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三皇五帝封北岳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自以为是 发表于 2015-4-13 18: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皇五帝封北岳
恒山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沿东北走向,奔腾起伏,蜿蜒而来,延绵数百里,号称108峰,它同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齐名天下,并称五岳。?
恒山不仅是我国锦绣山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风景旅游区。主峰天峰岭海拨2017米,壁立神川、耸峙城南、蕴藏着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流传着纷纭的神话故事。而“恒山封北岳”是众多故事中最为古老的篇章。?
当历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祖纷纷走出森林草泽,投入广阔的天地,由极为原始的闭关锁国,迈向相对的文明开放。伴随着交谊的需要,便将华夏辽阔地域简单地分成东、南、西、北、中五大板块,五大板块需要明显的志标,于是选择高大、永恒而又极富灵气的五大山脉作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的象征。传说,黄帝是中央的天帝。其余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个天帝主管着。东方的天帝是太?,辅佐他的是木神句芒,手里拿了一个圆规,掌管春天;南方的天帝是炎帝,辅佐他的是火神祝融,手里拿了一支秤杆,掌管夏天;西方的天帝是少昊,辅佐他的是金神蓐收,手里拿着一把尺子,掌管秋天;北方的天帝是颛顼,辅佐他的是水神玄冥,也就是海神兼风神的禺强,手里拿着一个秤锤,掌管冬天。黄帝本人身居中央、辅佐他的是土神后土,手里拿了一条绳子,四面八方都管。从这幅神国的图画看起来,整个宇宙的统治,可以说是完美无缺。这无以伦比的构图,是《五岳真形图》的灵魂和精髓。?
传到尧时,以山体为标志的东南西北四大区域,已形成岳的概念。羲和氏将他的长子羲仲任命为东岳长官,次子羲叔担任南岳长官,三儿子和仲为西岳长官,小儿子和叔为北岳长官。当时的四岳是四方之意,仅仅是指主管方岳的称谓。四岳所辖疆域都很大。仅北岳就包括北起辽宁医巫闾山,南到山西吕梁,西始内蒙古阴山,东接河北太行这么大的范围。?
传说舜帝接位后,每五年要巡狩四岳一次,以便了解山川,熟悉民情。一年冬十一月,舜帝带领浩浩荡荡的随从,顶着风雪交加的严寒北巡到恒山脚下,抬头一望,但见恒山壁立万仞,峰峦耸秀,面对雄浑奇绝的大山,舜帝惊讶地询问身旁的北岳长官:“这是什么山?”北岳长官急忙回禀:“此乃北方第一奇山恒山。”舜帝仰望良久,大发感概:“吾巡狩天下,今观恒山之奇,大可同泰山之雄,衡山之秀,华山之险相媲美。泰衡华恒实乃天造地设之镇山也!”言罢翻身下马,面对恒山主峰,诚行叩拜大礼。叩拜间,忽听“轰隆”一声巨响,随着
响声,从恒山顶上飞来一物,状如大方斗,熠熠闪光,盘旋于空中,如雷似霆,所带随从惊恐万状,个个伏地叩头不止。只听舜帝胸有成竹而言:“诸公莫惊,此乃灵石显异,必为吉祥之兆。”言毕只见飞行物飘然落于帝前,众人趋前一看,原是一块方斗形的大石灰岩,舜
帝遂将此石命为“安王石”。而恒山主峰东侧,留下了同“安王石”体积相同的一个大石窟,后来将此石窟命名为“飞石窟”,飞石窟所处的山峰为飞石峰。五年后的仲冬,舜帝再次北巡恒山,当巡狩到恒山山脉东南方的河北曲阳地界村,纷飞的大雪,阻挡了舜帝的行程,舜帝只好在曲阳遥拜恒山,正祀间,谁料那块安王石又如流星一般地飞行舜帝面前,舜帝双手抚摸灵石,感慨万千的高呼“灵山兮, 灵石兮,助我江山永固兮!”大禹接位后,继承舜帝的遣愿,终于北巡至恒顶,得灵宝真文,将恒山封为北岳。?
过了好多年,崇道好神的汉武帝,怀着虔诚的心理,亲登恒山,于天汉三年春三月在飞石窟举行了“?元玉”的典礼。又将恒山第一次封为神。以后飞石窟塑建北岳庙,在曲阳修建飞石殿,形成了北岳庙群北起浑源,南接曲阳的洋洋大观。?
汉宣帝刘询,对五岳进行封禅大典,确定泰山为东岳,衡山为南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道教崇尚五岳,谓每岳皆有岳神。《道藏辑要·岳渎名山》记载,东岳泰山岳神为天齐王,南岳衡山岳神司天王,西岳华山岳神金天王,北岳恒山岳神安天王,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五岳之神各领仙官玉女几万人,治理其地。五年后的仲冬,舜帝再次北巡恒山,当巡狩到恒山山脉东南方的河北曲阳地界村,纷飞的大雪,阻挡了舜帝的行程,舜帝只好在曲阳遥拜恒山,正祀间,谁料那块安王石又如流星一般地飞行舜帝面前,舜帝双手抚摸灵石,感慨万千的高呼“灵山兮,灵石兮,助我江山永固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