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读钱识小老天爷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1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圣智之境 发表于 2014-11-7 05: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钱识小老天爷
  1、“民今方殆,视天梦梦”;
  《传》:“王者为乱梦梦然。”
  按说诗者以《节南山》之“天方荐瘥”、“昊天不惠”,《小旻》之“昊天疾威”等句概谓为指君王,如《云汉》之“王曰於乎,……天降丧乱,……昊天上帝”等句,方说为苍天,大可不必。先民深信董仲舒所谓“天人相与”;天作之君,由怨君而遂怨天,理所当然。
  2、人穷则呼天,呼天而不应,则怨天诅天,或如《小弁》之问天:“何辜于天,我罪伊何??”
  《晋书??天文志》下康帝建元二年岁星犯天关,安西将军庾翼与兄冰书曰:“此复是天公愦愦,无皂白之征也”;“ 愦愦”即“梦梦”矣。
  3、然怨天、诅天、问天者,尚信有天;苟不信有天,则并不怨诅诘问。
  庾信《思旧铭》不云乎:“所谓天乎,乃曰苍苍之气:所谓地乎,其实抟抟之土。怨之徒也,何能感乎??”一一“徒”,徒然也。
  《荀子??天论》篇又柳宗元《断刑论》下、《时令论》下、《天说》、《??说》之类剖析事理,不大声以色,庶几真不信有天;若《史记??伯夷列传》慨叹“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郁怒孤愤,是尚未能忘情。
  4、柳宗元《唐故尚书户部郎中魏府君墓志》、《亡友故秘书省校书郎独孤君墓碣》、《亡姑渭南县尉陈君夫人权厝志》、《亡姊崔氏夫人墓志盖石文》、《亡妻弘农杨氏志》、《祭吕衡州文》皆痛言无“天道”、天无“知”、“不可恃”、“不可问”、“苍苍无信、莫莫无神”,而怨毒之意,洋溢词外;《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拊志》、《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骨肉悲深,至责天之“忍”,其《天说》所讥为“大谬”者,竞躬自蹈之。
  盖事理虽达,而情气难平,《祭吕衡州文》所谓:“怨逾深而毒逾甚,故复呼天以云云”。夫矢口出怨望怒骂之语者,私衷每存格天、回天之念,如马丁??路德所谓:“吾人当时时以此等咒诅唤醒上帝”,其事无用,而其心则愈可哀已。
  5、《豆棚闲话》卷一一载《边调曲儿》:“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着荣华,吃素看经的活饿杀。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你不会做天,你塌了罢!!”;
  潘问奇《拜鹃堂诗集》卷二《屈原墓》之三:“颜渊盗蹠殊修短,此日青天定有心,楚国王孙曾一问,奈他聋哑到如今,”
  黄槆辑黄周星《黄九烟先生别集》有《皋啸序》、《诘天公文》等皆谓“此公”“年齿长矣,聪明衰矣”,又“沉醉”、“假寐”。
  怨天之有知而仍等无知,较仅怨天之无知,已进一解。
  6、陈子龙《陈忠裕全集》卷二八《天说》:“我悲夫天有其权而不能用也!!我悲夫天有其盛心而辄失也!!柳宗元以为天无所用心,太过”;则谓天有知而无能,有心而无力,行与愿乖,故不怨之恨之,而悲之悯之,更下一转,益凄挚矣。
  有哲学家谓人之天良不能左右人之志事,乃“无能为力之无上权力”;其语可借以形容陈氏之“天”。
  7、讥“老天爷”耳聩目眊,又似当世西人所谓“聋子上帝”:“失聪失明,不死永生”。
  古罗马大诗人尝咏诸天高敻清静,无虑无为,超然物外,勿顾人世间事 ;则宋词中惯语“天不管”,可断章隐括。
  8、《五灯会元》卷一三华严休静章次:“问:‘大军设天王斋求胜,贼军亦设天王斋求胜,未审天王赴阿谁愿,’师曰:‘天垂雨露,不拣荣枯”;《容斋四笔》:“两商人入神庙。其一陆行欲晴,许赛以猪头:其一水行欲雨,许赛以羊头。神顾小鬼言:‘晴乾吃猪头,雨落吃羊头,有何不可”。堪为“天不管”之佳例。虽未言天公痴聋而不啻言之,虽未言无天而不啻言天之有若无矣。参观《楚辞》卷论《九歌??大司命》。
  9、读者曰:144页倒数第三行、倒数第七字仍未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