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游 “梦 泉 寺”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眉坞赏月 发表于 2015-4-21 21: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  “梦  泉  寺”
                                         眉县槐芽中学  杨烨琼
       那天下午,和几位朋友去参观了久已听闻却一直未能谋面的 “梦泉寺”。
       到小法仪街西,南拐进一条岔路,便有一座古寺进入眼帘,这便就是“梦泉寺”了。
       “梦泉寺”坐南向北,背依雄浑的小法仪塬,而小法仪塬紧紧依偎着钟灵琉秀的秦岭北麓,寺址深得秦岭灵秀之气。
      紧挨“梦泉寺”东有一小亭,紧挨小亭东南有一潭清澈见底的圆形水池。
       进得寺内,寻石问碑,了解了“梦泉寺”寺名的来历才得知“梦泉寺”寺名还大有来头:
       说是在唐贞观十八年某日,历尽磨难的唐僧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东归,行至一处名刹----塬头寺,见天色已晚,便借宿寺中。
      这天夜里,月去未出,繁星满天,点点闪闪,深邃而又悠远。玄奘大师抬眼观望,感觉着日近长安的星空的美妙和那份久违的亲密,随合十胸前,深深地为大唐的兴盛繁荣和黎民众生的安居乐业而深深地祈福祝祷。
      看窗外繁星点点,耳听山谷风拂林稍的欢歌,心想来日扬佛弘法的美好愿景,玄奘大师竟久不能入眠。
       恍恍惚惚中,玄奘大师进入了梦乡,他忽然梦见寺中一处突有泉水喷涌而出,长流不止,且泉水甘醴如饴,怡养着周围信众。
        第二天醒后,梦中情景历历在目,于是玄奘大师来到梦中涌泉处,侧耳细听,可见汩汩水声仿佛由远而近传来。细品其声,汩汩如乐,长长短短;绵绵如梵,悠悠远远;切切如诵,执著毅然。大师随进大殿,恭拜佛祖,感恩佛祖一路的眷顾和开示。
       翌日临行,召寺主开示:“塬头寺”改为“梦泉寺”,与众信同享佛祖对众生眷顾之美意。
玄奘大师走后,寺主即召集人等在玄奘梦中涌泉处稍作开凿,便有泉水喷涌而出,长流不止。品之,的确甘醴如饴,有醉人之感,随众信口口相传,十里八乡来此品泉,承蒙佛德。一时品泉者竟人流如涌,络绎不绝。
       为广施佛恩,寺主便组织时人引水出寺,并在寺旁建一圆形明泉,以享众信。
从此,梦泉寺便因这段美丽而神奇的故事在关中寺院中声名渐彰。
      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故事让我们兴奋不已。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寺院东墙外亭子下的泉眼即为涌泉处,那个圆形水池即为明泉处。
       站在明泉与涌泉间,忆刚刚读过的金石之记,仿佛还能听见汩汩涌泉重唱1000多年前的欢歌梵音;明泉中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是在争相发言,急着告诉来此的人们这段美妙神奇的故事;小鱼在涌泉与明泉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让我对生命有一种和煦、坦然、恬淡的理解。
        我们也有幸瞻拜了1999年农历二月初十,在今寺西南角之塬头出土的三尊无头汉白玉石佛坐像(现已修复)。据记载,其中一尊佛像底座两边分别刻有“眉县太白乡教坊里小法泥”、“成化十九年三月一日造像”字样。这对寺院历史的考据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彰显了古寺昔日香火缭绕的盛况。
       天色已晚,怀着兴奋与不舍,在一片七嘴八舌的蛙声中,我们离开了这座古老而拥有神奇故事的寺院。
       梦泉寺,那美妙神奇的故事,像喷涌的清泉,清爽着人们的身心,浸润着人们的心田!!!!!!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vbbbk6 发表于 2015-4-21 2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