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商於古道

[复制链接]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1: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於古道,为古代的商道,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该古道由陕西省商洛市(古时亦称“商州”)通往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全长约六百里。商於,为古代地名,地处秦岭东南麓,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商於古道,为古代的商道,因从陕西商州的蓝桥(今蓝田县境内)一直通到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而得名,全长约600华里,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称作“武关道”,唐时有称为“商山道”或“商州道”的。至于从何时起始称“商於古道”,不得而知。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由来编辑商於古道,又名“武关道”“商山道”“商州道”。[2-4]因朝代和区域建制的变迁,其路径区域大部在今陕西商洛市。该古道位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之争的军事要地商、於。古道最早起于楚、秦、北南通商中心和关口的“商邑”;止于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柒於”而得名;由丹水(丹江)水路和旱路组成,穿越多个城池驿站地域,全长六百余里。商於古道,开辟于商末周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为楚子,在率领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的民族迁徙过程中开拓此道。“周公奔楚”亦自商於道(武关道)经蓝田去丹阳(今商洛市)。商於古道(武关道)主要利用秦岭北侧灞水河谷和秦岭南侧丹水河谷连接开辟而成。因唐代时其起止点有所变化。由长安东出,溯灞河西侧南行,经今蓝田县城,过灞河至坡底村,上七盘岭,绕芦山北侧,经六郎关、大坡垴过蓝桥镇,溯蓝桥水而上至新店子,经牧护关翻越秦岭,顺丹江支流七盘河而下至黑龙口,沿丹江河谷而下,经麻街抵商州,又东南经丹凤县,穿越丹江北侧丘陵,过桃花铺、铁峪铺到达武关下南阳。商於古道也是古代长安经蓝田、商州通向南阳、邓州、荆襄以至江南和岭南的交通要道,秦汉魏晋时期由于军事上的特殊作用更备受重视。唐德宗时明令规定:“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即其地位在诸驿路中仅次于“大路驿”潼关道。唐代以后,武关道虽失去国道地位,但作为西北与东南地区间联系的捷径,仍发挥重要作用。[5]商於古道是从《史记》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谋略家张仪穿梭于该古道周旋于秦楚,以商於六百里欺楚的经典事件开始被世人广泛关注。并以秦《商君》商鞅变法革新,以军功被封地商於十五邑于商邑的传奇人生,使该古道有了第一个军事、商贸、管制的文化中心。以及四皓躲避焚书坑儒隐居商山,助太子承皇位被文人墨客广为推崇,此地也成为重要的是文化通道。《史记正义》所载的“王陵故城”之谜;王陵在刘邦项羽之争时屯兵于上洛南三十一里的古道旁襄王沟内建城号称襄侯王;其母劝效忠刘邦被项羽烹煮,与岳母一同被颂为教子的典范,王陵助刘邦往返商於成就大业。汉张良用计驷马高车古上洛建高桥接四皓于高车岭;四皓助太子承皇位埋名隐身于商山;到唐代国师释无业从上洛走出成名天下;韩愈以“雪拥蓝关马不前”惊世名句入关;都留在清代商州县令《商州赋》的笔下。李自成、李先念屯兵商州,一代文豪贾平凹的出现等等,成为当今文化的名片。由于历史的原因商於的归属和古道商邑、商县(商洛市丹凤县)、古上洛、上洛侯国(商洛市商州区佛诞寒川公园下孝义古城),古商州(商洛市府所在地)所形成的商於古道三个文化中心变迁和交接,行成了商於古道不同时期历史灿烂文化的传延和拓展。[6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1: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在唐代以前,商於古道是长安的中央政府通往东南地区的一条重要干道,联系着吴越、江淮、荆湘、黔中、交广各郡、州、县,影响几乎达半个中国。长安的中央政府与东南各地政治、军事、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都要倚重于它。战争年代“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战争年代,商於古道一直是兵家必争之道。有学者统计,历史上出入商於古道的大小兵战不下50次。有名的秦楚之战,秦汉之战,王莽与赤眉、绿林起义军之战,无不于此间争锋。然而,商於古道地连秦楚,物兼南北,又是北通秦晋南及吴楚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的和平时期,商於古道自然就成了古代中国交通运输、经济贸易的南北大通道。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越到后期,这种交通、商贸枢纽的作用越突出。初唐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很少用兵,商於古道成为唐代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枢纽,其沟通作用非常显著。往返于长安、东川、岭南、交广的商旅驮骡,多利用商於古道的便捷条件,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特别是从明代开始,南北贸易交流日渐繁荣,给处于商於古道重要位置上的龙驹寨等古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明清时期,随着丹江航运的开通,商於古道上的商业运输更是繁荣一时。东南地区生产的丝、茶、糖、米、瓷器、香皂一类的生活日用品,一部分经武关由陆路运至龙驹寨,进而运往商州、关中等地,一部分沿长江、溯汉江进入丹江,水运至龙驹寨水旱码头,再由骡马驮运至长安、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同时,甘肃的绿丝烟、山西的食盐等,又驮运汇集于此,连同商州的油桐、药材、核桃、牛皮等山货特产,兵分两路,或由陆路经武关古塞向东南地区运出去,或在龙驹寨水旱码头集结,船载顺流而下,运抵长江口岸重镇汉口。陆路和水路这两条南北交通运输线并驾齐驱,交相辉映,在龙驹寨实现交汇合流,完成货物的中转、交易。兴盛的商贸活动不仅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成就了龙驹古寨昔日的无限繁华。这一时期,龙驹寨水旱码头“百艇千蹄”,商贾如云,“鸡鸣有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十里长街上店铺鳞次栉比,十大商帮会馆独霸一方,18座庙宇昼夜香烟缭绕,各种杂耍说唱不绝于耳。这一时期,龙驹寨厘金岁额曾达纹银15万两,日均400两,居“全陕之冠”,为“秦之翘楚”。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1: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百余里商於古道,沿途设有仙娥、商於、棣花、四皓、桃花、武关、青云、层峰、富水等驿站,自古皆为交通要道。时至今日,一些散落在秦岭山脉峡谷山口、危崖峭壁上的古道遗址仍依稀可辨。据当地年长者讲,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条古道最宽处有4米,最窄处只有2.5米,是马车和驴车能走的土石山路,这也许是从远古遗留至今最好的路况了。秦岭峡谷这段古道,高山纵横,谷底幽深,危崖高耸,险滩密布。它的通行条件,古诗中有不少描述。唐人贾岛诗曰:“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倾。”白居易的《过仙娥驿》有云:“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参差树若插,青崖屏削碧。”明人吴显也写道:“乱石深处是商颜,石磴险地鸟道间”,“马惫时防石,山荒不见村;乱烟封古壑,积雪压关门。”可见,商於古道虽然是重要的交通干线,但通行状况一直堪忧,更多的时候,它是一条“仅容单骑,比于蜀道”的崎岖山路。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1: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之路商於古道不仅是条军事之路、商贸之路,也是一条诗歌之路,在古代中国南北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条古道上,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为仕途奔走者发出了“往来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的无限感慨。这些文人骚客、达官显贵、孜孜学子们或进京赶考,或职务调迁,或去各地视察,或赴京拜谒,或贬谪江南,“憧憧往来皆出是郡”。有学者统计,仅唐一代,往来奔波于商於古道上的诗人约200余人,有的还往返多次。白居易“七年三往复”,元稹“七度武关”,张九龄“四过商州”。李白曾在商州盘垣过七八个月,“苦吟诗人”贾岛辞去蓝田县令落拓为僧时,曾以“无本上人”的法名,挂单镇安云盖寺。盛唐隐逸派诗人王维,虽半隐辋川,对商州山水仍无限神往,曾以题赠友人赴商州赴任等形式,写过多首赞颂商州山水的诗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出自韩愈之手,而这句写的也是商於古道。唐宪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迎接到宫中供养。由于路途遥远,百姓怨声载道。韩愈见状,写了一道奏章来劝阻,唐宪宗大为恼火,下诣处死韩愈。所幸宰相和其他大臣替他说情,韩愈才免于一死,被贬潮州(今广东省)。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韩愈在去潮州路经秦岭蓝关古道(即商於古道的蓝关段)时,大雪封山,难以前行。危难之际,幸得亲人相助,韩愈不胜感慨,吟出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千古诗章。这一批又一批诗人于此间边行边吟,一路踏歌来去,为后世留下了千余首古典诗歌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商於古道的通行条件,古诗中有不少描述。唐人贾岛诗曰:“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倾。”白居易的《过仙娥驿》有云:“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参差树若插,青崖屏削碧。”明人吴显也写道:“乱石深处是商颜,石磴险地鸟道间”,“马惫时防石,山荒不见村;乱烟封古壑,积雪压关门。”可见,商於古道虽然是重要的交通线,但通行状况一直堪忧,更多的时候,它是一条“仅容单骑,比于蜀道”的崎岖山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1]”的名句出自韩愈之手,而这句写的也是商於古道。唐宪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迎接到宫中供养。由于路途遥远,百姓怨声载道。韩愈见状,写了一道奏章来劝阻,唐宪宗大为恼火,下诣处死韩愈。所幸宰相和其他大臣替他说情,韩愈才免于一死,被贬潮州(今广东省)。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韩愈在去潮州路经秦岭蓝关古道(即商於古道的蓝关段)时,大雪封山,难以前行。危难之际,幸得亲人相助,韩愈不胜感慨,吟出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千古诗章。除秦岭段和武关险要外,在商州境内还有一段碥道很艰辛,这就是罗公碥,在商州城东五十里,白杨店镇洛塬村的对面。原宽不足三尺,长约五、六里,位于悬崖峭壁下方,上仰高高在上的“巴人洞”,下俯激流险滩的丹江水。据清代钟麟书《罗公碥记》所述,水落时,商旅从江滩行。水涨时,水漫路断,只能走碥路。但是“岩倾苔滑,石齿如剑,人马相扶以度,摇摇然。旁观者皆神惊,一失足颠坠附不可稽”。于是乾隆年间,一个名叫罗文思的商州知州,“遂捐廉俸五百,招募石工,辟成大道。又在碥道边上凿石为栏,并在道左右壁宽敞处僻出行人临时歇脚之地”。此惠民之举,备受民众称赞,这段商山道就被誉之为“罗公碥”。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2: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驿站名称编辑秦汉的亭、传设置已不可考。唐代,商於古道驿站多系秦汉  商於古道驿站在唐代部分名称图示传下来和新增加的。把商於古道称为武关道。  由京师都亭驿东行,出通化门,经长乐驿、灞桥驿折东南行,即进入武关道。因地域的变化综合各有关资料得知,唐时武关道陕西境内共有驿站17个。把商於古道扩大至灞桥驿站后即属于武关道。  “蓝田驿在县西北二十五里”[32]。《旧唐书》记,荆州刺史裴茂长流费州,宰相王搏贬崖州司马,均赐死于蓝田驿。  青泥驿,宋敏求《长安志》记为在蓝田县郭下。蓝田县亦名“蛲柳城”,《水经经注》曰:“泥水历蛲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谓之青泥城。”武元衡《同洛阳诸公饯卢起居》诗云:“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可见此驿为出京后第一宿处。  出蓝田县南20里,有七盘岭[33],是武关道第一险阻,路经此盘山而过。七盘岭位于蓝田县南的“县南道”上。  韩公驿,《长安志》记为在蓝田县南35里。《太平广记》记:户部侍郎杨炎贬道州司户,自朝受责,驰驿出城,不得归第,其夕次蓝田。县尉崔清为经营行李家务甚周,后又送至韩公驿而别。  蓝桥驿,《长安志》记为在蓝田县东南40里。此驿屡见唐人诗篇。自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裴航《赠樊夫人》诗,本注均有蓝桥驿的记载。  蓝溪驿,盖在蓝桥驿与蓝田关之间[34]。张藉《使至蓝溪驿寄太常王丞》诗,自居易《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即次蓝溪驿而作。  蓝田关,是武关道上的第一关,《隋书·地理志》记:“京兆蓝田县有关官。”《括地志》云:“蓝田关在雍州蓝田县东南九十里,即秦蛲关也。”此关当在今商州市西境牧护关附近。  出蓝田关,入商州境之仙娥驿。此驿附近风景秀丽,屡为诗人称道。白居易《仙娥峰下作》云:“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商州城,由古上洛城[7]春秋之上洛邑,汉之上洛县发展迁移至今商洛市商州区地。商州是商於古道称其为武关道上最大的城市,位于三岔路口,为交通枢纽,军事要地。商州既为州治,自然设有馆舍。白居易《发商州诗》云:“商州馆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  四皓驿,驿名与四皓墓有关。《太平寰宇记·商州上洛县》条记:“四皓墓在县西南四里庙后。”即墓、驿均在州城附近。  洛源驿,雍陶有《洛源驿戏题》诗[35]。建中初,杨炎贬道州司户,“至于商州洛源驿,马乏……”[36]驿址当在会峪沟与丹江交}[处的乐园,乐园可能系“洛源”的音转。商州铜佛龛(世界第一个丈量地球、第一个发明钟表僧一行)唐末高僧一代国师得道出家于此,有“星辉月皎”之称。,号称南有盐官北有无业  棣花驿,见于唐人诗篇中亦多,白居易有《棣花驿见杨八题梦兄弟》,雍裕之有《宿棣华馆闻雁》等。《元一统志·商州·山川》有棣花山,“在州东七十里,以山多棣花得名”。今商州市与丹凤县交界处的棣花镇,当为驿之所在。  层峰驿,在武关西,距武关步行不足一日。韩愈《题层峰驿梁》诗序云:“去岁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留题驿梁。”  武关驿,唐之武关,设在今丹凤县东南90里处,恰当武关河畔,今西界公路旁。唐时武关设有驿馆,《宝刻丛编》卷十有《唐修武关驿记》。  武关外第一驿是青云驿。雍陶《路中问程知欲达青云驿》诗云:“苍黄负谴走商颜,保得微躬出武关。今夜青云驿前月,伴吟应到落西山。”  阳城驿,唐末改名富水驿,在今陕、豫交界之富水镇。《读史方舆纪要·商州商南县汉王城》记:“县东三十一里,相传沛公入关时所筑。今为富水堡,有富水巡司,本唐之富水驿也。”武关道出富水驿即进入河南省境,沿途亦设有驿站。  宋、元、明、清时期,武关道虽失去国家驿路地位,但用以转运物资、递送官方文书的作用始终存在。清代由西安府至商州间的道路为官马支路,即地方道路。官马支路每10里、15里设有递铺,所经州、县设有县(州)驿。”[5]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2: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道名典编辑“契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契于商”;战国时期秦楚血刃;张仪商於六百里欺楚典故之地的故事;屈原力劝阻止楚王武关会盟,楚王武关被秦俘的传世故事;商鞅封地十五邑建治所;商鞅的故事。《史记》王陵母亲被烹和王陵故城的典故;张良献计高车请四皓与古上洛城的典故;四皓的故事;星辉月皎释无业的故事;郭子仪商州募兵救长安;僧一行和商州铜佛龛的故事;商州洛源驿站杨炎的典故:韩愈蓝关(牧护关)的惊世名句典故;宋金鏖战闯王屯兵、李自成兵败进商洛养精蓄锐五支红军进商洛,撒播革命种子李先念率师建立了陕南革命根据地长征红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贾平凹著书戏说商州[12]古道三个文化中心地形成与起止秦前古道的文化中心,是公元前340年卫鞅大破魏军,“封之商於十五邑,号商君”(邑治即商城)。(《史记·商君列传》)建立了第一个商於的军事、商贸经济、文化的中心。[13]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置商县,县治商城。县以下实行乡、亭、里三级制。(《史记·秦始皇本记》、《陕西地理沿革》)[13]汉及汉后古道的文化中心逐步转入上洛及上洛郡。“古上洛县的行政建制始于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在此上洛塬设县,因居洛河之上故名。包括今区、洛南县两地。属弘农郡(治所河南灵宝),隶司隶校尉部。名上洛县。共230年。东汉(公元25——220年)县设此上洛塬(属京兆尹,治所长安。仍隶司隶校尉部。三国(公元220——265年)属曹魏之京兆郡)共240年。古上洛郡的行政建制始于西晋(公元265——316年(泰始二年(266),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古上洛县,上洛县仍在此上洛塬上至北魏(公元439年)。共174年。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其上洛县为荆州和上洛郡治。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为洛州和上洛郡,上洛县仍在上洛塬上。(此时一说州城存在)共48年。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其上洛县为商州和上洛郡治。共计91年”[7]古道的文化中心逐步转入古商州。即今商洛市所在地。“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郡,保留商州,上洛县为商州治。一说州城存在,上洛城始废,治所合一。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共124年。(该城廓保留至清代(清代《商州赋》)古城墙残段保留至现1990年前后。)”[7]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长安码头 发表于 2015-4-21 2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发展编辑公路隧道1936年,西荆(西安—荆州)公路建成,贯通秦岭的公路隧道——牧护关隧道竣工,商於古道也终于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消失在历史车轮前行的进程中,隐匿于淡淡的历史烟云里。高速公路在国家高速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这里一条条高速公路横穿秦岭而过。有国家级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等经过,让这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现状已成为遥远的历史记忆。铁路发展  宁西铁路-商洛站2004年1月7日宁西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宁西铁路是国家规划的跨世纪铁路建设中的又一条贯穿中国东西的铁路主干线。它连接两大历史名城,横贯五省和六条南北干线,投资规模庞大。该线东起江苏省南京市,经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六安市,河南省信阳市、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穿越秦岭进入陕西省,经商洛市、渭南市,至西安市新丰镇编组站,总长1075.6千米,包括长72千米的汉丹联络线。[
愣头青21 该用户已被删除
愣头青21 发表于 2015-4-21 2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下面这段话.马上就8级。不信你试试,
假如你每天签到拿4经验,300000/4=75000天,如果从1岁开始签到,那100年=36500天,你差不多要活200年保持每天签到(谁知道200年后还有没有签到这玩意),如果你每天再水4经验,时间减半,但考虑现实,你不可能再活100年,取50年论坛,你就要每天水16经验,可能你是个勤快的人,每天水32经验,那就需要25年!!!!!!再如果你是个大水怪,每天水64经验,那就只要12.5年!!!!!!还如果你个心急的人,每天水128经验,你只要6.25年!!!!!!!!假如你已经急不可耐了,每天水256经验,那你碉堡了,只要3.125年!!!!!!当然,你会觉得3年还是太远了,每天你闲的蛋疼,忙忙碌碌的水512经验,碉堡了,你只需要1.5625年,只比1年半多一点!!!!!!什么!!!!你还不满意,那你觉得你可能一天水1024经验吗,可能吗!!!!可能吗!!!!!! 据说回复100字或者一百字以上可以得到11~30经验,小森好心动的赶脚.... 那么,按照队形,点击复制,论坛我的话复制一片,拿经验妥妥的。 按用户去重,即1个用户对同一个贴子回复N次,仅算作1个有效回复。所以只需要没人一个回复帖哦 有效回复1至10以内 1~2分 有效回复11至15以内 2~3分有效回复16至30以内 3~6分 有效回复31至50以内 6~11分 有效回复51至100个以内 11~30分 有效回复大于100个 好贴有机会赢得额外加分。 复制下面这段话.马上就8级。不信你试试,
假如你每天签到拿4经验,300000/4=75000天,如果从1岁开始签到,那100年=36500天,你差不多要活200年保持每天签到(谁知道200年后还有没有签到这玩意),如果你每天再水4经验,时间减半,但考虑现实,你不可能再活100年,取50年论坛,你就要每天水16经验,可能你是个勤快的人,每天水32经验,那就需要25年!!!!!!再如果你是个大水怪,每天水64经验,那就只要12.5年!!!!!!还如果你个心急的人,每天水128经验,你只要6.25年!!!!!!!!假如你已经急不可耐了,每天水256经验,那你碉堡了,只要3.125年!!!!!!当然,你会觉得3年还是太远了,每天你闲的蛋疼,忙忙碌碌的水512经验,碉堡了,你只需要1.5625年,只比1年半多一点!!!!!!什么!!!!你还不满意,那你觉得你可能一天水1024经验吗,可能吗!!!!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