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大东区历史古迹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166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有见你 发表于 2015-4-19 00: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塔〕东塔是清太宗皇太极敕建的“护国”四塔之一,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2号的东塔园内,1985年3月1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辽宁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塔园位于南运河东岸,园内松柏掩映,绿草如茵,清雅幽静。巍巍东塔位居中央,古朴庄重。塔的北侧,两座精巧的碑亭掩映在绿树丛林中。清末,围绕塔寺形成的“东塔春耕”图,为“沈阳八景”之一。如今,东塔与碑亭是研究盛京古城风貌和宗教文化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1984年春,沈阳市人民政府为抢救和保护文物古迹,拨专款对东塔进行修复。除永光寺未重建外,东塔及两座碑亭均已修复。今天,人们漫步东塔园,仍可感受到清王朝初期的霸气与雄风。 东塔    〔八王寺〕八王寺,史称大法寺,旧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边墙路112号,今沈阳市八王寺汽水厂附近。大法寺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经清崇德三年(1638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1928年4次重修。八王寺原址坐北朝南,基建广阔,占地30余亩,三进院落,高墙大殿,古松苍郁,极为壮观。整座寺院由山门、大殿、中殿、东西配殿等建筑组成。八王寺前有一清泉,俗称“八王寺井”,井水清冽甘芳,为沈城诸泉之冠。如今,在八王寺地区旧城区改造时,八王寺仅有的一座大殿被拆除,按遗址原貌另建八王寺。2004年,八王寺遗址被列入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八王寺    〔火神庙〕火神庙原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天后宫路火神庙巷28号,为道教宫观。因距沈阳古城大北较近,又称大北关火神庙。明清以来,道教的神祗如天后娘娘、关帝、财神、火神、灶神、土地神、福禄寿三星等在民间颇有影响,人们出于崇拜之心,纷纷建庙祭祀。解放后,古庙仍旧保持原貌。1958年大办工业,将佛像拆除,佛殿、禅房先后被工厂占用,仅留下残缺不全的山门、正殿和西配殿。2004年,该地区棚户区改造时,由民间投资在原址修复火神庙大殿和两甬石碑。2004年9月12日,火神庙举行开光大典,殿内法器齐鸣,殿外艳阳高照,火神庙由此获得新生。 火神庙    〔魁星楼〕沈阳最特殊的古刹——魁星楼,原址位于大东区魁星楼,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经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光绪八年(1882年)3次重修。说魁星楼特殊,就在于道教宫观的主祭神为三清尊神、太上老君等,唯独魁星楼的主祭神是魁星。传说中,魁星神能保佑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获得成功。魁星楼,又称魁星阁,原址坐落在万泉河北岸。占地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多平方米,是个长方形的大院落。古庙前有青砖砌筑的圆形旋门。门楣上方砖雕“魁星楼”3个立体大字。旋门两侧竖有两根大旗杆,其基座由花岗岩磨制而成。古庙东南端为文明遐迩的魁星楼。魁星楼共有3层,高20余米。如今,人们期盼已久的魁星楼拯救工程正在启动,一座香烟缭绕的魁星楼将在离旧址不远的赵尔巽公馆南端拔地而起。待“魁星阁高峙城东,夕阳晚霞一望千里”的景象复出,“沈阳八景”之一的“星阁晴霞”将成为沈阳古城一处耀眼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