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河南孙建设 - 

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6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紫砚斋111 发表于 2015-4-23 08: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否定脂本的真实性,后面又不断引用作论证根据,矛盾了,兄台。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河南孙建设 发表于 2015-4-23 08: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女儿国”已经建立起来,“国王”也已就位,不妨讨论一下它的性质、构成、国策及结局。
  ㈠.性质。它象征着满人国家。理由有四:一是由“国王”的姓氏决定。正如那幅画,枯林积雪,正是我国东北的特征,西北的总体特征则是有雪无林。二是由“国民”的性别决定。这里全是“女儿”,也就是女真族人。三是由大观园的地理位置推定。如第十六回贾蓉对贾琏说:“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借着东府的花园转至北,这就确定了此园位于荣国府的东北;以荣国府象征中国,东北就是满清的发祥地。四是借助特定“臣民”的身份点明。芳官本是贾家买来学戏的女孩子,后来分到怡红院当丫环,宝玉就给她改个名字叫“耶律雄奴”。有趣的是:她在台上是演员,走下台子也扮起番奴来,竟把个大观园当作大戏台,不用说,这场戏唱的就是“女真兴衰记”。
  ㈡.构成。黛、钗为王。辅国重臣有:三春迎、探、惜;湘云、宝玉、妙玉。爪牙:花、麝等。三春代表着满清宗亲,春即蠢,表明他们都是一群蠢才,因此“应叹息”。
  湘云。关于其名,第五回中有三处诠释:一是那幅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二是画下有词:“湘江水逝楚云飞。”三是《乐中悲》曲有:“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由此可知:“湘”即湘江水,“云”为楚山云。由“云”确定她的出身:名妓。以“云雨”指代男女私合即源于战国时宋玉的《高唐赋》,写楚怀王游高唐,梦会巫山神女,此女临别时言: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词中的“楚云”即巫山云,曲中的“高唐”更进一步点明此意。由“湘”可拆水相,这就等于确定她的“政治身份”:水表清,水相即清相。正是因为这一点,湘云的位次在黛玉、宝钗、元春、探春之下:黛、钗为王,元春、探春为王妃,位高于相。关于湘云的结局,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会好:就“云”而言,词中有“云飞”,曲中有“云散”,足见画中那“几缕飞云”有始无终。对“湘”江之“水”来说,词中“水逝”,曲中“水涸”,那画中的“一湾逝水”能维持多久??说起来,“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再“悲伤”也枉然。湘云的贴身丫环为“翠缕”,缕就是那几“缕”飞云;翠源于“清”水,故翠缕之名由“湘云”而来。湘云的命运与可卿、黛玉差不多:秦可卿是位不知父母的孤儿,史湘云是“襁褓中,父母叹双亡”,林黛玉也是在十岁前父母都死去了;她们三人都应因缺“水”而死。为什么会如此悲惨??因为她们连着满清,由命数决定着终将“水涸”。

1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散词 发表于 2015-4-23 09: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肯定记者的思想,我只有顶与敬佩!!顶!!顶!!顶!!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河南孙建设 发表于 2015-4-23 09: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此人确实有点儿微妙,她不仅人长得漂亮,文学功底也相当雄厚,为什么要出家??想必有三种可能:一是“鸳鸯”式。第四十六回中鸳鸯在贾赦逼婚时曾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作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二是“黛玉”式。第三回黛玉曾说:“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这一点,又与甄英莲有相似之处。三是“惜春”式。惜春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妙玉属于哪一种??在第十八回中,为元春省亲贾府要买小尼姑,林之孝家的说:“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若依此说,妙玉入空门当属于“黛玉”式。可是,读《红楼梦》小说得时时记住“假作真时真亦假”。比如第十五回中说:“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这话你能相信吗??显然是为了遮掩“土馒头”的本质罢了,因为智能就把它比作“牢坑”。同样的道理,妙玉出家应当不是“黛玉”式,很可能属于“鸳鸯”式,这可从妙玉的话中得到证实:“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一个“必”字,表明她对权贵的清醒认识;一个“再”字,想必是已经吃过他们的大亏。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河南孙建设 发表于 2015-4-23 09: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宝玉”,其角色相当复杂,可归结如下:
  其一,那块被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顽石。因志欲补天、未被入选、终日悲泣,听和尚道士一番言语,凡心偶炽,由和尚大施幻手术,化成宝玉。
  其二,神瑛侍者。如第一回有:“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从和尚的话中可知:宝、黛情结源于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草。文本中常说“木石前盟”,顽石与绛珠似乎没有直接关系。顽石与神瑛侍者又有什么关系??在它遇到僧、道之前,好像笨得自己不会移动,更不用说去浇灌仙草了。不管它,反正是“宝玉”把二者合在一起了。
  其三,贾府中的贵公子。这是他的公开角色,很多荒诞不经的言行均源于此,被警幻尊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这么个头衔,别说宝玉不愿意接受,就是读者也会觉着他冤枉:不要说薛蟠,他就连秦钟,甚至茗烟都比不过。你看茗烟,到宁府趁看戏之机,竟在美女画前“按着个一女孩子,也干那警幻所训之事”;当宝玉想了解点儿女孩子的情况时,茗烟连她多大都不知道,气得宝玉叹道:“可见他白认得你了。可怜,可怜!!”由此来看,宝玉要比茗烟审慎得多。这个警幻仙,不识人。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河南孙建设 发表于 2015-4-23 0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四,由“男子”汉变成的“女儿”。在“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后,甲戌本上脂砚有两条批语:一是“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二是“绛芸轩中诸事情景由此而生。”很多读者感到迷茫:小说中写句话,还要什么胆量??再说,它与“绛芸轩”有什么联系??不妨听听警幻仙子的解释:“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因宝玉的“意淫”被“女儿”视为良友;若把“女儿”与其象征义一联系,你立即就能意识到:宝玉则是汉人降将中的总代表,这可有人对号入座;而“绛芸轩”就是“降芸轩”,即已经降清的芸芸众生。这样一联系,你就明白“绛洞花王”的隐含义了:在降臣中虽然以他为“王”,但在“女儿”面前他只能是个“神瑛侍者”,镇压同胞时显出其“神”,见到“女儿”只能是“侍”,是残忍与奴卑的合一。洞中的降清妖魔们虽然遭到“百口嘲谤,万目睚眦”,想必咒骂者多是背后所为,若真被查出来,恐怕不只是“凿牙穿腮”。作者敢写出这样的文字,是不是得有天胆??
  其五,就是“宝玉”。如第十六回中有:“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甲戌本针对“宝玉”二字有条风趣的脂批:“世人见‘宝玉’而不动心者为谁??”人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鬼都判是听见“宝玉”就枉法,可见财宝的诱惑力。再如第二十二回黛玉问宝玉:“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这看似一句平常语,说的都是“宝玉”的特点,其实也是“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因为它骂死投降派。如年仅十六岁的抗清小将夏完淳被押至南京,江宁总都洪承畴亲自劝降。夏完淳佯装不知是洪本人,应道:洪承畴为国宁死不屈,国人深为敬重,自己虽然年幼,决不降清!!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坐着的就是洪大人时,夏完淳厉声呵骂:洪先生已死,天子亲临祭奠,国人无不痛心;尔是何等逆贼,竟敢冒名假托,玷污忠魂!!洪承畴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正可与“百口嘲谤,万目睚眦”对看。夏完淳之所以敢巧骂,是因为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洪承畴终因质不坚而变色,只不过是块“假宝玉”。

26

主题

-26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紫砚斋111 发表于 2015-4-23 09: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扯上吗。孙兄真能扯啊。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河南孙建设 发表于 2015-4-23 09: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男子”汉
  
  “女儿”一出嫁,“男子”汉就倒霉了。这种不幸,又因人而异:像多浑虫之类的醉生梦死、任人宰割,还不算最可悲的。有个鲍二,他的老婆也与多浑虫的老婆一样被贾琏奸污了,那女人又被阿凤着实打一顿,回家后就自缢而死。鲍二的性格可能有些暴躁,要不,怎么姓“鲍”呢??见妻子死在眼前,就想找个地方给贾家讲讲理,后来被荣国府的爪牙一吓,只得忍气吞声;贾琏又“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鲍二又有体面,又有银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贾琏”。庚辰本此处有一脂批:“为天下夫妻一哭!!”你看鲍二,岂不是比多浑虫更可怜、更可悲么??想必他也不愿意认贼作父,只是那个社会,使他暴不起来呀!!
  也有梗着脖子想讨公道的。比如四十八回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这个石呆子真是实呆子,远没有鲍二、多浑虫识时务,连葫芦僧都懂得“趋吉避凶”之理,他还想保住自己的传家宝贝,结果是宝被抢走,小命也难保!!由石呆子的遭遇,许多人很容易想到八国联军入侵,弄得中国一贫如洗,人民被杀,财宝被抢!!《红楼梦》控诉的当然不是八国联军,而是“女儿”嫁汉。
  再如第四回中的冯渊,花钱买了甄英莲,就是只想取回自己的“货”,这个想法当然没错,谁知他的对手竟是薛家!!“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的。”要知道,这个“冯渊”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个乡绅;乡绅被打死了才是“些些小事”,并且不值得为此一逃,难怪像多浑虫、鲍二们只得忍气吞声。有人问:在贾、王、薛、史诸家看来,什么事才算大事呢??第六十八回王熙凤要旺儿令张华去都察院告状时曾说:“你细细的说给他,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你看看,谁逢上那样的社会能不冤??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河南孙建设 发表于 2015-4-23 09: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上述四位“男子”汉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们没有知识、头脑简单,甄士隐可是真名士。《红楼梦》开篇即说:“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谁知女儿被盗,家产遭火,而田庄上又“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只得投奔岳父家。“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仅一二年光景,甄士隐便一贫如洗,只得跟着跛足道士走了。
  这位神仙般的“真士”为什么要“隐”去??有人概括为天灾加人祸:天灾指甄家遭火;人祸有女儿被盗、窃贼横行、官兵害民、岳父哄赚等。可以这么说,就算那场大火烧掉了他的府第,但还有“田庄”,若不是人祸,维持生计肯定不成问题。因此,把这位“神仙”逼得走投无路的主要是人祸,或者说穿了是那个“时”。像甄“神仙”那样的人尚无法生存,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这正应了“镇日乱纷纷”,对“太平永治”则是绝好的讽刺。况且,那场大火意味着什么??你稍加琢磨就能明白:那是因供神而遭的灾,神一怒就使“地陷东南”,原来是借火灾指代满清给百姓带来的劫难。悟出这一点,你再读此文,立即就有一种异样的感受:阊门指西天门,风从西门入则为秋,一年里的秋天就相当于一天中的夜幕降临,也就是黑暗来了;十里即势利,仁清即人情,葫芦即糊涂,窄狭指人生之路难行,封肃即风俗,大如州即各州大都如此。如果说“护官符”现象的“各省皆然”是从官场着眼,“大如州”里住的则是全国百姓。在那个“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时”期,官吏枉法、兵匪猖獗、盗贼蜂起,百姓六亲不认、坑蒙拐骗已成风俗,安分守己者哪有活路??这就是《红楼梦》一开始就定下的基调。
  上述诸类人基本囊括了“男子”汉的遭遇。女子们又将如何??不妨聊聊龄官、赵姨娘、贾元春三人。有人感到莫名其妙:她们是“男子”吗??划分男女,不能仅看性别,宝玉就住到女儿国去了,元春等人当然也可就近男子。说到宝玉,他有句名言:“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按宝玉的逻辑:女儿尊贵,男子当杀,嫁了汉子的女人更当杀!!这种女人当指薛宝钗、王熙凤、王夫人、贾母之流,不应当包括咱们要讨论的这三位,即使贾元春在正册十二钗中位居林、薛之后。

3

主题

-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河南孙建设 发表于 2015-4-23 0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龄官,《红楼梦》中给了她三个特写场景:一是第三十回中宝玉见她正一面悄悄地流泪,一面用簪子在地下写“蔷”字,写了几千个都不肯停下来;突然雨至,淋得头上直滴水,她竟浑然不觉。二是第三十六回宝玉想听龄官唱曲,想不到自己往她身边一坐,龄官“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第一次遭到冷落,宝官告诉他:“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正说着,“果见贾蔷从外头来了,手里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并一个雀儿,兴兴头头的往里走着找龄官……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众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陪笑,问他好不好。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三是第十八回元春省亲,以为龄官的戏做得好,要她再做两出。“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做,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
  第一个事例表明她感情专一;第二个事例刻划她不趋炎附势,甚至敢把荣国府比作“牢坑”;第三个事例突出她的性格倔犟,竟敢不把主子放在眼里。要知道:龄官就是贾府从苏州买回来的十二个学唱戏的女孩儿之一,是典型的小奴隶,她们的“用途”就是供主子取乐的。何况,她要唱的这两出源于《钗钏记》,史碧桃的丫环名云香,因误会而指着皇甫吟的母亲怒骂。皇甫吟是碧桃的未婚夫,这就好比薛宝钗的丫环莺儿大骂王夫人,那可是犯上作乱呐!!这小女孩儿竟敢当着皇贵妃唱此出,有几个“男子”汉敢这么做??
  赵姨娘这个形象是很多读者都不喜欢的,就是因为她常常无事生非。其实,假如你设身处地地为她想一想,就会觉着她也有很多委屈:为贾政生了两个孩子,应该说也算是荣国府的功臣,其地位如何??不妨听听凤姐一段话:“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赵姨娘仅两个丫环,每人月钱五百;而宝玉的丫环除去袭人外,其余的七大八小,月钱是赵氏的十多倍,她心里能平衡吗??这且不说,王夫人想骂就骂,阿凤想骂也骂,谁把她当人看??袭人的母亲死了得四十两银子,她的弟弟赵国基死了仅得二十两,你说她生气不生气??幸好此时当家的正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探春,因不慎说出个“你舅舅”,就惹得探春大怒:“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探春口中或称姨娘,或叫奴才,就是对自己的丫环侍书,也不轻易这么叫啊!!恰在这时“只见平儿进来,赵姨娘忙陪笑让坐”。你看看她的身价,该不该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