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秭归两次地震与三峡蓄水无关联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1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圆鼓鼓 发表于 2014-12-27 10: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请相关人士辟谣:秭归两次地震与三峡蓄水无关联
2014年04月03日 03:06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秭归地震应与三峡蓄水无关联
近日,“三峡库首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接连发生4.3级和4.7级两次地震。两次地震震中距三峡大坝仅23公里。3月31日,湖北省和宜昌市地震局请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室主任王秋良等相关人士,对地震是否与三峡蓄水有关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两次地震产生的危害有多大?
按照目前两次地震的调查情况,3月27日发生的4.3级地震,震中区有5度的震害,3月30日发生的4.7级地震,震中区达到6度震害。
两次地震的震中都在郭家坝镇,位置距离不足1公里,郭家坝镇部分土坯房出现掉瓦和裂缝情况,对秭归县城的影响比较小。根据调查的情况,目前地震未造成房屋倒塌,部分地区的房屋受到严重损坏,但未出现人员伤亡。
目前,在震区有3个流动台加密进行观测,3个宏观现象的调查组在现场对灾情进行核实。
连续地震对三峡大坝有何影响?
这两次地震同属于一个地震地质构造背景里。相关人士认为两次地震属同一个地震序列。至于这个地震序列是否结束,还要根据目前余震范围进行检测的结果来判断。
根据三峡大坝的选址特性,三斗坪的地质情况稳定,大坝是安全的。宜昌的地质并不复杂,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此次地震与三峡大坝蓄水是否有关?产生机理如何?
三峡蓄水早期的时候,对岩溶的塌陷和废弃煤矿坑的塌陷,产生了0到2.0级之间的地震。1997年,三峡工程专门建设了三峡地震监测台网,将可监测的最小震级由2.0级提高0.5级。目前还没有发现三峡大坝与地震之间的规律。
两次地震震中位于仙女山断裂带北端,经三峡大坝修建前的论证,这个区域是有发生5到5.5级地震的背景,所以初步定性为构造性水库地震。
蓄水期地震多发,还是低水位时地震多发?
三峡的调度都是在9月份开始蓄水,11月份达到175米,而后开始降落,在4到5月份,降到防洪控制水位145米。台网的检测情况显示,蓄水的初期,小震比较多,也就是在涨水的过程中,地震次数比低水位时要多一些。
2003年三峡蓄水至今,三峡库区共发生过4次4.0级以上地震。2008年4.1级,2013年5.1级,今年的4.2和4.5级,这几次较大的地震,都是从最高水位向低水位运行过程中发生。大坝涨水时有小的地震,在退水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地震,低水位运行期地震明显偏少。
这次地震与汶川地震和巴东地震有无关联?
有网友提出,2009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巴东地震、2014年的秭归地震,从地理位置看,呈现一条由西往东的路线,这几次地震是否有关联性?
王秋良表示,汶川地震是在离三峡大坝1000公里以外的地方,它的发生构造是龙门山断裂;巴东地震是发生在秭归盆地的西缘;秭归的两次地震都发生在秭归郭家坝一带,位于仙女山断裂带北端。这3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不同,地震的发生机理也不同。
除非3次地震都发生在同一个断裂带上,地震的发生才具有关联。
地震频发是不是表明秭归进入地震活跃期?近期还有较大地震吗?
4.0级的地震从专业上来说,叫本底地震,是地球自身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级较低的地震,具有随机性。地震活跃期通常有10年或5年的反复过程,并不能由这两次地震衍推出发震规律。
目前尚无迹象表明有发震规律存在,也无迹象表明秭归进入地震活跃期。
根据目前研究来看,震区后续还可能发生强有感地震,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据新华社电两次地震产生的危害有多大?

14

主题

-14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未敢忘忧国 发表于 2014-12-27 13: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网的检测情况显示,蓄水的初期,小震比较多,也就是在涨水的过程中,地震次数比低水位时要多一些。

18

主题

-18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竹影随云 发表于 2014-12-27 17: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谁信相关人士的话?
alex12277 该用户已被删除
alex12277 发表于 2014-12-27 20: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地震了再说吧,反正不能预测的,那时你不信也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