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上海人2013 - 

大江东去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国恩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说,李白第一次远游:“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落乌啼霜滿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旅游美呀---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是李白,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位诗人都是半个旅行家,其中又以盛唐时期的诗人最为显著。盛唐时期诗人旅行时间长,游程远,人数多,而且还喜欢成群结队出游。如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曾几次出游,时间较长的一次历经汴水、苏州、太湖、杭州,后从吴越回家。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在出游的路上,孟浩然结识李白,建立了深情厚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位同孟浩然合称“王孟”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也没闲着,他奉帝命离开长安到凉州劳军,耗时几月,期间出差、旅游两不误,使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描绘永驻人间。边塞诗人高适南游荆襄,远赴蓟北,后又漫游梁、宋,后人形容其“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诗圣杜甫,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漫游。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相遇,造就了诗歌史上最著名的同游,也在我国文学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后来他们在开封又遇到了高适,还结成了三人“自助旅行团”。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4年,美国工程师萨凡奇冒险考察西陵峡,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国民政府原则上同意。就在三峡工程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之际,1947年5月,国民政府突然命令停止一切与三峡工程有关的设计工作。一切戛然而止。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在这片山水之中,诞生了波澜壮阔、浪漫神奇的楚辞;其后也有无数的诗词歌赋吟唱这里瑰丽壮美的景观。
  “中国大坝是一定会建成的。你们中国有很多聪明人,不会把巨大的财富长期搁置不用。只是对于我,已是一个失落了的美好而痛苦的梦境了。”——萨凡奇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1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民初,另一位到长江三峡拍摄的摄影师是英国人唐纳德·曼尼,他于1920年代溯江而上,1926年出版图书《扬子风景》,包含了50幅长江沿岸人文及自然风景照。重庆万州区万安桥,这座桥包括其所在的万州城已于2003年永沉江底。

206

主题

-206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笑看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5-4-23 2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唐纳德·曼尼稍早一点儿到达三峡地区的是美国人西德尼·戴维德·甘博。他于1917年到达重庆、四川成都、理县、遂宁、汶川、湖北宜昌等地,以“他者之眼”记录了这些地方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