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借力南洋文化节平台 文昌打好“侨”字牌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6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
生命的精彩2014 发表于 2015-4-18 23: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子兴业的舞台
  有海的地方,就有文昌人。虽是一句经不起考证的话,却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昌人的勤劳与勇敢,从浩浩荡荡下南洋,到回乡办学创业,如果说当下的这座城,没有华侨就建不起来,也丝毫不为过。为了生计所迫背井离乡,到闯出一番事业回到家乡支持发展,华侨华人们都有着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寻求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只因为这是我的故乡,我才真正关心这个地方,关心文昌,想为文昌出一份力。”作为第一个回海南投资的印尼华侨,李兴福的感受最深,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捐助公益事业,都纯粹是为了回报家乡,这是一个游子的乡愁与情怀。
  不做番客,不懂乡情之深,不在外漂泊,不懂对故土的眷恋,“侬是文昌人,侬的根在文昌!!”香港文昌社团联会会长陈闪,回忆起父亲常说的这句话,口中依然带着亲切的文昌乡音。陈闪的父亲在去世前,曾反复留下嘱托:将来你有能力了,也要回到文昌,建设家乡,而如今的陈闪,就是游子兴业的排头兵。
  投资酒店,建设家乡,陈闪用行动履行着承诺,也为其他华侨做着榜样,而他还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通过举办南洋文化节这样的两地文化互动活动,对文昌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进行推介,让更多的人看到家乡的变化、发现家乡的机遇。
  “对文昌来说,举办南洋文化节,不仅仅是要让华侨回乡看一看故土、尝一尝文昌味道,让他们来,还要让他们留下来,为文昌的发展做贡献。”陈笑波说,华侨,是文昌最大的优势,而在海外商界、政界打拼的侨二代侨三代们,更是潜在的人才资源。
  引才回乡的平台
  一说起华侨回乡助力家乡发展,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投资建设,而在今年的文昌两会上,一份名为《加强海外引智工作,助推文昌经济发展》的提案,让人看到了华侨身上更大的潜力。“资金固然重要,但相比起如今各大财团纷纷抢占文昌,华侨的优势反而得不到体现。”陈笑波认为,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当下,与其投资,来自丝路国家华侨们独到的眼光与视角,更能为文昌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文昌目前推进海外引智工作的主因。
  “如今侨三代的新生力量,已不仅仅聚居在东南亚国家,经济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等地,发达的经济、教育条件下,华侨华人专业技手术人才辈出,是引进国外智力的资源宝库!!”文昌市外事侨务办主任符洁超说,近年来不断变化的海外侨情,让引才回乡越来越有必要。
  “耕南洋,更要耕家乡,离家太久,该回来了!!”当文昌向海外乡亲发出《致广大华侨华人人才的一封信》时,陈闪与许多华侨一样,渴望回乡出一份力。
  同时,参与南洋文化节的老一代华侨们,也肩负着作为承接新生代华侨与家乡间的纽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让华侨们回乡创业、投资的热情高涨,即便是已不会乡音的新生代华侨,也找到了回家的理由。“从南洋遍地是黄金,到家乡遍地是机遇,华侨们这次回家,肩负着责任与荣耀。”马来西亚林明珠说。
  海南日报笔者 刘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