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上海人2013 - 

大江东去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5: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城市论坛路”。“城市论坛何处无芳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莫道“山穷水复疑无路”,端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也有好风景。赞一赞苏东坡!!

187

主题

-187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小河流过我们前 发表于 2015-4-19 06: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江滚滚向东流,波浪中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遗弃了的旧营垒西边,人说是三国周瑜大败曹公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峭壁耸人云霄;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日夜将江岸冲击撕裂;波滔水涡翻滚腾跃,像似卷扬起千堆白雪。江山如图如画,一时引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郎公瑾,那时乔家小女初嫁归门;他英姿雄健睿智卓越,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执羽扇,头著纶巾;从容潇洒笑谈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浮想万千。可笑我如此多怀古幽情,竟未老先衰鬓发斑白。啊,人生如一场梦幻,还是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长存的大江明月。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宋八大家也是那一时期文学的卓越成就。李清照不是官,辛弃疾、陆游诗文成就和官品地位都不及苏东坡。元明清时期,朝廷里的高官更多是学者,而非文学家。可以说,文学高手做大官,苏东坡是最后一位,也是最高峰的一位。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占据了六位,个个都是高官。不仅如此,苏东坡除了文学才能突出外,还形成了一个学手术流派,称之为“苏学”或“蜀学”。其地位并不亚于当时二程兄弟刚刚形成的“理学”。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除了文章写得好以外,在学手术上也创立了一个流派,称之为“新学”或“荆学”。如果把“理学”、“苏学”、“新学”当成北宋前期出现的三个学手术流派,那么,在王安石之后,“新学”占据官方学手术的统治地位长达60多年。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首创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到王安石时代,随着社会管理的复杂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选拔官员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便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王安石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科举中取消诗赋、增加律学考试经后人调整后,在中国有效行使了几百年。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传到西方后,西方根据他们自己的现实,借鉴了其精髓,并做出了较大的改进,从而逐渐形成了现代西方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也在向东方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照搬东方先进的方式,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做出改进和调整。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举考试的学历功能与今天的学历功能也有很多不同。它不太在乎第一学历,不太在乎名校,不太在乎年龄。“范进中举”的故事,也可以认为是今天终身教育的古代源头。从学历考试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还是有很大贡献的,其精华内容也被现代社会部分接受。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科举同时也是文官的资格考试,类似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一个进入门槛的考试,走进大门之后,将来的考核、晋升则很少再有考试。古代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的结合要比今天紧密一些。科举的成绩虽然与做官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确实有一定的关联。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19 06: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学历、文官合二为一的科举考试被现代社会分开后,不应该只留下学历考试,而没有文官考试。现在公务员入门考试还比较初级,应该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完备的文官考试制度,让古代科举制度的精髓,在现代环境中,再次发挥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