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散学 - 

月影风声反思人口政策电子书上线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henanyanling 发表于 2015-4-22 0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d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月影风声01 发表于 2015-4-22 00: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生育让“以人为本”成为一个笑话!

13

主题

-1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月影风声01 发表于 2015-4-22 0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蜂王该不该享受“社会福利”?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33岁女子卡恩出身小康之家,婚后先后生了9名子女,夫妇俩皆无工作,每年领取3.8万英镑福利过日子。对于这对夫妻有人骂他们是寄生虫。其实这种逻辑完全源于计生部门“人口是社会负担”的观念。如果在中国,他们夫妻非但得不到任何福利,相反是天文数字的“社会抚养费”和无休止的迫害。多生育孩子领取社会福利到底是不是懒惰的行为?社会既有不愿或者无法生孩子的,那么就应该允许多生育现象存在。而到底一对夫妻生育几个孩子才为之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伦理的角度来说,正常健康的社会至少应该保持人口的代际平衡,本文对此不展开讨论。而该不该给予多生育子女的夫妇社会福利,那要看整个社会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如何。那么如果这个社会越多的人不愿或不能生育,生儿育女的行为越是难得可贵,则要越是要保护和鼓励妇女的养育儿女的积极性。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一个种群内只有一个蜂王担负着产卵繁衍后代的任务,而数量众多的则是专门干活不生育的工蜂。那么蜂王就必须大量的产卵才能实现种群的生存和发展。蜂王并不创造物质财富,并且多生了孩子增加了青壮年工蜂的负担,按照计生部门的逻辑非但不应享受蜂王待遇,更是要缴纳巨额的社会抚养费以及行政处罚。物种生存和发展的天然法则是物质生产和繁衍后代两者不可或缺,物质生产是解决生存问题,繁衍后代是解决发展问题,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种群都必然灭亡。那么这两个工作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对于各个人来说只是价值取向差异,并且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蜜蜂种群中存在专门创造物质财富的工蜂,和专职产卵繁衍后代的蜂王的自然分工。并且由于种群中产卵的蜂王仅有一个,所以蜂王不但应该得到蜜蜂种群优厚的“社会福利”,并且理所当然享受“王”的待遇。传统的农业社会,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并不广泛,物质生产和繁衍后代的分工靠男女生理特征自然形成分工,各自的回报也在家庭内部得到自然解决。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手术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要比以往轻松的多,并且由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体制的建立,参与社会分工的物质生产者可以比以往更容易从社会交换获得回报。而繁衍后代工作却丝毫不比过去更轻松,并且生儿育女的自然分工由于是在家庭范围内进行,无法从市场上获得回报,相对来说繁衍后代所失去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物质生产。因此越来越多女性倾向于担当“工蜂”的角色,而不愿生儿育女。那么谁来做“蜂王”的角色,那肯定只有愿意生育孩子的妇女,而且越是有人把生育孩子当做负担的时候,越是应该让“蜂王”享受更高的待遇。这个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唯有社会福利机制可以实现。连低等动物都懂得把担当繁衍后代重任的种群成员供养起来,难以理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有人对别人生儿育女感到愤愤不平。

29

主题

-29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老赛 发表于 2015-4-22 00: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生育不需要反思,这是一比血债,需要的,是清算!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