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老龄化形势严峻,部分人因老致贫?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10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我是阳信人 发表于 2015-2-12 03: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人担心,自己老后不仅不能老而富足、“优雅地老去”,反而可能因老致贫,陷入“银发贫困”的窘境。

早有相关人士提出,理想的老龄社会应当是老龄人口占比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养老服务的消费、供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银发经济社会。但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发布的《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三大指数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发展‘银发经济’的战略准备仍然不足。”

  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上一年的9.4%升到9.7%;老年人口赡养比为13.1%。如果从劳动年龄人口中减去在校生、失业、低收入和提前退休人数,老龄化情况则更严重。事实上,中国在2010年前就进入了深度老龄社会,即5个纳税的劳动人口供养1个老年人;可能在2020年提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即2.5个纳税的劳动人口供养1个老年人。

当然,人口老龄化并不全等于社会老化。如果政府有高效的公共政策,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在有备而老的情况下如:老年人有钱、没病、会与青年一代沟通,老龄社会亦仍然充满生机。但目前中国存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双重难题:老龄人口的养老资产不足、消费和购买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因此,部分早退休领取最低养老金的老年人群进入高龄失能阶段后,很多人将因无力购买护理服务而陷入“银发贫困状态”。
  
在养老金制度有效性方面,据国际经验,综合养老金替代率如大于70%,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此外,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最低替代率为55%。而我国2013年机关及事业单位退休金替代率为57.6%,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为42.52%,均未达到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设计的59.2%目标,这将导致养老金购买力不足和老龄人口消费不足等问题。

  在医学保障方面,其理想状态是人人享有“可及的、买得起、合理的”基本医学服务,居民走出家门在合理的半径内就能找到值得信任的医生。而在我国,……大家心里清楚的很,就不用笔者在这里多费口舌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让馅饼飞111 该用户已被删除
让馅饼飞111 发表于 2015-2-12 0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担心因病致贫 现在再加上一个因老致贫!唉······· 悲凉的百姓悲哀的人生悲痛的社会 悲惨的希望 !!
让馅饼飞111 该用户已被删除
让馅饼飞111 发表于 2015-2-12 09: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担心因病致贫 现在再加上一个因老致贫!唉······· 悲凉的百姓悲哀的人生悲痛的社会 悲惨的希望 !!
KUAIBO_5828104 该用户已被删除
KUAIBO_5828104 发表于 2015-2-12 12: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之道在哪里?悲哀的中国人。
一级好友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一级好友 发表于 2015-2-12 16: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之道在哪里?悲哀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