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论儒家修炼之道与礼法同治精神概要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凯归1 发表于 2015-4-24 1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儒家修炼之道与礼法同治精神概要
        近代歧路亡羊之政治理论化之“儒学”谬论,掩盖了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与历史真相!这是西学东进百多年以来,唯物哲学理论与以唯物思想、阶级斗争邪说系统定义、定理与变异中国文化内涵与历史,造成的中国文化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大脑几乎完全空白之历史遗留问题!而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精神与历史真相之一知半解和一无所知,才是造成中国近代史之文人政客群魔乱舞祸乱中华之文革悲催的主要根源和罪魁祸首!
        中国儒家精神与现代国学及儒学没什么关系,那是现代唯物哲学定理和定义下的产物!中国儒家精神与近代唯物“儒学”或“国学”之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人有善恶两性,善是人的本性。儒家奠定的了人分辨正邪、善恶与忠奸等精神内涵与表现的是非观念,是格物的基础。格物致知,也就是基于正邪、善恶与忠奸基础上的去伪存真、弃恶从善的精神净化与升华的精神修炼之道,表现在各行各业做人与做事中,克己反省是日常表现。
        仁义道德,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仁心与义理在不同境界与层次之不同体现的概括名词。仁心,具体指仁者爱人无敌的心态:不分阶层高低与贵贱,远近与亲疏、敌我与善恶,一视同仁的视人如己,能够体谅别人和发自内心的理解别人的那种超越一般人情感的仁德和慈爱,乃真人真性之真心;义理,指做人的道理:维护天下为公,维护社会公德和公平及公正,具体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义、忠义、道义及正义等义理,以知羞耻而勇为为基础,奠定了人明辨正邪、善恶与忠奸等为人之道的最初级的基础思想,由此拾阶而上就是儒家修炼之士实践中证悟仁义道德不同境界道理的证道之起步!
        孔子承上启下集中华上古文化之大全者,形成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自确立之日起,儒家之儒道的三大精神与道德价值观念就从来没变过,改变了就不是儒家学说,离经叛道也就不是什么儒家了:
        一.“春秋大义”奠定了儒家义理,以“尊王攘夷”及“华夷之辨”为根本。“尊王攘夷”和“华夷之辨”的本质是“尊华攘夷”,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
        “春秋大义”以明辨正邪、善恶与忠奸为义理之基础,“华夷之辨”是明华夷之别。华夷之别是以是否尊重和同化中华道德学说和礼仪文明为标准,尊重和同化中华文明的个人和民族就是“华”,反对和不尊重中华道德学说和礼仪文明这就是蛮狄,不辨正邪、善恶与忠奸当然就是没开化的野人了。以“华夷之辨”而论,现代东亚中华文化圈中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华人,马列文革以后的中国大陆不在其中。
        二.儒道奠定了人的基本思想和中庸之道,儒道是以“格物致知”为核心基础上的“克己反省”为“知行合一”的精神修炼的学说。
        说真话、办真事与守礼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说真话、办真事得明白真理,因此才有儒道之求道解惑的修炼,明正邪、善恶及忠奸等精神内涵与相生相克的表现仅仅是儒家修炼的入门功夫,格物致知的基础,克己反省的内容!不明正邪与善恶者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儒家文化,更不可能入儒道修炼的门径,这是如今中国大陆绝大多数文人与学者的情况。
        “天下为公”的公理为儒家精神基础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急公好义”等维护“天下为公”公理之公德信念的卫道责任,以及启发人的良知和理性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反省”乃儒家修心养性之精神觉悟的基础入门知识,最重人道精神的启蒙、领悟与觉悟。儒道高层修炼之“格物致知”与“克己反省”以后的诚意、正心为立足基础的齐家和平天下之不公的过程,就是儒家文武之士在说真话、办真事中去伪存真、去恶从善之明理明德的个人精神升华与道德精神提升的永无止境之道,贯穿于真正儒士的一生一世之言行之中。这个过程就是见义勇为、求仁得仁、求义得义的同化仁义精神的修炼过程,重道义胜过生命,重精神而轻利益,为道义能舍身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是人们常说的儒家奠定中国人的世俗之精神,不带个人目地、成见与情绪的中正看待与处理问题就是中庸之道精神。儒家修炼以说真话、办真事与守礼的知行合一为起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千里路破万卷书!
        三.“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是儒道精神的根基与核心价值观念与中华礼仪精神,天、地、人三才一统的“天人合一”学说是儒家学说核心内涵,守真从一、敬天知命,顺天意而尽人事为表现。
        “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是儒家学说根基。以格物致知为基础,以“仁、义、礼、智、信”为日常“克己反省”修心养性培养个人高尚道德情操为基本表现,守真从一,最终基于“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拾级而上逐步同化于天、地、人之大道之中,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被孔子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才是最健康和圆容不灭的,君子当以同化天道为大志而精进不止!这就是修炼“天人合一”儒家学说到一定层次体现的守真从一、敬天知命,顺天意而尽人事,只是个人证道的形式与道路不同,吃苦耐劳的能力之大小能达到的境界与证道的果位有别而已。
        在国事与家事各行各业及社会各种环境及万般表现之艰苦的条件下,以及顺逆境的各种考验中“以人为本”逐步升华自己的精神与道德境界,逐步成为能完善自己德性的同时“推己及物”完善自己身处环境的君子。“修内而安外”,当自己内心一尘不染的时候,身心内外通明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光明正大之士从而国泰民安,这也是内方外圆、内圣外王的一层意思。
        很显然,儒家学说不是所谓的礼学与礼教,礼学是儒家“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精神的外在体现,是自我约束而修身和圆融社会道德秩序的皮毛,儒道精神重的是人心归正摆正自己在天、地、人中的位置而不是唯我独尊做样子,否则礼仪也就是舍本求末的搞形式骗人!儒道更不是所谓政治学说,而是怎么做人和完善人的学说,知行合一也就是把儒道精神贯穿于个人做人与做事之中的实践行为,做事中不偏离做人应坚持的“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的道德原则,顺之则有道,逆之则无道!敬畏与尊重生命而与人为善、以和为贵最终能在克己反省中修去人性恶的一面体现私心杂念而达仁者无敌能和万物的精神境界和状态而返本归真!
        儒道修炼这个过程就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之修炼仁义、同化儒道精神的过程,内平思想中的乱神智的怪力,外平乱国家与社会的各种怪力之齐家、平天下!为政之道的德政与仁政就在其中、为政只是同化仁义道德的一种修道形式而已。
        儒家奠定了人的思想,也有它为政之道部分的礼法同治精神。仁义为立国之本,治国之道以礼法德化为主,刑法辅助,这是《周礼.王制》开篇确定的刑法的人道基准: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周礼.王制》确定的古代刑法的作用是不悖人伦基础上的“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不以刑法治人强求安定的以德服人。中华法系的刑法是基于礼法的劝善、戒恶、使人明理明德,人有规矩自成方圆,这就是道德文化体现的礼仪文明之道德秩序的理性外在表现。一些现代学者和文人把儒家学说当政治理念、用唯物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儒家观点,换句话说:选择性的用儒家的名词概念及观点来论证唯物哲学观点作为儒学基础的人,以研究儒学学问的名义系统的篡改了儒家名词概念的精神内涵,把儒道当哲学研究者,都是从儒道精神根本上毁灭儒家学说的人!民国之胡适等等都是这样的舍本求末、歧路亡羊之士。
        实践唯物哲学和斗争哲学以后形成的所谓当代儒学与国学,离经叛道从根本上破坏和背离了儒家最基本的格物致知和克己反省的精神修炼基础,远离儒道精神形成的“新八股”文风,成为歧路亡羊和掩盖真正中国文化精神及脱离儒道修心养性本质之政治邪说!
        深入阐述:
        内圣外王:论中华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内涵
         
        :诸葛亮为政之道以春秋大义为本,《周礼》为根基
         
从儒家礼法同治到现代法制,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与进程礼的变迁是随着人的道德下滑以后为束缚人修身而来的。远古的人一片天真赤诚,心无欺诈而合道,彼此之间其乐融洽不需要礼的束缚,大规模的战争少,人们尊贤而禅让。至大禹人的私情重了,不尊禅让而追随大禹的后代形成夏朝,人重私情而生私心形成各种群体,但是还是合道因此夏商朝时间长。周以后人们脱离天真,人们私心重就会彼此互相看不起而争论,强调个人的讲道理不讲道德,这个时候人心不正而天下征战不休,人心乱了才有孔子的总结前人的学问而形成儒学,开始重礼仪对人的外在束缚。中国文化是直指人本质与善的理性之觉悟文化,重精神层面的启蒙及实践中的领悟和觉悟,造就的是守真从一、与人为善及宽容大度、海纳百川的器量者,古人看人首先看其器量大小,有器量者最终能成大器,什么人做什么事,人没品质做什么都不会有质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谈儒家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仁义道德”,“仁义道德”的精神是什么?仁义,指仁心与义理。仁心,具体指高贵之仁者爱人无敌的心态:不分阶层高低与贵贱,远近与亲疏、敌我与善恶,一视同仁的视人如己,能够体谅别人和发自内心的理解别人的那种超越一般人情感的仁德和慈爱,乃真人真性之真心;义理,指做人的道理:维护天下为公,维护社会公德和公平及公正,具体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义、忠义、道义及正义等义理,以知羞耻而勇为为基础,守真从一为根基,奠定了人明辨正邪、善恶与忠奸等为人之道的最初级的基础思想,使人明正邪、善恶与忠奸及摆正人在天、地、人之间的位置。由此拾阶而上就是儒家修炼之士实践中证悟仁义道德不同境界道理的证道之起步!儒家内以理来启发人性善念与完善人的本真德性,外以礼来完善人们各阶层上下一体的彼此圆融的关系,内方外圆。以礼制人,平衡家庭、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礼制德化为主,刑法辅助,这是《周礼.王制》开篇确定的刑法的人道基准: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周礼.王制》确定的古代刑法的作用是“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不以刑法治人强求安定的以德服人,人有规矩自成方圆,这就是道德文化体现的礼仪文明之道德秩序的理性外在表现。分明万事万物之阴阳与正邪善恶特性而取舍重精神层面的提升与觉悟,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的中华礼仪精神信仰举头三尺有神明与善恶有报的天理,敬畏生命而和之的仁政与德政仅仅是实践圣贤学说和证悟道理的途径之一而已。“内用黄老,外示儒手术”敬天知命、顺天意而尽人事,是真正的依天道与人道“天人合一”学说的中国文化为政之道的本质!人类在历史规律中从天真无邪的合道状态中走向轻道,然后进一步轻礼,当道德再一步下滑礼制也失去平衡人心的作用就得重法制强治了。对个人而言就是刑法不得已的强治人的不讲规矩而犯罪,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君主立宪与民主制度的确立来均衡社会各阶层的秩序,以刑法强治与民主制度来平衡各个阶层的关系,以此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的资本运作,这才是真正的人治!法律与法制不都是为治人而人为制定的吗?强治不能改变人心乃如幻影泡沫的有为之法,也是人道德沦丧以后不得已出路而已,治标不治本,这是近百多年人类道德一日千里下滑的本质问题。看看四十年代的西方影片,男人讲究绅士风度,女人讲究文化修养的落落大方,对比现在的好莱坞影视的品质,道德修养是天地之别。暴力、吸毒、乱性与同性恋等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整个人类都是束手无策!君主立宪与民主制度是有产阶级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争权,权力阶层为保自己的未来而让步分权给各阶层,权力要分权给人民,然后制定法律用有钱人的钱搞穷人的福利而平衡各个阶层的关系,否则社会大乱不治!这是历史发展规律中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不得已确定的社会制度!为避免玉石俱焚,社会各个阶层妥协和共同维护自己未来的产物。说到底:民主制度是人类物欲强盛、道德下滑到一定程度,因势利导的社会各个阶层乃至全民自救的产物,其表现是以法律形式强治的以共产主义均贫富,建立全民的福利社会的物质基础上的民主制度!这是西方福利社会与民主自由制度的真相,物质与权利的共享作为整个社会稳定基础之上的资本运作,这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制度!天下失礼以后人类道德沦丧也必定导致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的变迁,文化方面最基本表现西方唯物哲学进化论与无神论一统天下,文化的变迁导致人类看问题的基点与基本思想变异的结果就是国家制度的变更而相适应,直接产生君主立宪与民主制度,这是现代文明之道与手术的辩证关系。人类历史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体现的发展的过程用老子的话讲: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以后就是西方唯物哲学登场,中西传统文化精神的逐步消亡,传统社会被普遍反道德文化与礼仪文明的法制强治和民主现代社会替代,整个人类正式进入宗教说的“阴阳反被阴盛阳衰”的科学信仰的末法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发展到现在普遍无道缺德、不仁不义、把无礼视为个性时髦而人心魔变,行事无所顾忌的无法无天,看看中外的影视与音乐及眼前社会的种种现象就不必多说了。古今对照,上文详细解说::从道家学说揭示的历史规律,谈民主与道德的实质关系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24 1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中的证道和悟道,知行合一这是中国三教精神之所谓修行!佛、道、儒脱离知行合一之修行者,都是脱离理论与实践结合中的证道和悟道的歧路亡羊者。坐而论道不实践者,不可能证悟道理,所谈所论皆是痴心妄想,其言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歧路亡羊,也就是灭亡中国文化精神的人。修炼界言:真传一句话,家传万卷书!佛家和道家的真传的弟子,在修炼的理论和基础底子打牢后,就会在师父的要求下外出云游。云游行脚要饭吃,在人间的各种环境中“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在人间的各种人的各种打击和羞辱中吃尽人间的苦中修持守戒,一步步的证悟道理而悟道,这就是真正修炼人之实修了。这种得道的佛道真修弟子,才能成功的,其它的都是把修炼当休息,以为念念经做做样子给神看看,就是修佛了,这都是自欺欺人的笑话!“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儒家重游学,理论不实践是没有用的,“行千里路破万卷书”就是理论落实在实践中的修心养性之精神升华之道。没有发至内心的实践中的圣贤证悟出来的道理,所谈所论与著述都是乱法行为。孔子周游列国的目地也就是游学、讲学与实践!孟子这些包括墨家的墨子都是行者,而不是知行脱节之徒,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感悟和成就。否认人高尚精神道德修养的唯物哲学,特别是失去志存高远的流氓无产之阶级斗争学者,都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这些人格低劣和心理阴暗与扭曲者,极力的反中华道德的表现最主要的言论,就是扭曲孔子“学以致用”的知行合一之周游列国的游学、讲学与实践的修行!把儒家的游学与讲学和社会实践当要官,把儒家“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的志向,把儒家理论与实践合一的服务与社会的仕途说成是“官本位”,这都是脱离中国文化精神及读书人担责任的美德而黑白颠倒、正邪不分的无知愚昧的言论,皆是无知无畏之徒!对上面帖子内容的补充::浅谈仁义之别及义勇与仁勇的具体表现  :从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谈仁义道德的内涵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24 19: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把贵族精神的仁义道德与礼仪及礼乐文明系统整理以后的全民的普及!这是孔子之所以伟大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孔子的一生就是整理、在各个社会阶层推广贵族精神与文明的一生,“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是:老百姓知道仁义道德与礼仪的,不要随便干扰;老百姓不知道仁义道德与礼仪的,就可以教他们知道。音乐的正声与正音是因为内涵正,这种清越与平和清净之声能祛邪念,使人正心;礼服,宽大与宽松,这种衣服穿身后,双手就自然而然的供起来,体现一个“敬”字,否则就难看,礼服既不拘束身心,又能使人正形,这才是最科学与有内涵的设计。对人之生命尊敬就是对神灵的尊重!因为人等一切生灵就是女娲等神灵造的,对人的不敬、对生命的践踏就是对神明的公开羞辱,因此,人不分阶层必须尊天地、敬神明与中人和!只是阶层越高,责任越大,要求就越苛刻,为什么古代皇帝当天灾人祸的时候,要下罪己诏?因为在中国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文化而言,这是当政者不能善待神造的子民而天谴之,是对当政者不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警告!这就是中国贵族精神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内涵之一:对人民的心态就是对神与天地是否虔诚与诚实的问题,“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的中国文化精神之为政之道的体现,这完全超出了现代所谓的政治范畴,是“道”这一层面的东西!什么叫中国古代政治?皇帝与将相也是人,当皇帝与将相也必须把做人和做事结合起来走从政之道,是人必须顺从人道之仁义道德,否则就是无道和失道,可谴责、可进谏、可以“替天行道”而推翻!只是阶层高而实践仁义道德道理升华的高度与境界不一样而已,讲究天人感应而改过,这不是说说骗人的,而是天理与人道的对应之关系而已,这叫“内用黄老,外示儒手术”!也就是“天人合一”学说在人间政治的体现,不懂这个道理与道家文化的人,绝不可能懂中国古代政治之道,仅仅是用唯物哲学和阶级斗争的歪理邪说来批判自己不理解的名词概念之“指鹿为马”之遣词造句的闹笑话而已。因此,真正的中国文化的高端文化的表现与政治,在现代中国人的大脑中基本是空白的。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24 19: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人之生命尊敬就是对神灵的尊重!”及“中国贵族精神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内涵之一:对人民的心态就是对神与天地是否虔诚与诚实的问题,“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的中国文化精神之为政之道的体现,这完全超出了现代所谓的政治范畴,是“道”这一层面的东西!”这句话很多人都是闻所未闻,但是确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实质。中国本土文化的根是道家,儒家是道家的入世间法,比如《道德经》这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天、地、人都是道法中生成的产物,人遇到的苦难还是幸福、福禄寿喜等等都是道法之必然,天道唯公一切都是因果,因此只有勇于面对而顺其自然才符合道法。中国人是女娲造的,女娲还不是用她的道法与道手术造的吗?既然人是道法中生成的,对人的践踏不就是对道法与神明的藐视与冒犯吗?举头三尺有神明!就像当着一个人父母的面,欺负他们的孩子,这不就是对孩子父母的藐视和冒犯吗?这个道理是一致的,所以当天灾人祸的时候,皇帝认为与自己的管理不善导致的官员迫害老百姓积及官员徇私枉法有关,因此而整顿吏治而下罪己诏,把天灾人祸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是历史上的常事,这才是一个天子和皇帝勇于承担责任的体现,这也是中国之贵族精神!现代政府可没这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基本态度,特别是大陆什么天灾人祸都是天气问题,从几百年一遇,到几千年一遇和自己没任何关系,地震与一切天灾都成了表现官员和政府的走秀场!有的巴不得多来几次就什么都妥了,发天灾人祸的横财!这是到底是愚昧还是聪明呢?

5

主题

-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klyx1990 发表于 2015-4-24 1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精神就是 : 人通过改变自己的缺点,升华自己的品格智慧从而从凡夫变成仙佛之流。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24 19: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扁舟子_2012 发表于 2015-4-24 19: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纳总结,学习学习。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24 19: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170

主题

-170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3
 楼主| 凯归1 发表于 2015-4-24 19: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学说不是政治,而是君子之道,在“王者治国、兵争天下”的时候君子是中流砥柱,在宪政为王的时代,那些具备仁德与刚毅的见义勇为者更是一个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础!

10

主题

-10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Hchouchong 发表于 2015-4-24 1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都是学习,学习不等于修炼,如果非要说成是修炼,朱熹修炼的如何?最后被人参奏一本,请加少正卯之诛,吓得再也不修炼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