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富察明义没那个“眼福”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畅达 发表于 2014-12-24 19: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富察明义没那个“眼福”
李铁
在乾隆朝中期,有个叫富察明义的人,他读了《红楼梦》以后,写了20首绝句。诗句写定的时间约在乾隆26年,即1761年。诗句里透露出来他所看到的手抄本似乎不止80回,但80回后也绝非高鹗所续,在诗中他还道出了一些他所看到的“80回后的情节”。但我认为,富察明义其实没那个“眼福”
20首绝句留存于《绿烟琐窗集》中,但富察明义以诗的形式表达,又把自己的感慨糅合了进去,意思很朦胧,人们的理解也各不一样,因此他的诗就成了不解之谜。由于红学界对此争论不休,难有定论,因此有人干脆将它称之为“红楼死结”。
曹雪芹死时,富察明义大约是20多岁左右,年龄跟高鹗差不多。据记载他是最早的《红楼梦》读者之一。富察明义号我斋,是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的孝贤皇后之侄,做过乾隆的驷院侍卫,这是个很小的官儿,我看还不如“弼马温”。但他与曹雪芹交往时年龄不超过20岁,还是个翩翩年少的公子,并未当差。
富察明义在《绿烟琐窗集》的序中说:“曹子雪芹,初所撰《红楼梦》一部,倍记风月繁华之盛,概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迄今随园不止,悉书未传,世鲜知者,于见其抄本焉。”
这个序很重要,已经被当成证据了。它第一次说清楚这个书是曹雪芹写的,因为有人质疑《红楼梦》作者是不是曹雪芹,一直到现在质疑声不断。但是富察明义说的非常清楚,为什么曹雪芹能写出这种内容,因为他的先人做过江宁织府。
从富察明义的亲属和交游关系看,他与曹雪芹有可能是认识的,题诗之时,曹雪芹尚在人世。因此,人们都认为,无论富察明义所见的钞本是什么,他无疑是知道全书基本内容的。20首诗中,人们一般认为,他的最后3首涉及到“80回后的情节”,所以,从资料价值上说,富察明义的诗与脂评一样,是很可珍贵的。
但曹雪芹实际上只写了78回,《红楼梦》到第78回就彻底结束了。清代早期的流行版本都是78回,高鹗看的也是78回。富察明义不可能看到“80回以后的情节”,他不可能有这样的“眼福”。富察明义最后3首诗涉及到“80回后的情节”,也只是人们的臆测。
富察明义还说大观园就是“随园”,他和袁枚可能也是比较早提出“随园说”的人,但这并不是事实,这个学说早就被推翻了。当时,曹雪芹还在北京,不敢乱说,可能碍于朋友情面,“狡猾之至”的曹雪芹随口胡编了个“随园”,于是就成了“随园说”。随园最早是曹寅在康熙年间所建,后来归了雍正宠臣隋赫德,是隋赫德的私家花园,最后由袁枚所买,并改名为“随园”。其实,最多富察明义也和畸笏叟一样,是个让曹雪芹糊弄了的人。因删贴不及时所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或责任本人概不负责。

11

主题

-1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litie0512 发表于 2014-12-24 21: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要把我的帖子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