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半农半医”难留人,农村医学成“真空”

[复制链接]
qhaich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qhaichang 发表于 2015-3-13 05: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国家对乡镇卫生院不断加强投入,基层群众还是跑到城里看病,主要原因就是乡镇卫生院缺人,没有较高水平医生。”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告诉笔者,当前广西乡镇卫生院空编13913人,空编率达26%。“广西一些乡镇卫生院有十来个医务人员,却只有一人具有行医资格。”
  基层医学人才匮乏也导致“白发村医”无奈坚守。据辽宁省卫生厅基层卫生处处长董方介绍,到目前2014年6月,辽宁省共有村卫生室24282个,其中60周岁以上的村医5467人,占17%。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屯镇丰收村村医吴德智已66岁,从医40余年,是村里一千多口人唯一的村医。鞍山市岫岩县河沿村村医马启三已78岁,依然“孤独”守卫着村里两千多人,能帮忙的只有73岁的老伴。
  随着村医行业出现大量“空窗”,农村三级医学网络的网底结构功能减退,农民群体的诊疗风险加大,医学事故也时有发生。钱学明回家乡浙江省调研发现,有村民去卫生院打针,结果因打错药死掉后,大家都不敢再去卫生院看病。“卫生院的医学水平为什么这么差??就是因为好医生都走完了。”例如,2009年至2011年期间,广西乡镇卫生院共流失卫生技手术人员7433人,其中具有执业资格人员达5514人。
  好医生为什么要走??显然是因为目前村医的身份被定为“半农半医”,不具备城镇职工身份,退休后每月只能拿到55元退休金,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董方表示,过去村医95%的收入靠药品提成,现在药品收益骤减,其他补助却几乎未见提高,村医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5万余元变为约1.5万元。
  现有村医队伍整体不断老化、人才流失的同时,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新鲜血液却补充不力。如2014年辽宁共有医疗类毕业生19421人,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基层单位和偏远地区基本无人问津。毕业生“沉不下去”,基层医学的专业性受到影响。如辽宁省铁岭市89个乡镇政府办卫生院的1910名在岗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仅29人。“国家投了大量的钱在乡镇建卫生院、买医学设备,可是因为没有人会用,设备成了摆设。乡镇卫生院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的中枢作用。”而与此同时,基层群众为了追求优质医学资源不得不集中到大医院就医,不少地区都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学机构门可罗雀”。
  虽然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但恐怕还远远不够,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应如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郭玉芬所说,放宽基层医学卫生机构的财务、人才、经营自主权,改善基层医务人员待遇,“越是艰苦的地方,越应该有更高的劳动报酬”,以合理薪酬吸引优质医学人才下沉。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