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桦阳轶事(“知青”生活)七十年代的经历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xulaohuai 发表于 2015-4-20 2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兴安岭南麓,距南岔林业局驻地东南两站地,有个山沟。说是山沟有些委屈她了,沟里的地域敞亮宽广;说她是山川又有些夸大其词,但她却有些山川的气势,。所以,我总觉得她还是应该叫川,那里就是桦阳。我倒不知道自古那里叫不叫“桦阳川”。一个美丽的地方。

    皆因为在那个“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代,我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当年正值风华正茂,桦阳的大山上便留下了我青春汗水浇灌出的青松;沟里的黑土地更掩埋下自己那满是苦涩青春的泪珠,从此就对那里充满了感情和眷恋;使我对记忆中的青山绿水和那里朴实无华的桦阳人久久不能忘怀。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xulaohuai 发表于 2015-4-20 2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拉比拉河”的春夏秋冬(1)
桦阳,经考古,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哪里生活。近代在当地也有流传了很久的一句话“小小地南岔,大大的桦阳”,听着倒有些倭寇的口吻,也折射出当年日本侵略者为了疯狂掠夺我国的林业矿产资源,重点开发了这里。使桦阳得到了畸形发展。那时,相对来说南岔真的是“小小地”。桦阳沟里,金矿、楞场;警察署、工棚子、小酒馆,热闹非凡繁荣一时。随着林业、矿产资源的枯竭和侵略者的战败,桦阳变得冷落,时间的流淌也冲刷走了那里的丁点繁荣迹象,只有山脚下汤旺河边掩埋在灌木丛中的混凝土涵洞和那条还未竣工断断续续的道脉,似乎还能让人依稀看到桦阳过去的不同。
     山沟里有一条小河,叫朱拉比拉。名字朗朗上口富于诗意,寓意也是在离开她多少年后,一个也曾经在桦阳生活过的知青战友告诉我的:(珠拉,蒙语佛灯,满语珠拉,美丽的玉。比拉,蒙语月亮,满语月亮。就是美丽的月亮河)。一条美丽的小河,真是上天赐予小兴安岭的一颗璀璨明珠。青年点的宿舍就在她的岸边,多少夜半梦魇惊醒后时分,寂静中她用哗哗流淌的河水轻声吟唱,伴我们度过了难捱的漫漫长夜。小河弯弯曲曲从深山沟里流淌出来,流淌河水也把我们平凡经历送向远方。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xulaohuai 发表于 2015-4-20 22: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岔的新老朋友,请接收远方的祝福和问候:你们好。
乐在山水间99 该用户已被删除
乐在山水间99 发表于 2015-4-20 22: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

17

主题

-17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zxhjingzhi 发表于 2015-4-20 22: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弟文章写的就是好!!欣赏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xulaohuai 发表于 2015-4-20 22: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过来了,赵老师好。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xulaohuai 发表于 2015-4-20 22: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赵老师的鼓励。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xulaohuai 发表于 2015-4-20 22: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造林   (在桦阳)
    春天,营林所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造林作业。小兴安岭的植树造林要比现在国家法定的植树节好像要晚一个多月左右,在四月中旬开始。那年区里造林任务重,记忆里全区造林任务是造“二十万”亩林,往年造林都是天天走着去山上,每天除了走路和午休吃饭,在山上真正干活时间并不多。今年不同。“营林所”在山里搭了棉帐篷,我们都住在那里,省去了每天走路耗费的时间,就是为了多造林。帐篷搭在集材公路下边朱拉比拉河的岸边。山里的春天寒风凛冽,没有一丝暖意。帐篷里盘了个“焖炉”,每天要烧很多木柈子,晚间炉盖烧的通红,帐篷里上边热得烤人,下边帐篷脚冷风嗖嗖的往里灌,还冻大腿。大铺是用小杆铺的,上边絮些稻草,睡二十来人,一人翻身大铺就像大海泛起的波浪,全铺的人都会跟着浮动。我的铺友小民子睡觉很不老实,翻身动作大,他要一翻身就会引起一群人怒骂。他只会呵呵一笑不予理会。是一个很老实的人。伙房用水就近在朱拉比拉河里凿冰去取,造林时节,冰冻的小河有的地方还没开封。小河河水很干净。

      忘了春季造林时的地方那叫什么沟,只记得沿着集材公路往东越过大兵沟东行很远很远,青年点“四连”跟前。树穴在秋天整地的时候就挖好了,春天造林时只需用镐头把五十乘五十的树穴里的土泛松,再使劲在穴当中用镐头一刨,搭档赶紧把树苗顺势插进镐头嵌起的缝隙,搭档扶正树苗,我便镐头抬起双脚一踩,一棵小树苗植完。 植树造林时,男青年刨穴,女青年挎着苗木罐,一对搭档,到应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句老话,我俩配合的很是默契,现在想起她那粉红小脸上的晶莹汗珠,记忆中还是那样清晰,仿佛就在昨天,令人难以忘怀。造林时节,白天工作干得倒是你追我赶热火朝天,晚间睡觉时很多青年梦中还在“刨穴”手脚会不自主的抽搐痉挛,又会把小木杆铺就的床晃的犹如摇篮,惊醒了的人只能嘟囔着再倒头睡下。劳累一天的青年已没精力玩笑逗嘴。那一年造林结束后,国家林业部奖给营林所一台绿色南京嘎斯。很是荣耀。

     造林任务胜利完成,营林所专门请来几个在区里饭店上灶的大师傅,到营林所食堂给我们上灶,以示犒劳。那一晚,我很奢侈的要了两个肉菜:野猪肉炒山木耳和酥白肉,一瓶水解原浆。平常我们是见不着白酒的。那个年代酒是缺货。几个小青年聚在食堂的角落,昏暗的灯光只能看清自己身旁边的人,(桦阳当时没有通电,只在晚间用拖拉机带着一个小发电机供几小时电,不知是电压不够还是流量不足,多大度数的白炽灯,也是昏暗发黄。一会明、一会暗忽闪不停),大家推杯换盏,喧闹于食堂,尽情地发泄心中的快乐和痛苦,很多人醉了,我也醉了。
多少年来每每回忆桦阳,心中大多还是沉浸在那一夜的醉中,虽然酸辣苦涩,却回味无穷。庆幸那个年代早已结束,永远不会再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xulaohuai 发表于 2015-4-20 2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