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尊守天理与人道精神之报恩,是“忠孝”之道的基础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凯归1 发表于 2015-4-18 2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守天理与人道精神之报恩,是“忠孝”之道的基础
        国与家,都是人生存与生活的环境,说到底:国与家的关系,国事、家事、天下事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与理的关系,如何理顺人与人之间的事理,使天下归心、井然有序的长治久安,只是涉及的范围大小而已!国,涉及的是社会各阶层与各行各业;家,涉及的是各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大家都是为人子女,也同时会为人父母与夫妻,无论涉及的那一层,国与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是互相包容、互惠互利、互相取长补短而圆融的尊守善恶有报的天理与维护天下为公的公理与公德的人道精神及知恩图报的报恩关系。
        人与人之间是忠诚与信义的关系,坚贞不屈、守真从一不背叛,这也是西方价值观念中的核心问题,这里没有什么阶级斗争的歪理邪说的扭曲,而是为人之道的真诚、善良与包容及顺逆境的对真诚、善良坚守与守护之坚韧不拔的对待!简而言之,就是真、善、忍传统文化精神之普世价值观念体现在社会,也是现代人所谓的诚信问题!脱离诚与信就脱离了人的忠诚与信义,就是尔虞我诈的互相背叛、两面三刀的左右逢源和背信忘义的野蛮无知之禽兽了。
         忠孝之道的基础是报恩。报恩,也是中华文化的人道精神与基础,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报之以涌泉。没有父母你从哪来?失去实践人道精神的国与家,天下之大,哪有你容身之地?
        以为父母尽孝而言,作为人而言谁都一样,为人父母者都是千方百计的为儿女好,那么作为儿女的要认定一个真理:将心比心,你也将为人父母者。作为父母的不会千方百计的谋害自己的子女,而是在为自己的前途操尽了心,难道儿女不应该理解和报答父母吗?难道不应该养老和照顾父母吗?难道不应该尽可能的顺应父母的恩典吗?是人就是应该这样!这是其一。
        其二.父母也是平平常常的人,其人生境界也是受学识、生长环境及道德境界的局限,不可能做什么都对,包括看护子女的方式与方法都有问题,看待社会事务和处理日产事务有一些也不对!那么,作为子女看到这些的时候要婉言劝解,当父母犯错误的时候,作为子女的看到不管也是不孝!只是用什么心态和道理来劝善的问题。
        也就是说:孝道的基础是报恩,但是报恩有报恩的人之常情之道理,是以服从正理而善意理解和劝导及顺从的行为,不是盲目的顺从,也不是以恶制恶的犯上!
        以上是构成父子关系的基点,也是所谓人道之一的孝道的基础。那么,包括忠与孝道的人道整体内涵之基点又是什么呢?还是说白点:
        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与守信及善意理解和宽容大度,表现在父子之间就是父慈子孝的孝道与人道基础;
        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与守信及善意理解和宽容大度,表现在夫妻之间就是夫妻之道;
        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与守信及善意理解和宽容大度,表现在社会就是忠诚与信义之诚信;
        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与守信及善意理解和宽容大度,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君臣之道;
        以上表现在国与家及社会个层面的真诚、善良、宽容大度的忍让与坚韧不拔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传统文化承载之普世价值观念,真、善、忍三字就包括了,这是国与家及社会各阶层必须坚守的社会公德和公理与人的道德精神!如此而已!
        人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各阶层与各行各业共存的,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社会各阶层与各行各业之间都是彼此圆融的互惠的报恩与诚信守道与还债及互利的关系,都是以善良、真诚、宽容大度及逆顺境下的坚守善良和真诚为文化基础的。从中国三才文化之天、地、人的循环体系而言,还有一个不负天恩与祖德的关系,因此才有顺天意尽人事与祭祖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精神包含更深远的意义。
        以上都是中国文化的入门的常识与社会常理,也是五四唯物运动近百多年以来,那些不谙世事者舍本求末、邯郸学步利用各种外来歪理邪说、以政治与爱国的名义反对中华忠孝之道的人最为缺失的常识与常理,造成的就是近代中国社会普遍的诚信缺失与家庭失和,人鬼同道、人畜无别!
        中国现代为政治服务的教育机构和文人政客,真是毁人不倦啊!那些脱离中国文化人道基本精神,奉鲁迅为精神导师的豺狼之辈以“国民性改造”的名义,全面摧毁中国人人性和理性的灭绝者,造就的大批的反人道之人畜不分的妄自尊大与自以为是反中华“忠孝”之道者,还当真理而执迷不悟,这真是愚昧无知、可悲可叹啊.......
        继往开来、沟通古今,全面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之真谛:
        :从岳飞与秦桧忠奸之争,论现代文人学者不谙世事系列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城市论坛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帖子
         
古今中国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国人气质体现的精神文明差距是天地之别!现代中国人完全不懂华人与中国人是两个概念,这是华夷之辨的意义,华族与蛮族之别。现代中国人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子,中国古代华人是什么样的呢?当我们知道什么叫华人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什么是蛮狄野人了。中国特别是明朝西方文明启蒙以后,一些出使中国和传教士最先接触中国华人,其中包括天主教耶稣会葡萄牙籍传教士谢务禄,又名曾德昭。明万历四十一年到达中国南京,四十四年经历南京教案,后改名曾德昭潜回中国继续传教,1636年离开中国。著有《大中国志》,英文版可参见 F. Alvarez Semedo, The History of That Great and Renowned Monarchy of China, London: Lohn Crook, 1655 ,这本书介绍了大明王朝治下中国的繁华。看看网友这么说的:老实说,在曾德昭的记载中,最让我注意的并非是关于物质财富或其他方面的描述,而是这一段话:“中国人爽快的赞颂邻国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国家的人,除了自己国家的东西以外,不喜欢别的东西。中国人看见来自欧洲的产品,即使并不精巧,仍然发出一声赞叹。……这种谦逊态度真值得称羡,特别表现在一个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对于那些有眼无珠、故意贬低所见东西的人物,这是一个羞辱。” 这样的评价和长期以来灌输给我们的明朝中国人的形象大概是完全不符合的吧,一直以来,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明朝中国的形象都是,首先明朝和清朝是一样的,所以明清明清,总是放在一起说,其次,那时候的中国人都是愚昧僵化,盲目自大,井蛙观天,以天朝上国自居,对西方外来事物不屑一顾或者一律看成是奇技淫巧,等等——这都是那些汉奸学者侮辱先人及误人子弟的罪证!这样的灌输,当然根本是错误的。最根本错误就在于把明朝和清朝混淆起来,实际上明朝是明朝,清朝是清朝,从明朝到清朝,文明发生了根本性的断裂,中国人的气质和心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明朝的中国人眼界宏大,心胸开阔,能热情积极的引进吸收外国先进的事物,这从曾德昭的记载中也得到了证明!最为著名的明朝写实是门多萨写的《中华大帝国史》,他做的工作实质上是资料的整理和汇编,是西方人研究中国明朝的资料。 他依据的材料主要有几种: 葡萄牙人加列奥特的《中国见闻录》, 克鲁兹的《中国情况记》与马丁.德.拉达的出使中国记录。 这三个人都是亲自到中国,并且居住了一长段时间,在中国的史书也都有明确的记载。以下这就是中国华人在当代西方人眼中的印象,古今中国华人与蛮狄、华族与蛮族之不同尽可对比:震撼:明朝时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5

主题

-5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njr 发表于 2015-4-18 20: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汉字的涵义能与时俱进,忠和孝也不例外。优点是汉语能新陈代谢,随机应变,缺点是汉语能随心所欲,花样翻新。致命缺陷是没有一定之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源是神学水平太低。

26

主题

-26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平面小虫 发表于 2015-4-18 2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支持。有一些人把孝道歪曲篡改之后加以批判,但他们所批判的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对一个歪曲过后的对象加以批判的用意,无非是要抹除其中的精神。如果说他们重视精神,那么他们就不应被一些表面的现象蒙蔽,更不会被眼前的一些现象遮蔽,对社会历史中的虚假及由此造成的罪恶并不应该当成真实的。即便认定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好坏皆备,那么他们为何仅仅盯住其中的黑暗一面?这在理性上也是不合逻辑的做法。对于传统文化,如果认为各自说的是不同的东西,那就应先去了解清楚谈论的对象是什么,这是起码的理性,这里有几个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还是了解的目的就是用来批判的?这出发点从何而来呢?对这类人的做法,我基本都认为是精神病态的。起码,这类人所用的手法统统都是文革中的做派,没有丝毫区别。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18 2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5

主题

-5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njr 发表于 2015-4-18 2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凯说说,文革中向老毛表忠心的\"忠\"与传统文化的\"忠\"有何异同。

7

主题

-7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呼啦圈ADA 发表于 2015-4-18 2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道的基础是报恩。报恩,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所谓:受人滴水之恩,当报之以涌泉。没有你父母你从哪来?作为人而言谁都一样,为人父母者都是千方百计的为儿女好,那么作为儿女的要认定一个真理:将心比心,你也将为人父母者。作为父母的不会千方百计的谋害自己的子女,而是在为自己的前途操尽了心,难道儿女不应该理解和报答父母吗?难道不应该养老和照顾父母吗?难道不应该尽可能的顺应父母的恩典吗?是人就是应该这样!这是其一。其二.父母也是平平常常的人,其人生境界也是受学识、生长环境及道德境界的局限的,不可能做什么都对,包括看护子女的方式与方法都有问题,看待社会事务和处理日产事务有一些也不对!那么,作为子女看到这些的时候要婉言劝解,当父母犯错误的时候,作为子女的看到不管也是不孝!只是用什么心态和道理来劝善的问题。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是爱,不是孝,爱是平等的,孝有等级。恩就谈不上了,繁衍后代是本能,看看反计生的就知道,让他们别施恩了他们都不干,既然是本能就不用歌功颂德的,自然界的动物都能做到,反而动物不会要求幼崽长大后报恩,人总以此絮叨求报,就太低些了

7

主题

-7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呼啦圈ADA 发表于 2015-4-18 2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文化启蒙、发展、完善、成熟至衰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脱离原始野人、脱离畜性、步入文明的过程。当人们处于野人和禽兽不分的时期,必然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克服和教化与德化这些不好现象的过程,就是文化完善和人德逐步完满与充分论述与实践的过程!从野人走向文明当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是一个文化启蒙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就像一个人,有孕育期、哺育期、儿童少年期、成熟期、衰老期,体现了一个成住坏灭空的、生老病死的规律。如把一个民族文化的启蒙期中野人走向文明中的不好现象,说成是这个文化的一贯性,就相当于把一个人的孕育期和哺育期说成是这个生命的一贯状态一样的无知!但是,这样的一个常理却是一个普遍的“文革”反智之士反传统文化与社会常识的最大毛病,阶级斗争之歪理邪说,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非常幼稚和愚昧反智的现象。这时候又来卖萌了,不是一直以历史悠久、文明古国自居吗?岁数比人家大、资历比人家老,还一直在孕育和哺乳,不是怪胎是什么

7

主题

-7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呼啦圈ADA 发表于 2015-4-18 2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相待与守信及善意理解,表现在夫妻之间就是夫妻之道;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相待与守信及善意理解,表现在社会人群就是忠诚与信义之诚信;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相待与守信及善意理解,表现在父子之间就是孝道;人与人之间无我的真诚相待与守信及善意理解,表现在君臣之间就是君臣之道,这是国与家及社会各阶层的公德和公理,如此而已!都是以守道与报恩为基础的!人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各阶层与各行各业共存的,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各阶层与各行各业之间都是彼此圆融的互利互惠的报恩与诚信守道与还债及互利的关系。这是一个文化与社会常识,也是百多年以来,利用各种外来歪理邪说和以政治与爱国的名义反对中华忠孝之道的人最为缺乏和理解的为人处世之道的最基本的常识与常理,造成的是社会普遍的诚信缺失与家庭失和!“无我”是不该提倡的,一个人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父亲、儿子、丈夫,任何人都不比别人次要,为什么要“无我”?你牺牲自我就会觉得有资格要求别人也牺牲自我,报恩嘛。这是一笔糊涂账,每个人都牺牲自我、丧失自我,谁也不幸福不自由,就扯平了?

8

主题

-8

回帖

1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
zxdsaq 发表于 2015-4-18 2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报恩不报仇么?这不科学啊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18 2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