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辽沈战略

[复制链接]

6389

主题

-6389

回帖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铁岭人 发表于 2014-12-6 22: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辽沈战役有这样一个镜头,锦州战役前夕,国军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踌躇满志地站在彰武车站的站牌前照相,说是把林彪的后勤大动脉切断了。蒋介石则气的大骂廖耀湘连锦州在什么方向都搞不清楚。不去西进增援锦州却掉头北上占领彰武。其实廖耀湘当时这一招的确是一手高棋。只是电影的编导没有把话说清楚。
1948年9月林彪亲自率领70万大军南下攻锦,志在必得。如果锦州战役之前廖耀湘首先与林彪主力硬碰,绝对没有好下场。后人总是说林彪南下攻打锦州意志不坚定,恐怕再次遭受四平那样的失利。可是国军何曾不害怕四平战役中的林彪呢。1947年攻打四平,邓华亲自上前线侦察,得出两个纵队加一个师不能形成三个战役方向的结论。一再要求林彪增援一个纵队,实在不行两个师也行。可林彪就是不听,实际上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当时林彪在沈阳方向部署了打援部队,力求在运动中大量歼灭党民国的有生力量。没有援兵四平还守得住么,还不是探囊取物一般。换句话说,如果四平一举攻克,那援兵还敢来么。
四平攻坚战于1947年6月15日凌晨2时打响,党民国沈阳援兵6月22日才出发。一路上磨磨蹭蹭,6月29日才同东北主民联军接上火。可谁知道林彪的打援部队漫天撒大网竟然没有把国军兜住。说实在的,1947年东北国共两党力量相比,主民联军方面处于劣势。这次林彪的口张得大了一点,只好仓促撤退。1948年打锦州可就不同了。东北野战军已经完全占据优势。廖耀湘如果盲目西进,很有可能一头扎进林彪打援口袋阵当中。上一次在四平侥幸得手,这一次在锦州就没有那样的运气了。所以,廖耀湘占领彰武,让林彪的粮食弹药运不上去。
百万大军没有弹药,还不是没牙的老虎么。客观上,廖耀湘这一手相当成功。林彪的攻城大军激战正酣,锦州城防还未突破,突然被切断供应,火力马上骤减。特别是子弹和手榴弹奇缺。为了保证作战只好把地方部队和民兵的手榴弹全部集中起来供应锦州前线。可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时候葫芦岛方向国军增援部队连连向塔山猛攻,程子华向林彪报告部队伤亡巨大,林彪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要塔山。”这是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其实林彪随后还有一句话“我给你准备了十个补充团,还有三套干部队。”可是程子华的回答是“我不要部队!!要弹药!!!!”

19

主题

-1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本人不才CPL 发表于 2014-12-7 01: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

主题

-1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本人不才CPL 发表于 2014-12-7 04: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6508

主题

-650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abelieve 发表于 2014-12-7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罗刘先打长春是为了稳妥,这样胜可进,败了可以北退松花江。打锦州远离根据地,一旦塔山失守,黑山挡不住,林想退都没地退,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是包围就是被围。打锦州确实冒险得很!!913后,要抹杀掉林的功绩,本来战前野司和中央军委商量先打哪交换意见是很正常的事,硬被说成了林犹豫不决。不过作为军人出身的林罗刘还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尽管他们知道打锦州很冒险。润之所想是能就地解决就别放回关内给华北华东增加压力,这也没错,也仅此而已。有的人还说辽沈是M指挥的,林只是执行命令而已。m是有千里眼还是顺风耳??还原历史真相很重要,期待档案解密那一天!!

6508

主题

-650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abelieve 发表于 2014-12-7 14: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的空军就是废物,妈的,连火车都打不中。

19

主题

-1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本人不才CPL 发表于 2014-12-7 17: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

主题

-1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本人不才CPL 发表于 2014-12-7 21:00:15 | 显示全部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