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07: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1、范弗里特上任
  范弗里特上任不是接替麦克阿瑟,而是接替李奇微。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之后,他选择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是范弗里特。
  詹姆斯.A.范弗里特,接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之前正在美国国内负责训练新兵。他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军,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时,他是美军第29师中的一名团长。第29师登上奥哈马海岸,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五天以后全师还在海岸边没有进展,德军的反击令全师出现巨大的伤亡。眼看这个局部的登陆就要失败的时候,视察前线的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决定把第29师现任师长撤了,让范弗里特团长代理师长,于是,全师就像苏醒了一样,前进了。不久,范弗里特转为正式师长,接着被提升为军长。二战后他在希腊呆了一段时间,专门对付希腊的[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游击队。李奇微对范弗里特的评价是:“这是个擅长战斗并且追求完美的军人,即使一个小规模的战斗,他也要获得全胜。”
  4月14日范弗里特接任第八集团军指挥官后,按照李奇微的要求,继续北进。下达了一个北进计划,目标是“怀俄明线”。这是一条曲线,目的是再次把第八集团军凹凸的战线拉平。因此,在中国军队积极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联合国军还在北进。
  为了准备未来的战场攻势和破坏志愿军和人民军的反击准备,“联合国军”空军部队对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交通线、物资囤积地、军队集结地域进行了空前猛烈的轰炸;“联合国军”海军部队加紧对元山、新浦、清津等港口的炮击、封锁和对东西海岸岛屿的侦察、袭扰活动。同时,组成第16军准备使用于朝鲜战场。另外,还加速整训在日本的韩国4个师,扩建釜山、金浦等空军基地。
  4月21日,中国军队发起第五次战役的前一天,“联合国军”拥有地面作战部队美军3个军,韩国军3个军团,共17个师又3个旅和1个团34万余人。其第一线兵力为12个师另2个旅;第二线及后方共有5个师另1个旅、1个团,分别置于春川、县里、水原、原州、江陵、大田地区。“联合国军”的态势是:美第1军指挥的第3、第25师以及韩国第1师位于汉山以东地区,其先头部队韩国第1师的年青团已经到达开城和石柱院里地区;美第3师15团是预备队,位于议政府;美第9军指挥的美第24师、陆战1师以及韩国第6师,位于芝浦里至大利里一线。英29旅为预备队,位于加平;美第10军指挥的美第2、第7师、荷兰营和法国营以及韩国第5师,位于九万里至元通里一线;韩国第3军团指挥的韩国第3师位于元通里至寒溪岭一线。预备队是韩国第7师,位于县里;韩国第1军团指挥的首都师、第11师在杆城一带防御;第8集团军的总预备队是美骑兵第1师、空降187团和韩国第2师,分别位于春川、水原、原州。就在中国军队发动第五次战役的前一天,日本《朝日资讯》登出了一条醒目的大字标题:《范弗里特将军:欢迎共军进攻!!》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07: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2、部署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在朝鲜上甘岭志愿军总部召开。参加会议的除了志愿军总部的首脑之外,还有先期入朝的中国九个军的军政主官,以及刚刚入朝的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等领导。朝鲜方面的人民军领导列席会议。
  彭德怀在会上传达了他2月下旬回北京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确定的新的战争指导方针——“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根据这一战略方针,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在分析敌情和总结前四次战役经验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发起第五次战役问题。会议分析,“联合国军”进占三八线以后还要继续北进,可能在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如果“联合国军”这一阴谋得逞,志愿军和人民军主要供应线会被切断,后果极其严重。为了粉碎“联合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阴谋,迅速夺回主动权,会议决定抢在“联合国军”登陆之前,发起第五次战役。会议决定:第五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敌人几个师,粉碎敌人的计划,夺回主动权;实施反击的主要地域为西线波山至春川间;主要攻击目标为美军部队,即美第8集团军指挥的5个师又2个旅,包括美第1军指挥的美第3师、美第25师、韩国第1师、英第29旅、土耳萁旅,美第9军指挥的美第24师、韩国第6师;在战役指导上,实行战役分割与战手术分割相结合、战役包围迂回同战手术包围迂回相结合的方针。
  会议确定了第五次战役的部署:鉴于“联合国军”主要兵力部署在西线,志愿军主力集中于西线实施突击,东线由人民军担任牵制美军的任务。以三个兵团共12个军,在西线实施主要突击,攻击歼灭汉江以西的敌人。以第3兵团为中央突击集团,从正面实施突击。以第9兵团、第19兵团为左右突击兵团,从两翼进行战役迂回。北朝鲜人民军积极钳制敌人,相机歼敌。
  中央突击集团的第3兵团指挥第12、第15、第60军,配属炮兵两个团、反坦克炮兵一个团,自三串里至新光洞15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首先歼灭美第3师和土耳其旅,而后向哨城里、钟悬山地区实施突击,与第9兵团、第十19兵团会歼位于水平、抱川地区的美第24、第25师;右翼突击集团的第19兵团指挥第63、第64、第65军,配属炮兵一个团,在扫清临津江以西之敌后,在德岘里至无等里的31公里的正面突破临津江。首先歼灭英29旅,而后向东豆川、抱川方向实施突击,协同会歼美第24、第25师。第64军渡江后,迅速向议政府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切断敌人退路,阻敌增援。得手后向汉城发展,相机占领汉城;
  左翼突击集团的第9兵团指挥第20、第26、第27、第39、第40军,配炮兵六个营和反坦克炮兵一个团,以第20、第26、第27三个军在古南山至伙主山27公里的正面突破。首先歼灭美第24师、韩国第6师一部,而后协同第9兵团、第19兵团歼灭美第24、第25师。第40军在上实乃里至下万山洞一线六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向加平方向突击,切断春川至加平的公路,割裂东西线美军的联系,并以一部前出至华川、春川间,断敌退路,配合第39军歼敌。第39军以一部兵力于华川以北钳制敌人,主力向原川里、章本里方向实施突击,钳制美陆战1师、骑兵1师不得西援,保证战役主要突击方向的左翼安全。

  为防止“联合国军”实施侧后登陆和空降降,以第42军位于元山、阳德地区,第38军位于肃川地区,第47军位于平壤地区;另建议朝鲜人民军以第2军团位于淮阳、华川地区,第6军团主力位于沙里院、载宁地区。如敌实施登陆,准备待敌登陆后消灭之。
  为了争取第五次战役的胜利,会议还对战役的准备作出部署。决定:进行政治动员和战手术教育;组织第一批参战部队的干部向新参故部队介绍作战经验,并派出顾问协助指挥,对补人部队的新兵给予必要的军事教育;严密组织战役侦察和战手术侦察;加紧囤积粮弹物资,后勤部门要保证部队粮食供应;要求卫生部门做好收容伤员的准备;工兵部队立即着手抢修公路等。
  根据“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方针,志愿军党委把这次反击战役看作是战争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决定性战役。4月19日,彭德怀、邓华、朴一禹等联名发出第五次战役政治动员令,号召全军动员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无比的勇敢和智能,成建制地消灭敌人,争取每战必胜。志愿军政治部也发出《第五次战役政治工作指示》。4月11日,志愿军司令部下达《战役指导方针及战手术思想指示》,进一步阐明了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所确定的作战指导方针。4月15日,志愿军各参战部队开始向进攻出发线开进集结。彭德怀于4月18日亲自起草电报,命令各部队务于4月18日进人攻击准备位置,2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以便全军于21日或22日黄昏前发起战役反击。
  这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番入朝部队第19兵团和第2兵团共6个军先后到达朝鲜战场,加上原在朝鲜作战的9个军,共有15个军70多万人,如果加上炮兵、铁道兵、后勤部队、技手术兵种及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约8万多人,共约100万人。志愿军第一线作战兵力为3个兵团11个军33个师和3个地面炮兵师、1个高射炮师,共54.8万余人,敌我地面作战兵力对比为1:2.02,志愿军已居优势,而且士气高昂。这次战役可谓规模宏大!!其投入兵力之多,攻击正面之宽,预定突击距离之远,都是中国军队参加朝鲜战争以来之最。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决心坚定而远大,设想接近完美,歼敌目标是联合国军的五个整师!!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08: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4、发起第五次战役
  4月22日下午五时,中朝联军突击兵团以排山倒海之势,对“联合国军”展开全线反击,发起了第五次战役。第3兵团担负战役割裂任务的第40军,迅速突破韩国第6师防线,直插敌纵深,于22日24时突入敌纵深20多公里,打乱了韩国第6师的部署。23日,第40军主力继续发展进攻。第118师先头营第354团第3营,在敌军密集的空中火力和炮火封锁下,翻越海拔1000余米的霄云砚,沿途打垮敌人5次阻拦,歼灭美第24师、韩国第6师各一部,以每小时近8公里的速度前进,于24时插至加平东北的沐洞里,到达了指定地点,胜利完成战役割裂任务。24日,40军第120师攻占马坪里,进至上级指定的地点,并与进攻到这里的第39军会合,将美陆战第1师隔于北汉江以东,使其不得西援。经过两天的激战,第40军歼灭韩国第6师、美第24师各一部,激获各种火炮20余门、坦克12辆、汽车50余辆,深人敌纵深50余公里,胜利完成了战役割裂任务。至此,志愿军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将东西线敌军割裂于北汉江两岸,实现了战役割裂的目标。
  担负西线左翼主要突击任务的第9兵团主力,在实施30分钟的火力准备之后,迅速突破当面之敌的防御,进展顺利。在志愿军第9兵团部队的猛烈突击下,美第24师和韩国第6师开始向南逐步退却。志愿军第9兵团遂调整部署,多路猛进,于24日逼近三八线。
  担任中央突击的王进山第3兵团突破后,在涟川以北受到美第3师、土耳其旅顽强抵抗,进展比较缓慢。23日午后,土耳其旅开始南撤,美第3师也向西撤退。志愿军第3兵团遂于23日15时调整部署,继续南进,于24日晨前出至三八线附近,展开追击作战。
  担负右翼突击任务的杨得志第19兵团在扫清临津江西岸之敌后,第一梯队于23日凌晨突过位于三八线附近的临津江。第63军突破临津江后,攻占了江南要点398.1高地等制高点,继续向英第29旅阵地进攻。4月25日8时,在雪马里全歼英军第29旅格罗斯特营及配属的皇家炮兵第70连、皇家炮兵第170迫击炮连c排,及部分坦克分队,共约1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6门、坦克18辆、汽车48辆及大批作战物资。
  此时,第64军由于缺乏进行连续攻击的准备,未组织有效的炮火支援,进攻受阻。第19兵团第二梯队第65军2个师已渡过临津江,由于第64军部队前进受阻,结果在临津江南岸约2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共拥挤有5个师的大部兵力遭敌炮兵、航空兵火力突击,伤亡较大,影响了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和歼灭英第29旅的任务。
  至4月24日,经过两日激战,西线志愿军主力各兵团勇猛突击,已全部进抵或越过三八线。美第8集团军在志愿军和人民军连续两日的猛烈突击下,全线告急,特别是西线美第1、第9军阵地多处被突破,并面临被分割包围的危险。4月23日中午,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令美第1军军长米尔本和第9军军长霍奇将部队后撤,建立新防线,进行防御。
  美军后撤过程中,针对志愿军“礼拜攻势”、没有制空权的弱点,采取节节抗击,逐步撤退的战手术,其主力部队每天下午先撤退,留少数摩托化部队与志愿军保持接触作掩护;当志愿军利用黄昏发起攻击时,其掩护部队即迅速撤退20至30公里布防;当志愿军步行追击至拂晓停止时,恰好暴露在敌炮火控制之下,被其炮火杀伤而难以活动。这样,中朝联军经过3天3夜的进攻,虽然迫使“联合国军”逐步撤至“三八线”以南的锦屏山、县里、加平、春川第一线阵地,但其被围部队大部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跑掉。中朝联军歼敌不多,没有达到
  预期的歼敌目的。
  4月26日,中朝联军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逼近汉城。28日,美第8集团军撒至议政府、清平川一线后,在汉城以北地区确定一条新的防线。这条防线西起汉城郊区,向东在汉江以北数英里穿过北汉江,然后转向东北,经春川以南,直至东海岸的襄阳。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调整部署,在汉城地区集结重兵,企图固守汉城,并要求空军与海军全力封锁通往金浦半岛的道路,协同地面部队屏护汉城地区的安全。同时,将美骑1师也调到汉城,组成密集火网,诱我攻城。彭德怀揣度其意,认为在汉江以北歼敌的战机已失,即命西线主力停止进攻,只派一部兵力逼近汉城,一部逼近汉江,一部渡过昭阳江,与敌保持接触,掩护主力准备转移到东线作战。至此,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中朝联军连续进攻7天,歼敌2.3万人。因装备太差,新入朝部队经验不足,使被围之敌大部逃走,没有消灭美
  军1个整团的战例。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08: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跟帖阅读!!谢谢!!
老根山庄007 该用户已被删除
老根山庄007 发表于 2015-4-21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09: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1、志愿军且战且退

  “联合国军”部队全部展开,多路继续向北进攻。志愿军部队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与各路敌军展开激战。美第10军特遣队迅猛地向北插进,志愿军第9兵团面临的局面非常危急。第九兵团第27军还在昭阳江以南地区时,美军精锐第187空降团突然在昭阳江以北的九万里实施了空降,同时,美2师、韩军第5师急速地从两翼包抄了上来。到5月24日,27军已经被阻隔于富坪里以南、洪川至麟蹄公路东西两侧地区,形势极为险峻。在军长彭德清指挥下,27军迅速改变了原定作战方案,由79师首先在麟蹄附近阻击空降和包抄之敌,81师阻击继续北犯之敌,80师则向西攻击前进。25日,美第187空降团在阴阳里、富坪里地区继续实施空降,增大兵力,并作北犯和回头攻击志愿军第79师的准备,企图由南、北、两面攻击,将第79师主力和第9兵团后方机关歼灭于昭阳江以南地区。又有美军和韩军多路对志愿军第79师部队猛攻。志愿军第79师在粮弹缺乏的情况下,顽强抗击敌人,守住了阵地。
  战至5月27日晚,鉴于麟蹄已经被敌占领,昭阳江以南部队面临退路被断的危险,志愿军第27军再次调整部署,令第8l师部队坚决扼守松亭地区各要点阵地,确保麟蹄以东渡口安全,同时令江南部队迅速撤过昭阳江。当晚,志愿军第79师主力撤出阵地,向东绕道渡江,顺利转移。同时,第81师第24l团抢占了松亭一带高地。28日,美军地面部队在飞机、坦克、大炮密集火力的支援下,猛攻志愿军第81师第241团阵地。志愿军第241团首先击毁敌军坦克,堵塞公路,然后集中火力杀伤敌军步兵,胜利完成了掩护江南部队转移的任务。第27军在向北转移道路被截断、粮弹奇缺的险恶情况下,彭德清军长临危不惧,冷静指挥三个师沉着应战,交替掩护,英勇抗击敌军的疯狂进攻,将敌阻于昭阳江南北地区,为兵团主力转移和伤员后送赢得了时间,于28口摆脱了敌军的反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区。
  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1团在战役第二阶段进攻作战中,担负迂回穿插敌后的任务,在停止进攻时,已进至下珍富里以东的兄弟峰。“联合围军”实施反扑后,该团孤悬敌后90余里,与主力失去了联系,退路已被敌军层层截断,危在旦夕。31师师长赵兰田和政委刘瑄下了决心:接应91团脱险后师部再走。师长命令93团控制束沙里以西地区,坚决阻击美军,为91团的脱险赢得时间。同时,命令91团,如果能按原路撤退则按原路撤退,如果不行,则向东迂回,沿着东海岸的山地寻路北返。与91团的联系已经中断,只能派人去传达撤退的命令。赵兰田召来了31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命他去91团传达撤退命令。赵兰田师长当面叮嘱:“这个任务很危险,但一定要完成,整整一个主力团啊!!”枫亭立正敬礼:“师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枫亭带上两个警卫员向南出发了。途中遇敌,两个警卫员已经先后牺牲。当枫亭最终找到91团时,团长李长林对后撤的命令毫无所知,还正在部署进攻韩国第3军团指挥部的战斗。此时,志愿军主力已经向北转移,与91团已拉开了将近一百公里的距离。而“联合国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北追击,91团实际上已经被合围于下珍富里以北的三巨里地区。
  看了师指挥部撤退的命令后,李长林顿时脸色凝重,他立即召集政委、参谋长、政治处主任等人和枫亭一起开会,讨论如何北撤。李长林提出,东边是高山大海,虽然也有敌人,但只能出乎敌人的意料,向东南迂回到敌人的侧后去,然后绕路向北,设法撤出敌占区。大家同意这个意见。这时候,和师部的联络也突然接通了,他们立即请示师部。报话机里,师长赵兰田急促的声音传了出来:“好,就按你们的方案办!!一路上千万要灵活机动,不要和敌人纠缠!!我率领93团顶住敌人,掩护你们往东南走!!路上注意和我们保持联系,你们不回来,师部不走!!”
  李长林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以后,91团就要全靠自己了放下报话机,李长林立即率领战士们展开了艰险重重的突围行动,他亲自带着警卫连走在最前面。91团抬着伤员,秘密涉过南汉江,进入了东南茂密的山林。遭遇到敌人,能躲过去的,就悄悄躲过去,无法避开的,就坚决地打,战斗起来异常勇猛顽强。团侦察排抓住了几个韩军俘虏,从敌人俘虏的口供中,他们知道,敌人正在堵截他们,堵截的兵力是整整三个师。
  由于91团这条诡异的突围路线实在是出人意料,使得一些韩军在夜里曾和91团一度平行开进,竟然也不曾产生丝毫怀疑。他们吃野菜,挖草根,互相鼓励,团结一致。就这样,他们几乎擦着南韩军首都师和韩11师阵地的边沿,前进了百余公里,翻越了海拔1000多米的铁甲山后,在五台山遇到了朝鲜人民军,他们将110多名俘虏交给了人民军,继续顽强前进。
  91团继续行军,他们翻越了雪岳山,又经县里、麟蹄、杨口转移。六天后,29日,1000多名军衣破烂、精疲力竭的中国官兵终于到达了文登里,与一直在等待着他们的师主力胜利会师。团长李长林和他的师长赵兰田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人喜极而泣。就这样,91团顺利地跳出了“联合国军”的包围圈,这支劲旅不仅自己没有太大损失,还带回了119个俘虏,堪称突围史上的奇迹。91团后来受到了志司的通令嘉奖。
  在西线,由于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撤退至江山一线,中国志愿军第65军的右翼完全暴露,不得不自议政府、清平里一线撤退。为了保持防线不至于崩溃,彭德怀命令第65军无论如何要在议政府一线阻击美军15-20天。第65军节节抗击优势敌军的进攻,在国赐峰阻击战中,194师第580团1连坚守阵地6个小时,歼敌240余人;在加郎山阻击战中,第193师主力与敌激战4昼夜,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在中线,韩国第6师、美第24师已经突进济宁里、城蝗堂地区,并控制了加平以东的北汉江南岸渡口,而美第7师、陆战1师已经接近春川,致使中国第60军方向出现危机,第60军180师被包围。60军派出部队救援,均未奏效。27日晚,第180师将部队组成3个连,全力突围,在突破敌军三个阵地后,队伍伤亡很大,无力继续攻击。第180师采取了分散突围的办法,以致该师遭致严重损失。自5月29日至6月中旬,该师先后突出包围的有师长、副师长、师参谋长、团长以下近4000人。
  志愿军和人民军在向北转的初期,由于对美军的反扑估计不足,部署不周,陷入被动,并且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严重损失。尽管如此,志愿军和人民军部队机智勇敢、顽强阻击,主力安全转移至新的防御地带。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09: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26、180师出事了
  5月29日晚上七点,朝鲜中部大雨如注,铺天盖地,电闪雷鸣。在楠亭里新成立的志愿军后勤司令部一个潮湿的矿洞里,洪学智接到了彭德怀声音沉重而沙哑的电话,让他马上来一趟。
  洪学智由于28日晚上才冒着大雨连夜赶到了志后司令部,于是就问:“昨天晚上刚来的,怎么这么快就让回去??有什么重要事情??”
  “你别问了,马上回来!!”彭德怀不耐烦地撂下了电话。
  肯定出大事了!!洪学智顿感心惊。韩先楚奉命回国去了,邓华夜间行军被撞成重伤,也回国治疗去了,志司现在只有彭德怀一个人在坐镇。
  几分钟后,洪学智的吉普车冲进了茫茫大雨之中。雨下得那个大哟,好像天漏了似的。”
  雨大天黑,山高路险,河水暴涨,担心空袭不能开灯的吉普车在黑暗中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深夜两点多钟,洪学智终于赶到了空寺洞。
  山洞里,双眼熬得发红的彭德怀只穿着一条短裤,赤裸着上身,正独自一人在蜡烛亮光下焦急地来回踱步。
  毫无疑问,这是这位杰出的中国统帅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罕见的彷徨无助的时刻之一。
  看见浑身湿透的洪学智走进来,彭德怀用低沉的声音说:“180师出事了。”
  第60军180师已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老总急得不行。
  洪学智也很着急:“我们的部队正在往后撤,敌人正在跟踪追击,这样联系不上,不会出了什么问题吧??”
  彭德怀斩钉截铁:“还是想办法继续联系,整整一个师,不能就这么白白地丢了。”
  彭德怀停了一下又继续道:“三兵团和60军的领导太犹豫,迟疑不决,联系不上就干等着,也不赶紧派人去找、去接应,把好几天的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了。”
  他给洪学智看了一份他刚刚发出去的电报,电报写道:
  应即以181师、45师解180师之围,60军、15军首长并王、韦:
  至现刻止,无反映我180师被消灭。据了解:27日有两个营袭击美军指挥所,被其援军赶到未成。另悉:在纳实里、退洞里获得我一部分武器。据上判断:我救援部队如是坚决,一定可以救出该师,如再延迟不决,必严重损失。
  彭德怀
  1951年5月30日1时
  情况一下子变得如此险恶,这是中国指挥员从来不曾想到的。
  洪学智看了电报,没说什么,眼下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邓华和韩先楚都不在,两人将就着处理了180师的问题后,就在地图前研究敌我态势。
  第180师隶属于第三兵团第60军。60军军长韦杰在第五次战役开始前夕,在指挥所紧急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本军各师的战斗任务。
  60军指挥所驻地约山洞。这是伊川以南的一个小村庄,四周群山环抱。村庄背倚一座树木茂密的山岭。村东南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河岸绿草如茵,河水清冽透明。只是岸边和周围山上的树木,被敌机屡屡轰炸,烧成大片大片的焦木枯桩。
  在约山洞村后山上的一个大掩蔽洞里,韦杰召开60军作战问题的会议。这里,汇集了60军军的主要领导和所属各师、团的全部军事主官。
  军政委袁子钦端坐在韦杰身旁,连月来,部队改编、入朝行军和思想政治、后勤保障的艰苦工作,使他面呈倦容。
  虽然他的军容有些零乱,眼角膜极度充血,但眸子里射出来仍然是一股炯炯的神采。
  袁子钦很早就投身了革命,1929年就参加工农红军,长期搞政治工作,在太原战役后,袁子钦就由61军副政委调到60军任政委,比韦杰调到60军早些,对部队情况较熟,确为韦杰的得力搭档。
  副军长查玉升也是一位老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在红四方面军带兵打仗。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16 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旅长、师长、副军长等职。
  这次入朝作战,是和3兵团陈赓司令员、政治部主任刘有光一起从4兵团调来,查玉升从4兵团14军调到 3兵团60军任副军长,是韦杰的得力助手。
  军参谋长邓仕俊不苟言笑地注视着高悬在掩蔽洞里的作战略图。他是一个典型的机关型军事干部,在红军时期,邓仕俊就是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参谋。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作战科长,长期在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身边工作。
  抗战胜利后,邓仕俊再三请求下部队工作,以后担任“临汾旅”副旅长、24旅旅长、60军参谋长、绵阳军分区司令员,入朝前部队改编,从绵阳军分区回60军,仍然担任军参谋长。
  邓仕俊工作细致,喜欢条理清楚,按部就班。虽然有时略显缺乏些创造性见解,但对作战前的情报分析,作战方案的准备还能使韦杰感到满意。
  军政治部主任李哲夫早在1935年就开始做党的秘密工作,曾在决死:纵队政治部当过领导,参加过粉碎日寇“九路围攻”、晋东游击战和反“扫荡”斗争,善抓部队思想工作,抓后勤也有一套。在这次60军赴朝准备、入朝行军等工作上李哲夫和袁子钦都尽了最大的努力。
  再往下便是军所属的各师、团指挥员了。
  179师师长吴仕宏是四川人,一个乐天派,任何困难在他面前仿佛都不过是几声大笑,打起仗来有勇有谋,粗中有细,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他 1933年参加红军后,就在红四方面军指挥打仗,参加过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曾三次过草地,以后参加百团大战和华北抗战,曾任晋冀鲁豫军区8 纵23旅参谋长、副旅长,一直跟随刘伯承、邓小平打过不少硬仗。
  180师师长郑其贵,是个典型的政治型军事战将,他1929年参加红军,长征途中是徐向前指挥的西路军战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师司令部参谋等职。
  以后的主要贡献则侧重于政治方面,历任的职务有: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大岳军区23旅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8纵23旅政治部主任、60军179师副政委。
  他用[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执行命令不打任何折扣,吃苦在前,勇挑重担,能打苦仗、恶仗。
  181师师长王诚汉,一向老成持重,不爱多说话,可打起仗来却是异常威猛。
  他1930年参加红军后,是从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提起来的,一直担任主官,参加过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及长征、华北敌后抗战、开辟豫西、带兵打过中原突围、苏北、鲁南、孟良崮、临汾、晋中、太原、秦岭和西南等战役,并屡立战功,是一员可以独当一面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
  韦杰顺着往下扫视着前来开会的各团团长们,有的曾经跟随他参加过许多战役,有的还不熟悉。
  不过,不论这些面孔他是否熟悉,他都知道,只要一翻干部的履历,这些指挥员们准和他有着这时或那时的隶属渊源。
  自从他率领60军入朝后,紧接着就接替了63军和26军的防御阵地,激战天德山、夜月山,坚守高台山,出国首战胜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更离不开眼前这些第一线指挥员的英勇善战。
  他突然不由得从心底涌上一股敬意和欣喜,对即将发起的第五次战役作战有了更坚定的胜利信心。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10: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31、60军一分为三

  就在全线进攻的头一天,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给韦杰来电:
  “令179师、181师为兵团机动部队;令180师在正面牵制美军的任务不变。”
  韦杰把电报递给袁子钦:“老袁,你看,179师、181师要抽走了!!”
  话音刚落,邓仕俊匆匆走来说:“1号,兵团首长来电,令181师配属12军作战,令179师配属15军作战,并令立即出发!!”
  “来得好快!!”韦杰和袁子钦略加研究后,告诉邓仕俊:“向兵团报告,我们坚决执行命令!!向181师和179师发电,从现在起,他们分别属于12军和15军指挥。”
  从13岁就参加农民赤卫队后编人工农红军的韦杰,较长时间的军队生活,使他养成了一种特殊性格: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有意见执行了命令再说。
  韦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地图,反复琢磨:
  经过第一阶段作战,敌人退守汉江以南后,迅速调整部署,将美军集中于西线,将南朝鲜军6个师置于东线。
  彭德怀司令员看到南朝鲜军集中于东线,比较好打的情况,不顾部队极需休整、补充,决心在东线实施主要突击,规定以第19兵团在西线以积极的小规模作战,牵制美军;
  令以东线第9兵团与人民军金雄集团首先歼灭南朝鲜军4个师,尔后视情况再歼灭南朝鲜军两个师;
  以中央战线第3兵团割裂西线美军和东线南朝鲜军的联系,坚决阻击美10军东援,保障第9兵团右翼的安全,令12军配属第9兵团指挥。
  王近山受命后的决心是:令配属本兵团作战的39军占领阵地,阻击敌人,掩护战役准备。
  王近山考虑39军是第一批入朝部队,已有和美军作战的丰富经验,故这次决定这个军担任第二梯队;令15军向洪川东北九成浦里突击,割裂美军与甫朝鲜军的联系,力求歼灭美2师一部;
  令60军在春川以东的揪谷里、大龙山地段牵制美10军,力求歼敌一部。
  战役二阶段发起前夕,王近山又令15军协同第9兵团歼敌,这下第3兵团各个军的作战任务,实际上只有60军担任。
  全线发起进攻的头一天,又把60军的179师、181师用于增强15军和12军作战,这样,60军正面只剩下180师作战,实际上形成一个兵团的正面攻击大部分由一个师担起来。
  第3兵团正面有50公里,60军有近30公里的正面。这就是说,在5O公里正面的大部分地段,在60军近30公里正面的作战任务,只有180师按兵团指定的地区作战。
  这个任务不轻。现在在180师正面约有美10军两个师:每个师装备有81口径以上的火炮400多门,两个师加起来有500多门;每个师有坦克150余辆,两个师加起来有300余辆,还有制空权;美军这两个师的作战人数加起来约5万人。
  而180师呢??全师不足1万人,把60炮都算上也才百余门,没有坦克和飞机。
  这一对比,韦杰突然觉得,任务光荣艰巨,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和王近山讲清楚。
  解放战争时,王近山和韦杰都曾在晋冀鲁豫军区6纵担任过副司令员,可以说是老伙伴,现在王近山升任3兵团副司令员了,提点建议更方便。
  但又听 3兵团参谋长王蕴瑞说:“提建议没有用,因为王近山自己也有一肚子意见!!”
  王蕴瑞说的是实情,把179师抽走归15军指挥,把181师抽走归12军指挥,韦杰有意见吗??但把12军抽走归9兵团指挥王近山的意见更大,为这事,在沙金鹤召开联席会议时,差点和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干一架。
  这也难怪,12军一直是王近山所在的部队,情况熟悉,又是兵团主力。可是,话又说回来,179师、181师也是60军的主力呀!!
  现在,将60军主力由春川以西调到春川东北地区使用;正面助攻力量过于薄弱,这就错了。
  难道志司批准这样使用兵力吗??不会吧!!韦杰真想问志司,随后又想:“算了,不要让人家认为60军在叫唤困难!!不管天大的困难自”己克服吧,求人不如求己。”
  最后,韦杰将他的一双锐利而智慧的目光盯在春川、加平一线上。这是战役二阶段挥师向东,60军一分为三后180师担负的作战地段,也是60军全军的作战地段。
  “参谋长,对180师的联络要保持不间断,必要时越级联络到主要方向上的团,对左右邻也要保持联系。”韦杰稍停一下,“还有,对179师、181师的情况也要知道。”
  山谷里。三营前堵后截,经一小时激战,将其大部歼灭。

  2014年1月4日星期六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1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39、60军部署掩护
  现在,兵团的电令下达了,60军也收到了,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执行。韦杰、袁子钦等分别向179、180、181师发出迅速归建执行掩护任务的电令:
  “179师附炮兵46团,于现地即大龙山、甘井里掩护转运伤员,任务完成后预定25日晚除以一部留现地待9兵团接替后再开始向指定地区转移外,师主力分两路经芝岩里、退洞里,进至加平、观音山、修德山地区布防。”
  “180师附炮2师两个连,以一个步兵团北移汉江以北构筑阻击阵地,师主力置北汉江以南掩护兵团主力北移及伤员转移,师作战地域为新延江、芝岩里、白积山、上海峰以南地区,并注意和右邻63军的联系。”
  “181师于现地掩护转运伤员,任务完成后,预定26日经新里、国望峰、观音山、上海峰之间地区休整,并准备在国望峰、观音山布防。”
  “军决于所辖地区构筑两道阻击线:以驾德山、明智山及625.1高地为第一阻击线,以722.O及1286.5高地、石龙山、国望峰、观音山之线为第二阻击阵地。”
  179师接到军的电令后,在副师长张国斌和政委张向善的率领下,向春川方向北撤,最早归还60军建制。
  此间,535团继续加强大龙山阵地防御,536团、537团占领纵深阵地,控制西侧春川向北延伸的公路。
  181师按照军的指示干22日晚开始北撤,然而困难的是,181师在配属12军指挥时插入敌后太远,已进到寒溪,越过了上莲洞、下莲洞,态势突出。
  为了争取时间,师长王诚汉亲自上电台,用半明半暗的军语与542团团长武占魁通话:
  “老武,你立即带上所有东西,一件不丢,速到春川以东照桥里待命。”
  王诚汉又向正在向敌人进攻的541团团长王子波说:
  “注意背靠我,详细任务孔科长来当面传达。”
  王于波听出了弦外之音,预感到全局性情况有变化,下一步可能后撤。
  为了稳定态势,他请政委马匡汉率三营先后退一步,做两个梯队部署。但一向作战勇敢沉着的马匡汉却不急,想再等一下看。
  王子波则坚持认为,刻不容缓。马匡汉尊重了他的意见,率三营占领二线阵地。使全团处于进可以攻,退便于收,撤可以交替掩护的主动地位。
  事实证明,王于波这一措施的临机处置是非常及时的。
  541团的部队刚刚在阵地上布置好,敌人的“特遣队”便沿大路向541团的阵地包抄过来。
  王于波要求各营,一旦有被包围的危险而又与团失掉联系时,要大胆地独立行动,避开大路,沿小路空隙而出,向华川方向前进。
  王于波退却在后,一直到督促二营教导员给最后撤退的四连送出命令后才走。
  这时,战斗进行的异常残酷、激烈,二营通信员未能将撤退命令送到四连,四连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迟滞了敌人的进攻,为全团撤出战斗靠近师的主力争取了时间。
  23日,181师在照桥里、勿老里地区占领了阵地,争取了主动。
  但是,180师在没有接到军的撤退电令之前还在向敌人进攻。
  20日,敌人开始进攻,180师也在进攻。
  当日,师长郑其贵指挥538团于336.8高地以南与敌激战,二营夺占数处阵地后遭敌炮火猛烈反击,全营以伤亡过半的代价为战役争取了时间。
  敌人进攻两天了,180师还在坚决进攻。21日,师长郑其贵指挥539团渡过昭阳江,占领了洪川江北之美7师阵地望月里及其东西地区。
  由于态势突出,没有炮兵人力支援,在敌人密集火力突击下,伤亡很大。
  到21日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180师才停止了向敌人的进攻,但是,22日天明后,敌人却猛烈向538团、539团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仅在539团扼守的通谷里、九峦山阵地,美7师就组织了约一个团的兵力猛攻,通谷里以北393.1高地曾一度被敌占领。
  539团团长王至诚严令一营营长丁占胜趁敌立足未稳,坚决反击。丁占胜指挥一营三连迅速出击,三连二排长倪恒庆冲锋在前,指挥巧妙,在团侦察参谋张翻身带领侦察排的协同下,先后与敌反复争夺六次,打死打伤美军150余名,夺回了阵地。
  与此同时,美7师以约一个营的兵力,在16辆坦克和飞机掩护下向539团二营四连坚守的九峦山发起进攻,四连二排顽强抗击,连续打退敌五次冲击,打死打伤美军90余人,四连伤亡11人,全军著名战斗英雄刘英孩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这是一次历时24小时的极其紧张激烈的战斗。

102

主题

-10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秦家老太爷 发表于 2015-4-21 11: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42、城隍堂失守

  令人振奋的捷报从539团二营传到180师指挥所,然而,却没有给师长郑其贵多少宽慰。
  尽管539团在北汉江南把正面进攻的敌人击退,但左翼又上来美军一支快速特遣部队与538团打响,打后又很快撤离,显然是一种侦察行动。
  540团又从江北岸来电告急:
  “由于西线友军后撤,沿加平北进的美24师‘特遣队’已进至城隍堂并控制北汉江北岸渡口。”
  当这份电报送到师指挥所时,郑其贵、吴成德、段龙章、王振邦等人焦虑不安:形势很明显,180师已三面受敌,而北汉江两岸,此刻正拥集着敌人大量的坦克和汽车,依仗多于我军几十倍的炮火,以及坦克、空军的优势,向540团阵地疯狂地倾泄钢铁。
  当美24师的黑压压的坦克压向城隍堂540团炮营阵地时,营长黑着脸命令:
  “撤!!”
  连长华银贵吼了起来,“人撤了,炮咋办??”
  “扔!!”
  “我是[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员,要扔炮,先扔我吧!!”爱炮如命的华银贵跃出战壕,迎着前方压上来的坦克,在数百米、数十米的距离内平射。
  这是炮战史上所未曾听说过的面对面的近战。华银贵的壮举,将冲上阵地的坦克吓怔了。
  与此同时,坚守城隍堂阵地的540团一营三连,在缺粮缺弹的情况下,指导员重伤不下火线,指挥全连170人最后剩十来个人,仍顽强阻击。
  三营教导员任振华边指挥边鼓动,全营打退敌人六次冲击,当敌人继续冲击时,子弹打光了,他拉响最后一枚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副师长段龙章沉重他说:“城隍堂失守,意味着敌人已经完成了对我师的弧形包围,538团、539团应迅速撤到江北。”
  参谋长王振邦也建议:“2号,撤吧!!”
  兵团和军都没有指示,到底怎么办??典型的政治型军事战将郑其贵缺乏军事指挥员特有的临机处事的决断,而较多地使他原有的政工干部应有的准则发挥了作用:
  “还有300多名伤员没有运走,没有上级命令不能撤!!”
  “执行命令太死啦!!”段龙章摇头。
  “说对啦,本来就是死命令嘛!!你看,掩护兵团主力,转运几千伤员,就地阻击五天,连续三道死命令,有什么办法呢。”
  “有,请示军!!”段龙章边说边向电台大步走去。
  王疯子,你疯到哪里去了??你可知道180师在江南还有一个团没有撤过北汉江哪。
  5月24日下午,韦杰得知城隍堂失守,果断命令:
  “180师撤过北汉江,继续沿江布防,阻击敌人。179师扼守水利峰、沙坪里,迟滞敌人进攻。181师迅速摆脱敌人,担任军二梯队向华川方向转移。”
  傍晚时分,韦杰登上军指挥所马迹山一处高坡向南眺望。敌军的特遣队已逼近春川以北十几公里处,北汉江两岸的炮声听得清清楚楚,而敌军的探照灯那巨大的光柱已射到马迹山上空。
  “狡猾的美国佬,这次钻了个大空子!!”韦杰皱着眉头骂道:
  “我要叫你狗日的有来无回!!”
  “1号!!1号!!”作战参谋任秀峰气喘吁吁地赶来,“敌人逼近春川以北公路了,查副军长、邓参谋长他们让你快撤离。”
  “急什么!!”韦杰继续向南眺望。“我倒是要亲眼见识见识李奇微的‘磁性战手术’。”
  “唉,1号,指挥所向后移,也不影响指挥嘛。”任秀峰有些为难。
  “兵团联络上了没有??”
  “没有。”任秀峰回答,“自从23日下午我们第二次把阻击战的部署上报后就没有回声,现在连电台也呼叫不通了。”
  “那这样,你先走!!带一个警卫班,向沙金鹤方向去找兵团部,报告我们的情况和决心,我马上带指挥所人员向史仓里以北移。”韦杰说着,但就是不动脚步,两眼依然向南观察着。
  当夜,60军指挥所全部撤离马迹山。当韦杰的吉普车驶过南沟口调头折向西北的时候,他又透过车窗玻璃,向春川方向眺望了最后一眼。
  南边夜空已静寂下来,只有北汉江两岸的炮声隆隆可闻;只是那巨大的探照灯光束依然扫来扫去。
  “探照灯好亮呀!!”驾驶员喊了一声。
  “这是一种大功率的探照灯。这种大功率探照灯可以借助低垂的云层将光线反射下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佬在欧洲战场就曾采用过这种办法,这是为他们自己的部队壮胆和吓唬胆小鬼的。”坐在驾驶员后座的参谋长邓仕俊以介绍军事知识的口吻对驾驶员说。
  “小鬼,借光开吧!!”韦杰回身在车上坐稳,将披着的大衣裹紧。
  韦杰和邓仕俊乘坐的吉普车从一条窄窄的供马车行走的小路拐过一座小山,奔上朝北的大路。
  还有两辆乘坐军的领导的吉普车和一辆乘坐机关干部、警卫战士的带篷的大卡车拉开车距随军长坐的吉普车向北转移。
  无论是乘坐吉普车的军的领导,还是乘坐大卡车的机关干部战士,都是一种压抑不快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