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笑看天下大同 - 

孔庙祈福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希望和各界力量一起努力,能够让中华文化以儒学为中心走向世界。他说,任何形式弘扬儒学的行为都是可敬的,儒学推广应更注重民间的效果和力量。另外,配合时代的发展,要多加利用文化传播的方式,“举例来说,如果能够开发《论语》app供手机下载,相信可以成为大众的‘随身宝典’,这对推广儒学会有很大助益”。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5月20日上午,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国学分馆举行了首场高端对话活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席、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先生,美国世界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出席,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副主席、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担任主持。
  许嘉璐对话恩道尔:孔子是世界的 大爱是人类共同信仰。

270

主题

-270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上海人2013 发表于 2015-4-23 1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尧是有后代的,却将帝位传给了深孚众望的舜,这不能不说是“天下为公”的做法。舜也是有儿子的,却将帝位传给了禹,而且禹还是遭罪诛之人的后代,这也不能不说是“天下为公”的典范。禹也是一心想要以尧、舜为榜样的。

270

主题

-270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上海人2013 发表于 2015-4-23 19: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分封有功者、立诸侯,起初也是想民主些,要求诸侯们每年年末到王朝所在地开一次会,互相交流统治的经验教训,很有点联邦的意思。这方式,也不能不承认是人类早期的民主现象。但是,又要天下太平、长治久安,又要一国权力家传,永远姓周,这就特难。好景不长,周王朝也瓦解了,于是群雄争霸,烽烟四起。

270

主题

-270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上海人2013 发表于 2015-4-23 19: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一生大愿是“克己复礼”,所要“复”的正是周朝那一种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情形如此,外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仿佛也是很乐于实行民主的,有新思维的人都有几分可能被她宣入宫中,待之以礼,赐给爵位。连法国的伏尔泰也做过她的贵宾,并且写过锦绣文章,赞颂她的“与时俱进”。但法国一兴起真的民主革命来,远在俄国的她便视为洪水猛兽了。一听说路易十六被“公民议会”处以死刑,她立刻下令出兵,帮助法国保王派武装力量镇压革命,“替天行道”

270

主题

-270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上海人2013 发表于 2015-4-23 1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曲阜的孔府,为世代公认的大贵族,天下恐怕是没有一家能比,顿时喜上眉梢。但转念一想,孔氏乃汉人,身为乾隆皇帝的女儿怎么能嫁给汉人呢,不禁左右为难起来。
  乾隆的爱女以于敏中(汉人)干女儿的身份嫁给了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其排场讲究,极其隆重。现在,到过山东曲阜孔林的人都会看到,在孔子墓东北,有一个豪华墓坊,名为“于夫人坊”,这就是乾隆女儿的坟墓。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史公的寥寥数语,却也交代了几个重要细节:孔子“北面稽首”。南子是国母,自称小君,面南背北无可厚非。然而“夫人在絺帷中”,后来还有“环珮玉声璆然”。这些细节,太史公交代的这么清楚,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当时还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孔子和南子就不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南子再怎么着,也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就霸王硬上弓吧。

270

主题

-270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上海人2013 发表于 2015-4-23 1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应该读读《弟子规》。《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270

主题

-270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上海人2013 发表于 2015-4-23 19: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家族精神和文化纽带,祠堂在北方地区几已消失殆尽,但在南方地区却得以存留。祠堂更是一直有着强大的吸附力和号召力。最好例证是每年为村里老人庆祝拗九节而在祠堂举办的“千叟宴”。

270

主题

-270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上海人2013 发表于 2015-4-23 1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宗祠在乡村社会实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也越来越低,作为宗族也渐渐成为一种隐形的存在,祠堂文化之所以绵延千年,肯定有它的价值。既为地方基层治理中,提供了维持社会稳定的“缓冲”地带;也为传统的延续提供了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