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运城多家“大雁”养殖户惨遭损失

[复制链接]

1106

主题

-1106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一五一五 发表于 2015-4-4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9月18日,笔者接到市民热线反映,在运城市芮城县和平陆县的多家“大雁”养殖户所养殖的“大雁”发生大批死亡,养殖户遭受到严重损失,并且出现了合同诈骗行为,而具体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呢?9月18日上午,笔者首先来到了位于芮城县黄河滩边的一家“大雁”养殖厂,进入养殖厂笔者发现养殖厂朝北方向堆积着成小山状的死“大雁”群,并且伴有浓烈的腐臭味,那么这些“大雁”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见到了这家养殖厂的负责人王师傅,他告诉笔者,在2014年三月份得知在运城市临猗县有一家大雁养殖合作社,听了合作社负责人的介绍,他感觉大雁的利润挺可观,于是,王师傅第一批就养殖了五百只“大雁”,当时合作社负责人承诺,养殖了“大雁”之后,各项防疫问题可以及时跟合作社沟通,合作社会负责到底。听了负责人的承诺,王师傅对自己买回来的“雁”苗更加有了信心,可是好景不长,“雁”宝宝们开始生病了,之后在饲养的中间开始出现“雁”死的情况,而给合作社打电话,对方一直不接电话,最后找到合作社,接二连三给合作社的负责人反映这个情况,而合作社的回应却是这个“雁”给了之后就不再负任何责任,合作社之前给王师傅承诺的不仅没有兑现,还被指责是烦人。在王师傅一再请求下,合作社负责人才给第一批“雁”打了一次疫苗,便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接着,王师傅想扩大自己的养殖厂,随后就买了第二批的一千只“雁苗”。三个月之后,“雁”宝宝们都长大了,但问题也随之出来了。合作社承诺三个月回收,三个月“大雁”能长十斤重,每斤的收购价是十块钱,结果到三个半月,王师傅的“雁”最多才长到八斤多重,合作社说不够分量不能收,王师傅没办法,只得决定去酒店或者是到其他地方把这个“雁”推销出去,结果到了大酒店以后,酒店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就根本不是“雁”,是鹅。这简直是给了王师傅当头一棒,自己辛辛苦苦养了三个多月的“大雁”,竟然是鹅。随后王师傅上网查资料,也找相关技手术人员了解,最终结果却发现自己养的的确是鹅,这让王师傅很痛心。走投无路的王师傅,无奈地又去找合作社,结果到了合作社以后,大门紧锁,电话关机。最后王师傅告诉笔者,由于最近运城地区长期的阴雨天气,造成了三四百只大批量的死亡,损失也非常惨重,从“雁苗”到现在,包括“雁”食、人工饲养费等各方面,王师傅共贷款投资了三十四万元,而这个苗按鹅的价格来销售,只能卖十多万元,最终王师傅还是要赔二十多万元。随后笔者调查了解到,不仅是王师傅一家上当受骗,在运城市平陆县还有十四家养殖户出现了同样的问题。9月18日下午,笔者来到平陆县“大雁”养殖厂,在一个仓库内笔者看到了一筐筐被合作社退回的“雁”蛋,并散发出很浓烈的恶臭味,据养殖厂负责人秦师傅了解,平陆县养殖“大雁”的养殖户一共14户,共养殖“大雁”6000只,总体亏损金额三百多万,而秦师傅向笔者反映合作社情况的最终结果还是大门紧锁,电话关机。位于运城市临猗县的这家“大雁养殖合作社”为什么会如此大胆的承诺却又不兑现?“雁苗”长到三个月回收被断定为“鹅?到底养殖户们养殖的是“大雁”还是“鹅”?“大门紧锁,电话关机”这样的合作社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机构?这其中又是否存在合同诈骗?笔者也将继续深度调查此事,请大家持续关注本网笔者带来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