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jxf133155 发表于 2015-4-19 10: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33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加菲猫25 发表于 2015-4-19 10: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150公里深水岸线,450平方公里陆域,未来国际大港将在这里诞生
锄作田2014 该用户已被删除
锄作田2014 发表于 2015-4-19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搞笑了,通州湾也好,洋口港也好,跳槽搞不起来。

  优良港口是自然形成的,大都市也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的造出来的,大上海是人为的造出来的吗??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当然也有人的建设成份在内。

  洋口港发展了10年,发展出什么眉目了??

  南通紧靠上海,这么些年,发展出什么眉目了??
锄作田2014 该用户已被删除
锄作田2014 发表于 2015-4-19 1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搞笑了,通州湾也好,洋口港也好,根本搞不起来。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加菲猫25 发表于 2015-4-19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南京6月3日电辽阔的沿海滩涂上,一大片白色风机高高矗立,海风吹拂下,硕大的三角风叶在耀眼的阳光下均匀有力地旋转着,就像绵延数十公里的“风车之林”。这片被誉为“海上三峡”的亚洲最大风电场,位于江苏南通下辖的如东县境内,目前全县风电总装机达95万千瓦时,累计并网发电总量超过73亿千瓦时,风力发电走在全国前列。

  短短几年,海风给如东吹来了诸多利好:第一个国家风电特许权示范项目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风电场;全球首个海上潮间带风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一个以风电为主体,以垃圾、生物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发电为支撑的绿色能源格局,迅速形成,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年销售额将突破200亿元。与此同时,南通长达216公里的海岸线,也正被逐步“唤醒”,已建成3座港口、8个工业园区,形成船舶海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临港产业、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

  海洋终于给了南通无限遐想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曾经因为有江无桥、有海无港,位于长江入海口、黄海之滨的南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但无法发挥,还成了城市对外交流的巨大障碍,严重制约着南通的发展,南通甚至一度被人称为“难通”。

  受益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两大战略的实施,2008年7月,连接南通和苏州的苏通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有江无桥成为历史;同年10月,南通洋口港初步通航,有海无港也成为过去……关键交通节点的打通迅速改变了南通的发展格局,也彻底点燃了南通人的江海梦想。

  南通市长张国华说,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海洋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新课题,都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迫切需要新的平台来破解,因此,南通市逐步形成了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方面,打造国家级改革创新平台的设想。

  于是,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南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的重大平台,各种政策、资源、机遇“群贤毕至”。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江苏省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南通的通州湾等713平方公里的保留区和农渔区被调整为工业城镇建设区、港口航运区和旅游度假区,为南通沿海开发拓展了巨大空间。2013年1月,南通率先出台《南通市海上构筑物抵押管理暂行办法》,盘活海上沉睡多年的上千亿资产,目前已有10多家银行在南通开办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为陆海统筹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撑。2013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今年2月底,南通市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并全面运转。

  企业同样闻风而动。中远南通船务公司原本布局在南通市区的长江边,因为局促的空间限制了企业大规模向海工产品制造转型,5年前就将目光投向了南通沿海,并在江海交汇处的启东建设海工基地。从江边到海边,这不是简单的地理变迁,更为企业赢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该公司已将全国近50%的大型海工装备订单“收入囊中”,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目前,南通继续优化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有序推动沿江船舶、海工等产业向沿海地区拓展,推动大用地量、大运输量的产业向沿海转移,形成沿江产业转型与沿海产业集聚互动并进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南通经济升级版。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加菲猫25 发表于 2015-4-19 10: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的口气怎么感觉和美国要再领导世界100年如出一辙呢??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加菲猫25 发表于 2015-4-19 10: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黄海最大的海产品贸易集散中心——“海门海产品国际贸易中心”日前揭牌。
  揽江拥海的海门大力“优江拓海”,吸引了一批低碳、节能、智能型的“国字号”重大项目纷纷抢滩。其中,香港招商局投资100亿元,在该市沿江打造国际一流的海工装备基地,目前在手订单超过30亿美元;宝钢集团投资150亿元建设的海宝工业园也已投产。目前,省级装备制造产业园、复旦复华科创园、国家级海洋公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内,集聚了该市80%的亿元临港产业大项目。其中,现代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呈链式发展,仅沿江海工装备链上就集聚了海新重工等6个超10亿元大项目,全部达产后,产出将超过300亿元。临港产业的做大做强,成为带动海门发展的新引擎。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加菲猫25 发表于 2015-4-19 1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挺进“深水”时代 成长江经济发展的脊梁

  2014年07月10日12:37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经过22个月的艰苦建设,昨天,随着长江干线太仓至南通段12.5米深水航道进入试运行阶段,今后,5万吨级海轮不必候潮就可以全天候直达南通港,10万吨级海轮可乘潮进港,20万海轮常态化减载来通。
  南通由此正式挺进“深水”时代。
  借助这条“水上高速”,南通可充分发挥公铁水、江海河联运这一最大优势,从根本上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和城市能级。
  放眼全国,深水航道建设同样成为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展开中国经济新一轮布局的重要节点,它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亦具有标志性意义。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加菲猫25 发表于 2015-4-19 10: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水道”升级,“黄金效益”如何显现??
  处在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南通既是长江经济带的起始点,又是沿海经济带的中心点,还是“海进江”的中转点。
  拥有166公里的江岸线和206公里的海岸线,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的南通,港口建设一直站在全市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里诞生了长江上第一座万吨级码头、5万吨级码头、10万吨级码头,创下长江沿线港口中的诸多第一。本世纪初,洋口、吕四港区的开发建设,吹响了南通向海港进军的号角。 2011年,洋口港区、吕四港区先后投入运行。拥有了海港的南通港,由“江河时代”进入“江海时代”。
  然而,在万里长江入海口,千百年来形成的“拦门沙”一直阻碍着巨轮由海进江,严重制约着长江运输效益的发挥。在南通航段,通州沙和白茆沙等多座巨型沙体,犹如盘踞江中的一段段“肠梗阻”,让长江下游水运发展难以更上一层楼。
  如何发挥好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深水航道治理由此进入国家视野。
  1998年1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水深由7米提高到8.5米;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开工,水深提升到10.5米,并同步上延至南京;三期工程于2006年9月30日开工建设。
  长江深水航道的治理不断升级。
  在南通人的期待中,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确定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该工程建设范围为长江干线南京至太仓河段,河段全长约280公里,共包含11个水道。通过对6个水道进行整治,使12.5米深水航道从太仓上延至南京。工程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自下而上、先通后畅”的建设思路,共分三期组织实施。而对南通人来说,最为牵挂的一期工程从太仓荡茜闸至我市的天生港区,河段全长约56公里,总投资约50多亿元。
  经过22个月艰苦建设,该工程35个项目单位全部通过交工验收,比计划提前14个月,长江南通段迎来了12.5米深水时代。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加菲猫25 发表于 2015-4-19 11: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挺进“深水”时代,对南通意味着什么??
  服务国家战略,担负起重要历史使命
  毋庸讳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的贯通,对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此,驶入南通沿江港口的远洋船舶会更大型化、载货更多、运费更省,我市沿江港口的规模等级和能力水平会得到显著提升,对于沿江港口物流企业和临港产业等来说,也将产生诸多综合效益。
  不仅如此。从沿海起步先行,溯河向纵深挺进,梯次发展,是世界上众多发达国家发展的共同经验。放眼全国,这一期工程的建设并投入使用,也将让南通率先担负起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关人士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长江流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长江黄金水道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走廊的水运大动脉和对外开的重要门户,长江航运在沿江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显示,2013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19.2亿吨,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沿江钢铁企业生产所需的70%以上的铁矿石、石化企业加工所需的40%以上的原油等均通过海江联运完成。
  作为长江入海门户的南通港,今后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江海联运这一最大优势,推动长江航运发展,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进而为带动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地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