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老九谈工业题材文学革命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漫无目地的流浪 发表于 2015-2-8 11: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九认为,中国的工业文明,从产业工人大规模的出现算起,只有150多年的历史,而农业文明有几千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只有十几年时间,工业文明与城镇文明是相互依存的。从近几年开始产业转型升级,身在企业尚且不太能摸准脉络,对企业外面的作家来说难度更大。这些客观因素也导致了当前工业题材文学作品创作的乏力。
  老九说:“毋容置疑,当下我们的工业已开始步入后工业时代,以传统产业划分的说法亟待商榷。产业之间的边界已经突破、交融、泛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传统产业开始更新换代、淘汰落后,再加上近几年,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已整体推进,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从外延到内涵到审美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再沿袭过去的路子,肯定走不顺走不通了,需要作出大面积的有力度有深度有理性的整合,但新路在哪里??还需要各界共同探索、参与甚至支持。再比如:我们的工业题材创作,上世纪70年代前也不少,但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真正成功的作品并不多。80、90年代出现了一些影响很大的作品,像《乔厂长上任记》等,可与我们现在讨论的工业题材的内在全面要求还有区别。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又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工业题材作家,像肖克凡、刘庆邦等。到了近些年,人们对工业题材创作的认识改变了,工业题材与城市题材、农村题材、打工题材有交叉、有包孕、有共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工业题材不是写机器是写人
  老九不赞同这种说法:“面对机器没什么好写的”。在林立的厂房、流水线和机器设备中,个体生命显得非常渺小,所以有些人认为整个工业的东西都是机械的、冷酷的、无情的。“这是个误区。小说是写人的生命、人的心灵、人的情感、人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厂、公司、集团只是背景。写机器也是为写人服务的。”笔者记得他小说中一个关于井下减速机的片段:减速机运行的时候,要不断加机油,不然就会烧轴承,可偏偏油壶找不到了。于是,矿工脱下胶鞋,光着脚用高腰胶靴盛机油,一路上脚扎得出血了都不知道。“小说表现的重心在哪??在人的思想、心灵、情感。你说的是一个例子,再比如:我写矿灯交叉的光线,写的是面对矿灯交叉光线的感觉、想象、思绪,我觉得就像伍尔夫写《墙上的斑点》,就像毕加索的油画。在真实的劳动中,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力量的美、技艺的美、场景的美,等等。”
  “工业题材应该是个宽泛的概念。”他又一次提到。当年蒋子龙的作品《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程树榛的一些小说,最近几年李铁的小说等是纯粹的工业题材作品,但梁晓声、周梅森、阿城的某些小说算不算??这些作品都涉及到工业,也都写到工人,难道就不算是工业题材??“社会本身就是交融的。作品无论展现什么样的生活场景,都是很难离开工业、很难离开工人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