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散装花生油易致癌 市食药监开展节前专项整治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xiangjiagang 发表于 2015-2-4 07: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装花生油易致癌
市食药监开展节前专项整治

中秋临近,广西不少地区迎来了花生油消费旺季。近日有媒体报道,将5份散装花生油样品送往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检测后发现,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率高达100%,来自苍梧县的两份


样品黄曲霉毒素最高含量均达100微克/千克,是国标20微克/千克的5倍。
为此,近期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开展了散装花生油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封存处理不合格门店及产品。黄曲霉毒素:看不到的“杀手”
据了解,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人在长期食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后,黄曲霉毒素极易在肝脏部位形成积累,由此损害肝脏引发肝癌等疾病,而目前国家对于食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规定的标准是最高不得超过20微克/千克。
黄曲霉毒素耐热,难以消除,普通的烹调、油炸等均不能破坏其毒性。此次媒体曝光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已并非第一次,散装花生油为何致癌物黄曲霉素屡屡超标?原料问题,还是加工工艺问题?
梧州市相关业内人士介绍,浓香花生油黄曲霉毒素不能依靠生产工艺去除,目前还没有特殊生产设备专门去除黄曲霉毒素,主要靠三个方面的把关严控。
首先是花生原料的储存。在花生原料的储存上,采用恒温仓库储存原料,能更好地保持花生的新鲜度,防止花生原料在储存过程中出现变质。
其次是花生原料入榨之前的筛选。每批即将入榨的花生原料,都要经过清理、去石和筛选三道工序,从源头上控制,可以减少霉变的花生对成品油的污染。
最后是严格的检验。对每批花生原料都要定期抽检黄曲霉毒素,合格的原料才用来生产浓香花生油,还要对每批成品油都要进行检验黄曲霉毒素,确保符合国家标准的才可出厂销售。
因此,散装花生油质量偏低,黄曲霉毒素超标,更多是因为散装油行业本身小规模经营的先天不足。
此外,南方在存储花生的自然条件上明显不如北方。尽管大多数花生原料来自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但南方长期湿热气候极易滋生黄曲霉毒素,这也是南方花生油产品黄曲霉毒素超标往往要严重于北方的主要因素之一。
占梧州大部分市场份额
源于当地民众对花生油的喜爱,散装花生油在梧州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粮油经销商王先生表示,目前梧州地区散装花生油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梧州市民偏爱土榨花生油有多方面原因,如花生油营养丰富、易吸收消化,生榨花生油更浓香;近年来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负面资讯,令不少消费者在心理上倾向“农家”、“土榨”、“自榨”、“生榨”产品。
此外,散装花生油的榨取方法简单直接,加上现榨现售的销售方式,令不少消费者觉得“原生态”、“无添加”。
有业内人士认为,散装花生油的浓香是源自加工时高温及花生残渣,业内称生榨工艺榨出的油为‘毛油’,黄曲霉毒素超标是其中最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事实上,散装花生油有浓香也未必一定是天然的,”王先生称,为了增加香气,部分从业人员添加花生油香精,只要加入少量香精,就能做到比纯花生油还要香。所以,消费者不应一味迷信花生油浓香。乱象不止或可效法北海禁散
据了解,现在梧州的花生米价格大概在7元/公斤,花生的一般出油率是1公斤花生米出8两油,这样一算就是2.5公斤花生米出1公斤油,那么1公斤花生油的纯原料成本就接近18元了。
“尽管还可以出售约1.5公斤的花生废料,但成本里面还应该摊入水电、门面、人工费用。”业内人士王生分析称,“如果过于便宜,就是掺假或掺劣了。有的掺豆油,有的掺廉价的棕榈油。这也是国内不少城市继禁止榨散后禁止售散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据国内媒体报道,国内已有北京、武汉、昆明、长沙、海南、青岛、西安、乌鲁木齐、株洲等多地明令禁止散装食用油销售。在广西,北海也率先推出全面禁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