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尚书品”,轻轻品,慢慢品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24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米冠军 发表于 2015-2-5 1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杯清茗谈笑间云淡风轻,山亭独饮悠悠然红尘一梦。茶文化源远流畅,我喜欢品茶,喜欢茶水入口后淡淡的灼烧感,喜欢舌尖环绕的淡淡留香。品茶需要的是一颗平静的心,在尘世的喧嚣中可以静下心来静静品味的,除却看透世间种种的老者还有几人呢?品茶亦是如此,那么又有几家可以静下心来静静的去做好茶呢?

  我比较钟意三明的茶,这也难怪啊,三明的山云烟不散,雾霭弥漫。三明的水钟灵俊秀,轻灵如烟。茶本来就是天地灵气的馈赠,也只有这种亘古流传至今不曾被破坏的环境中才会长出让人满意地茶叶吧。三明的茶“尚书品”堪称是典范,最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尚书品是三明散落在民间的众多优秀茶品聚集起来的品牌。翻看三名茶的历史,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尚书品”的前世。

  明朝,朱熹层在这里种茶,汲山泉水,泡一杯香茗。难怪向朱子这样的泰斗都喜欢三明的茶,大家可还记得《大观茶论》中对三明茶的评价么“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慢慢的,三明的茶香在文人墨客的谈吐中流传到清朝。明溪“华山茶”“紫云茶”,宁化“延祥茶”,泰宁“嵋峰云雾茶”,建宁“探春”建宁岩茶,沙县乌龙、红边,多花并蒂,一时间三明的茶名燥四方。这些历史中可以寻觅到的茶香就是“尚书品”的前世。

  到了现在,我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有几家可以静下心来去用心做好茶呢?发出这样的感慨倒是也纯属无奈,商业化的加速让物质生活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精神生活,很多人把一切向着物质看齐,很多东西都被无情的抛弃。就拿现在的茶来说吧,大家一味的追求数量和销量,什么都想着如何去包装,但是有没有思考过茶叶的本身。茶叶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喷洒农药,使用化学药物的茶叶,喝起来连最基本的健康都保障不了还谈何细细品茶。喝茶的人需要心静,做茶的人更需要心静。

  我去过“尚书品”茶园,一进茶园我笑了,当时我的感觉就好像是遇到知音了。数百亩的茶园挂满了黄色的牌子,用这种最原始的办法来防止蛀虫。就单单说这一点又有几家可以做得到?“尚书品”的茶田位于三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优良地理环境加上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名甲天下的茶乡,我敢说,即使他昧着良心做茶,不去保证茶叶的绿色无污染,销量也不会差。但是他没有,就单单这一点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欣慰。

  品茶是一种心境,做茶是一种态度。静下心来,本着做茶为目的的做茶才会做出茶韵,历史也会记下这份茶香。“尚书品”轻轻品,慢慢品,品味历史的茶香,品味生活的茶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