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梦蝶的陶渊明 - 

戏说李白、杜甫、唐伯虎、林黛玉等、更新中寻求出版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5: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我叹了一口气说道:“李商隐真是命运多舛,喜欢的女孩锦瑟和荷花竟然都死去了,只能相爱,不能相守,只留下泪痕,只留下回忆。”梦蝶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两个,是三个,李商隐钟爱的妻子也先李商隐而去。”我有一点吃惊说道:“什么?李商隐的夫人也死了?”梦蝶点了点头说道:“是,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也有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我唏嘘不已,想李商隐是一个多情之人,可是命运却一次次的折磨他,爱上一个人,死去,再爱上一个人,又死去,第三次的真心爱上一个人 ,结果仍然是死去,李商隐的心不是石头,裂痕,一次又一次,然后破碎。李商隐孤独的站着秋风秋雨中,秋风吹起,惊起一地的落叶,吹痛了李商隐的脸,冷透了李商隐的心,落叶,像漫天遍野的忧伤,摇动李商隐的思绪,李商隐的心,随着秋风飘摇着,品味着秋风秋雨,那是一张孤单落寞的味道。        李商隐的心在冷风秋雨中破碎的支离不堪,爱还在,可是,爱的人远去了,一次一次,所有的情缘都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痛楚。所有的美好,都留在了缠绵悱恻的回忆里,梦醒来,才发现拥有的瞬间只不过如昙花一现,生离死别,魂殒何处?前尘,谁为谁痴迷?谁为谁流连?谁又为谁墨词?谁又为谁笙歌?今世,谁为谁神伤?谁为谁心碎?谁又为谁守候?谁又为谁消魂?红尘中,为何总是有那么多有情,但是却无法相守的遗憾?那么多的生离死别?那么多无法再见的心痛无奈?那曾如烟花般绚丽的美好,已成昨日过往,凋落成这一生的风景,生离死别,叶落花残,从此后花自飘零水自流,只是此情如何可待?痴情如何成追忆?秋风,秋雨,雨水,雨声,打在一片残荷的枯叶上面,点点滴滴,滴滴答答,滴答滴答,一滴一滴,一点一点,一点一滴的滴进了李商隐的心里,李商隐望着秋雨,眉间是一曲离歌,李商隐望着阴霾的天空,这是怎样一幅苍凉悲壮的凄美景致!李商隐的脸上没有泪痕,只有秋雨的痕迹,秋雨顺着李商隐的眼睛慢慢地留下,一种沧桑之后的心境,苍凉而悠远。在经过了万千红尘之后,脆弱而不屈!繁华过后,凄风冷雨中,残荷依然是那样的优雅、淡定、从容: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我想着李商隐的心境,看着梦蝶说道:“这样说李商隐是很痴情的,可是传说李商隐很花心的。”梦蝶摇了摇头说道:“不要污蔑我的偶像,李商隐在和王氏结婚之前确实有过几次恋爱,他与柳枝、荷花,锦瑟都相恋过,而且恋得非常痴情,但是当他与王氏结婚之后,对爱情却专一执着,从来没有窃玉偷香之事,他和妻子的感情很深。王氏死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府主同情他鳏居清苦,要把才貌双佳的年轻乐伎张懿仙赐配给他。当时商隐正值中年,丧妻逾岁,续弦亦在情理之中,但商隐因思念亡妻而婉言谢绝,独居至死。想李商隐在妻子死后能如此钟情自守,妻子在之时更无可能轻佻放浪。李商隐不是轻薄之徒。”看着梦蝶的伤感,我无语,为梦蝶倒上一杯就说道:“好了,别伤感了,喝酒,聊天咱们聊李商隐的诗,继续聊那些《无题》。”我说道:“我觉得李商隐的《无题》诗辞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李商隐的《无题》肯定是描写男女之情的,而且不是一般的男女之情。唐人对于男女之情没有太多的约束,在唐代,未婚男女间的私情以及官宦才子们和风尘女子的私情都是比较能被社会容忍的,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爱恋。”未完待续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梦蝶说道:“我想也是这样的,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比不上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很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梦蝶说道:“那一种风情,那一种惆怅,也只有李商隐的笔下才有。 李商隐写的是自己,忘情的是自己。他不在意别人的感觉,只是自己,透过发黄的纸页,一个头发花白的身影,伫映在发黄的窗纸上,竟然和一根红烛重叠,让人看不清楚是人,还是一支红烛,在燃烧,看着那一支红烛,渐渐的燃烧殆尽,然后化作一行字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本文参考了李商隐资料,《唐才子传》,《中国历代诗话选》,里面的诗来自(梦远书城)网站的《李商隐全集》「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二首」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无题二首」李商隐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赠柳」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谑柳」李商隐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 「柳」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无题四首」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初食笋呈座中」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无题」李商隐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  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梦泽」李商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无题二首」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箫声李贺之天若有情天亦老几天没有看到梦蝶了,我去看望梦蝶,梦蝶的手里有一本书,梦蝶看着,摇着头,我说道:“怎么啦梦蝶?看到什么书?又是谁让你感慨?”梦蝶说道:“是拜伦,我看的是《明月中天,拜伦传》,一个天才仅仅活了36岁,他高傲、孤独、浪漫,倔强的叛逆者,他与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我说道:“我更喜欢我们的天才诗人,比如李贺,比如王勃,哎呀,我怎么说的这两个天才,怎么都是短命的天才,就像英国的拜伦和雪莱,济慈一样,都是短命的天才。”梦蝶说道:“是,我记得王勃活了26岁,李贺活了27岁,都是短命的天才诗人。”我说道:“其实李贺和拜伦的风格有一点相近,都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手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所以后人评论李贺是:《文献通考》‘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梦蝶说道:“今天咱们就聊一聊李贺,这个被称为鬼才的诗人,据记载,李贺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我说道:“李贺的长相真是奇怪。”梦蝶说道:“是,通眉,应该是眉毛连在了一起,然后李贺的手臂很长,至少从长相看,李贺被称为‘诗鬼’也不奇怪了,陶渊明,李贺的诗,你知道多少?”我说道:“好,我其实对李贺的了解不多,只是特别喜欢他的那一首《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梦蝶说道:“这一首诗是李贺18岁的时候的作品……”我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说道:“停,梦蝶,你说这一首诗是李贺18岁写的,怎么可能呢?一个18岁的大男孩。”梦蝶笑了笑说道:“李贺7岁就以写诗闻名天下了。”我惊诧不已。梦蝶说道:“据《唐才子传》记载: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李贺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天才,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两个人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时,头上还扎着一个像哪咤一样的小发髻,穿着一件带着荷叶边的衣服,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他们见李贺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渊博,谦虚和恭敬,当即便惊喜万分,夸赞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我赞叹着,默默地在心里读着,真是难以置信,一个7岁的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心胸,想白居易的那一首著名的‘离离原上草’是白居易16岁的时候的作品,而李贺7岁,真是不得了。我说道:“李贺7岁就有这样的才情,18岁的《雁门太守行》也就不足为奇了,李贺写过这个《雁门太守行》以后怎么样了?是不是名满天下了?我比较八卦,想知道李贺的个人生活。”未完待续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5: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梦蝶笑了笑说道:“陶渊明,你真是八卦,李贺就是这一年结婚的,这一年,李贺名满天下了,就是18岁的时候,李贺结婚了。”我说道:“18岁,还好,在古时候正是结婚的年纪,李贺的妻子是谁?一定是最美丽的新娘子了。”梦蝶说道:“是,李贺的新娘娴淑美丽,李贺十分倾心,两个人也十分恩爱,可惜没有留下芳名,事迹也无从考证。只能从李贺的寥寥诗篇中揣度这位美人的风姿,一首《美人梳头歌》: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鬉鬌妆成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字里行间,新娘子慵睡懒起,梳理鬓发的姿态,仿佛就在眼前,细腻入微的笔触,没用一个‘爱’字,那一种爱之情却扑面而来。 只是,十八鬟多无气力,诗里面已经说了,李贺的新娘子就像林妹妹一样,也是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我说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梦蝶说道:“李贺名满天下,又有美人相伴,不觉飘飘然了,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有一天,诗人元稹来拜访李贺,李贺目空一切,根本没有把元稹看在眼里,只是一句带有侮辱性的话,就把元稹打发走了。”我说道:“李贺怎么这样的狂放不羁?想元稹也是一代文豪,李贺就算的看不起他,也不能出言不逊,侮辱元稹呀,这个会不会有什么伏笔?”梦蝶说道:“会,所谓的因果,李贺18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李贺必须为父亲守孝三年,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21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我说道:“李贺是那样的才情,高中进士应该顺理成章。”梦蝶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就是元稹的那个伏笔,真是风水轮流转,当年曾经毫无名气,只的校书郎小官的元稹,如今官运亨通,一跃成为进士科考的主考官。元稹就说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所以,取消了李贺的资格。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这一年,李贺22岁。”我摇了摇头说道:“唉,元稹真是小心眼,不过这件事的起因是李贺持才傲物,先侮辱元稹,这一次打击,李贺怎么样了?”梦蝶说道:“李贺很气愤,也很无奈,从此他一生都是辛酸和贫困,哀愤孤激,不久,李贺相濡以沫的妻子又一病而亡,李贺在双重打击之下,李贺忧郁病笃,虽然在韩愈的推荐下,做了一个九品的小官,但是李贺是‘瞧悴如刍狗’。”    我想着李贺的颓废,消沉,憔悴,借酒消愁,脑海里出现了下面的画面:李贺忘不了,忘不了妻子给自己的一切,一切就在眼前,一切就在昨天,忘不了,为什么忘不了?因为爱,爱,是一种相思,是一种心痛,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情结,是一种情景,是一种情境。失去了,不在了,什么最珍贵?失去的,不在的,回不来的一切,最珍贵。    一夜梦醒,碎了红尘,李贺死了心,葬断昨日残梦,还有谁再浮生路上,葬我一世浮萍?昨日的爱带走的太多,焚尽红尘终成灰,随风飘散,看透红尘?一句话而已,有几个人能看得透红尘?看得透生死?看得开爱恨?看得开金钱?尘世,红尘,红尘在哪里呢?    李贺孤独的走着,他看到了一棵歪脖的桂树,孤独的在那里,歪脖的桂树,扭曲而丑陋的身体,通常最适合走投无路的人,李贺仿佛看到一个人挂在上面,那个人仿佛是自己,所谓痴心恋人,情天泪海,回忆,回忆里,什么都是月朗风清,什么都是花好月圆,可是现实是无情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一切,远去的一切,孤独的存在,存在于记忆,存在于心灵。李贺喝着酒,暗夜里,浅雾中,李贺像狼一样的嚎叫,声音凄厉而苍凉,让人不寒而栗,里面有无奈,无助,无语,无泪的哭泣。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梦蝶喃喃的念着:“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写尽了相思,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在古代就早已闻名,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为上联,做对子,看谁对得好,唐人认为这个是绝对了,没有人可以写出下一句,到了宋朝,一个默默无闻的叫石曼卿(石延年)的人,一语既出,惊动四座,众人皆五体投地。这件事记载在《蓼花州闲录》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我点着头,心里默默地读着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    梦蝶也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说道:“李贺就这样的消沉了吗?”梦蝶说道:“没有,这以后,李贺就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这一切,李商隐的《李贺小传》有记载:“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呕出心乃已耳!”我说道:“这一点李贺和贾岛一样,真是呕心沥血呀,寄情于诗,李贺就不那么难过了。”梦蝶说道:“是,李贺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段,但是就是这一段,李贺身心憔悴,强撑病躯,整理诗作,不久病卒,时年27岁。”本文参考李贺资料,《唐才子传》,文中的诗来自(梦远书城)网站的《李贺全集》。下面是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江娥:一作湘娥七夕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5: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说白居易之白居不易这一篇白居易我不写白居易那些著名的诗词,写一下他前期的讽刺诗,和白居易的爱情。梦蝶垂头丧气的坐在我的对面,像是一个打了败仗的兵。我为梦蝶端上一杯水,说道:“怎么啦?梦蝶?”梦蝶接过茶杯,喝着水说道:“唉,别提了,我申请的经济适用房没有通过。”我说道:“没有通过就等下一期呗。”梦蝶一口气喝完了茶说道:“我没有信心了,真是羡慕古代,活的不用这样累,没有住房,就没有女朋友,有时候想着穿越到古代多好,像白居易一样,可以白居。”我摇了摇头说道:“白居易也不容易。”梦蝶说道:“有才华,在大唐相对容易一点,比如白居易的那一篇‘离离原上草,’的故事,这个在宋人的笔记,诗话里面,有多篇记载,白居易十八岁的时候就到了长安,白居易十八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白居易十六岁的时候写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一个少年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手术造诣之高。”我说道:“是,白居易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从此就在长安城白居易了。”梦蝶摇了摇头说道:“不是那样的,白居易也是很不容易的,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这个就是谏官,专门看朝廷,官员,社会有什么不适当,然后向朝廷进言的官,这个时期,白居易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其中《秦中吟》虽然没有像《琵琶行》,《长恨歌》那样出名,却记录了当时的社会,今天,咱们聊一聊《秦中吟》,看看一千年前的白居易的讽喻诗,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我说道:“这个《秦中吟》十首诗,我还真是不太了解,梦蝶就聊一聊,比如刚刚梦蝶说的经济适用房,想这个和白居易没有联系吧。”梦蝶说道:“是没有关系,不过白居易的诗里面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情况,我读一首,你看看:「秦中吟十首之伤宅」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我仔细的听着说道:“这个是说有钱人大兴土木,建造豪华住宅,每一个细处都是极度奢靡,而贫民百姓,没有地方住,这个和杜甫的那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放在一起,是大唐社会贫富的对比的真实写照,白居易也成了诗史了。”梦蝶说道:“诗中的主人的身份是有钱人,而他的钱财从哪里来,诗中写明了,是官员,‘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他家里‘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但是,看着老百姓饿死也不愿意伸出手‘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唉,官员啊。”「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梦蝶说道:“这一首诗让我想起了现在关于退休的讨论,想白居易真是天才,一千年前就看到了,诗中的官员,已经七十岁了,还不想退休。”我说道:“官员们不想退休的原因,白居易一言道破,就是利益。”梦蝶说道:“看看官员们的生活是如何的奢靡:「秦中吟十首。轻肥(一作江南旱)」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个的意思和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接近,不过,描写的更为悲惨,一边是,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一边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小时候读书,有一句‘易子而咬骨’,让我动容,想我们中国人,最在乎的是子孙后代,而人们就要饿死了,不舍得吃自己的儿子,竟然交换儿子吃肉……”我看着梦蝶,这一首诗也是让我很难受。未完待续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5: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着梦蝶,这一首诗也是让我很难受。梦蝶说道:“还有一首:「秦中吟十首。歌舞(一作伤阌乡县囚)」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门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这个诗意思很浅显,我不想说什么,只是感慨万千。”我说道:“想不到白居易也写过这样的诗,咱们别聊这个了,太沉重了,聊一聊白居易的个人经历,爱情什么的。”梦蝶笑了笑说道:“陶渊明,你真庸俗,真八卦,不过白居易的情感很是痴情,好,咱们聊一聊白居易的感情。”我说道:“白居易喜欢歌妓是出了名的,我记得有一首《花非花》就是描写歌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梦蝶说道:“不错,这个是描写歌妓的诗,白居易写了很多的这样的诗,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名字的歌妓就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这个有诗为证:‘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我说道:“原来白居易也是一个花花公子。”梦蝶摇了摇头说道:“白居易最重感情,他从小喜欢一个女孩,为了这个女孩,白居易直到37岁,才在他的母亲以死相逼的情况下结婚。”我听到梦蝶这样说,两眼放光,我说道:“这个我关心,咱们就聊一聊这个。”梦蝶笑着说道:“看你那样?真是八卦,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今安徽省宿县境内)。在那里白居易遇到了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孩,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我点着头说道:“19岁,在古时候是谈婚论嫁的年纪了,白居易没有向湘灵表白吗?”梦蝶说道:“白居易曾经提出和湘灵结婚,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白居易的家人也极力反对,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33岁,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请求家人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家人,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就以不结婚来和家人对抗,在近8年里,家人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我说道:“白居易为了湘灵,竟然不结婚?”梦蝶说道:“是,白居易把对湘灵的思念写了下来。《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梦蝶说道:“白居易遇到了一个女人,对她一见钟情,并且这一生就认定是她了,为她不顾一切,不顾死活,有时候,白居易常常想,自己不如死了,然后化成蝴蝶,在湘灵的枕边,陪着湘灵,就算是不能化成蝴蝶,哪怕化成了灰,灰飞烟灭了,在有风的日子,自己就会乘着清风,来到湘灵的身边,陪着湘灵,化成了灰的心灵,依然向着湘灵的方向。”多情自古空余恨,不管她怎么样,想念她,就是黯然销魂,缠绵人骨,有时候,情深入骨,想念她,痛着,心里快乐着。”                                                《寒闺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我说道:“白居易的爱情,是如此的深刻,如此的痴情的念。”未完待续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5: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南说道:“原来辛弃疾竟然是生活在一个金国官员的家庭。”梦蝶说道:“是。”米南说道:“后来呢?”梦蝶说道:“1161年,金主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纷纷揭竿而起,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一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1162年奉命南下,与朝廷联络。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我说道:“这个我知道,宋洪迈《文敏公集》卷六《稼轩记》记载,“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米南无限敬仰的说道:“辛弃疾真是大英雄,五十人就敢夜袭敌营,并且成功了,有胆量,有气魄。”梦蝶说道:“这件事以后,宋高宗任命辛弃疾为江阴签判,辛弃疾的官宦生涯开始了,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五岁。”米南说道:“辛弃疾可以实现他的愿望了吧?”梦蝶摇了摇头。我苦涩的笑了笑说道:“米南,好妹妹,政治不是咱们想的那样的简单,翻看历史看看,有多少壮志未酬?爱国?金戈铁马的战场,意气的风发,那又能怎样?有太多自语的愿望?是辛弃疾骨子里的坚持。但是,这些只是梦想,只是痛彻到心底的伤。”梦蝶说道:“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朝廷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辛弃疾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米南问道:“壮志难酬,辛弃疾怎么办?”梦蝶喝了一口酒说道:“无能为力,喝酒,找红颜知己,醉生梦死,然后写词。”米南说道:“辛弃疾怎么也消沉了?”梦蝶说道:“曾经金戈铁马,曾经血染征袍,但是,俱往矣,这些只是梦了,梦中失意,醒时痛心,所以辛弃疾想醉,醉了,心就不再痛了。”辛弃疾本来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结果无奈的一声叹息,只能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贺新郎老大犹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唤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未完待续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6: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心痛。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辛弃疾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是一个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是谁的白发,飘零?落寞的灵魂,呻吟在飘渺的人世,怀揣了半世苍凉,残月天涯,只是亘古瞬间。                                                                        梦蝶说道:“辛弃疾这样,只是壮志未酬,心中苦闷,只有做梦了,来抒发自己的不满,下面是辛弃疾的一首离奇的词《兰陵王》,这一首词不是很出名,网络上面也很少有人提起:兰陵王(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饟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顷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发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这一首词很少被人提起,也很难理解,有几个典故,幸好我曾经浅浅的读过几页《庄子》,里面的典故来自《庄子》,第一个苌弘是周朝的忠臣,被冤杀以后,他的血被人盛起来,装在一个容器里,其血三年化为碧玉。第二段的两个是望夫石和启母石的故事,这个大家都熟悉,这一首词有了几个怨恨的典故,都是人死以后,怨气化为石头,是一种极度悲愤的境界,辛弃疾的心凉了,一颗心慢慢的变成了石头,变成了梦。梁启超评论这一首词道:词文恢诡怨愤,盖借以积年胸中魄磊不平之事。米南说道:“这一首词,好像不像词,就像是一个人在说梦话,在发牢骚。”我点了点头。梦蝶说道:“辛弃疾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且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壮志未酬以后,辛弃疾要比陆游想得开,陆游一生爱着唐婉,而辛弃疾的个人生活更像是柳永,醉生梦死在花街柳巷,秦楼楚馆。”米南呆呆的听着,突然听到辛弃疾醉生梦死,就说道:“胡说,辛弃疾不是那样的。”梦蝶说道:“辛弃疾的性格不像官员,倒是更像是一个江湖上面的浪子,聪明,冲动,感性,不顾后果,快意恩仇,多愁伤感。”米南说道:“浪子?浪子是什么?辛弃疾怎么可能像是浪子?”浪子,浪子是什么?我在我的小说《佛宝迷塔》里面曾经这样的理解浪子:浪子是什么?浪子是没有明天的人,他们游荡着,像一个孤魂野鬼,在江湖间游走,浪子是散漫的,慵懒的,现实的,同时又是浪漫的人。浪子勇敢好斗,他们活着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寻找刺激,他们用命去博取钱财,可是,钱财对于他们又是身外之物,浪子的格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青楼,花酒是浪子的生活。浪子也有所谓的追求,但是,那只是浪子游荡的借口,他们不相信什么真理,不相信什么爱情,只是相信,有酒就喝,喝了酒醉,醉了就睡,醒了就将追求踩在脚下。未完待续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6: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南摇着头说道:“不,不是的,辛弃疾不是那样的。”梦蝶说道:“据记载,辛弃疾一生的官宦生活,是几起几落,辛弃疾被六次弹劾,理由分别是杀人,女人,贪财等,这个就是辛弃疾不羁的性格,快意恩仇,不安分,像辛弃疾这样的人,就应该把他送到战场,让他奋勇杀敌,马革裹尸,但是,朝廷不愿意打仗,不愿意收复失地,于是,辛弃疾做了官,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另外,还有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米南说道:“辛弃疾为什么杀人?”梦蝶说道:“恶少们强抢民女,草菅人命,既然是恶少,当然必须有一个权贵的爹了,这个恶少很狂妄,口口声声说‘我爸爸是xx,我爸爸是xx,据说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如果按当时官场的潜规则,抓到了恶少,你要么放了,要么以案情复杂为由,上交到朝廷,让朝廷放了,可是辛弃疾的性格是快意恩仇,不顾后果的。”米南说道:“辛弃疾怎么做的?”梦蝶说道:“当时,辛弃疾的门客劝辛弃疾放了恶少,或者移交朝廷,这样,就不会得罪权贵,引火烧身了。”米南担心说道:“那辛弃疾这样做了么?”梦蝶说道:“没有,当时,辛弃疾就说‘我那个去,我才不管什么潜规则,什么将军,他们有了人命,杀人偿命,先杀了这个恶少解气,’就这样,辛弃疾得罪了权贵,数次被弹劾。”米南伸出大拇指赞叹道:“好样的,敢作敢为,是大丈夫,解气,可是我怎么也不相信辛弃疾,醉生梦死在花街柳巷,秦楼楚馆的。”梦蝶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有词为证,《南乡子?舟行记梦》: 欹枕舻声边,贪听咿呀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得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这一首词就是记载了辛弃疾的一次艳遇。”我说道:“还有一个《霜天晓角?旅兴》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这一首词说的应该是辛弃疾的另一次艳遇。 ”梦蝶继续说道:“今天咱们就八一八辛弃疾曾经有过的,一些不为人知的荒唐事情,辛弃疾还不时光顾妓院。元郭宵凤(《江湖纪闻》有记载:‘刘过,字改之,辛稼轩客之。稼轩帅淮时,是夕,改之与稼轩微服登娼楼。适一都吏令乐饮酒,不知为稼轩也,令左右逐之,二公大笑而归,即以为有机密文书,唤某都吏,其夜不至。稼轩欲籍其产而流之,言者数十,皆不能解。遂以五千缗为改之母寿,请言于稼轩,稼轩令倍之。稼轩为改之买舟于岸,举万缗于舟中。’”这个故事是说,有一天,辛弃疾和朋友一起去妓楼,正好遇到了一位都吏,争风吃醋,这个都吏不认识辛弃疾,将辛弃疾赶走了,辛弃疾就回到军营,以有机密文书为由,传这个都吏,都吏正在妓楼,不在军营,辛弃疾就罚了这个都吏一万钱,为朋友的母亲祝寿。米南哑然失笑说道:“这个辛弃疾,呵呵,竟然和人争风吃醋,还敲人竹杠,也是童趣的一面了。”梦蝶说道:“辛弃疾曾经有几个小妾,这些很花钱的,所以辛弃疾在做官员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贪财,下面是一首写给小妾钱钱的词:临江仙(侍者阿钱将行,赋钱字以送之)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好天良夜月团团。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钱看。岁晚人欺程不识,怎教阿堵留连。杨花榆荚雪满天。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阿钱其人,《书史会要》:田田、钱钱,辛弃疾二妾也。皆因其姓而名之。皆善笔扎,常为弃疾答尺牍。”我说道:“这一首词让我很难受,不是因为辛弃疾有几个小妾,而是辛弃疾对小妾的态度,这个叫阿钱的小妾,年纪大了,人老珠黄了,就这样被辛弃疾弃如敝履,给了她一些银子,让她走了,想这个女人也是一个才女,曾经有多少次在灯下,替辛弃疾写尺牍,写回信,可是,辛弃疾就这样的让她走了,当时是乱世,一个老女人,怎么生存?”米南摇了摇头,眼睛里面竟然有了泪水,是啊,一个年老色衰的女人,她还不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在乱世,怎么生存?梦蝶继续说道:“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个,下面是辛弃疾的另外一首词,写的是年老的辛弃疾遣散侍妾粉卿的:《鹊桥仙?送粉卿行》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看词里面的侍妾粉卿是如何的不舍?自己曾经想着托付终身的男人,就这样的……”离开,离开了,这一刻,是谁?冰了情,冷了意,伤了心,断了念,曾经孤独了等待,曾经虚度了良辰,曾经低唱了痴情,曾经回首了红颜,如今,离开了,一颗哭的心伤透了。    离开了,是谁?为什么?心灵的无奈,命运的无奈,从今以后,辛弃疾不会再看到自己了。梦蝶说道:“辛弃疾自己年老了,那些小妾也同样的年老了,辛弃疾就给她们一些钱财,无情的抛弃了她们,所以说辛弃疾像是一个浪子,无情的浪子,也许这个在当时很正常,但是,我现在看仍然很难受。”未完待续

154

主题

-154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楼主| 梦蝶的陶渊明 发表于 2015-4-22 16: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贺新郎(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泉湖吴氏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贺新郎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听琵琶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