  
  
  
  
  
  
  
  
  
  
  
  
  
  
  
  
  
  
  
  
  
  
  
  
  
  
  
  
  
  
  
  
  
  
  
  
  
  
  
  
  
  
  
  
  
  
  
  
  
  
  
  
  
  
  
  
  
  
  
  
  
  
  
  
  
  
  
  
  
  
  
  
  
  
  
  
  
  
  
  
  
  
  
  
  
  
  
  
  
  
  
  
  
  
  
  
  
  
  
  
  
  
  
  
  
  
  
  
  
  
  
  
  
  
  
  
  
  
  
  
  
  
  
  
  
  
  
  
  
  
  
  
  
  
  
  
  
  
  
  
  
  
  
  
  
  
  
  
  
  
  
  
  
  
  
  
  
  
  
  
  
  
  
  
  
  
  
  
  
  
  
  
  
  
  
  
  
  
  
  
  
  
  
  
  
  
  
  枫桥骆氏家族的黄金时代应该在明代万历年间,浙江大学有专门统计明朝进士的一部书记载:成化十七年骆珑得进士,甲二第二名;嘉靖十一年骆骥得进士;于嘉靖四十四年骆问礼得进士;骆先觉天启二年得进士。骆珑字蕴良,骆章子,象贤孙,30岁中举,翌年会试联捷进士,任安陆府同知政绩卓著,赴潮州知府,王阳明赠以《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赞颂并以鼓励“其于潮州也似其治安陆昔治之,而又获夫上下之心……公僚友李载阳辈请言导公行。予素知公之心,且稔其才,自度无足为赠者,为潮民庆之以酒,而颂之以此言”。升江西副使乞做归省遽殁于家,年仅50,王阳明闻之“未得施展大才”痛哉惜哉。骆骖少时登科却无心仕途,赋诗垂钓耕作为乐,值海瑞任诸暨县知,慕名专门相访骆骖,儿子骆问礼拜见,海瑞以师生受之礼。骆验怀远知府解印而归,徐文长游五泄,骆验留饮于溪园家中,徐文长道中寄诗云“胜赏犹县百里堤,蹄僵路滑不胜泥。溪山待客寒云外,雨雪逢君枫桥西。束带岂难官自嫩,尺菙不重老能提。何由共辔苍苔上,指与诸峰一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