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无钱医治家人一度放弃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让世界充满爱啊 发表于 2015-4-25 0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3日,西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刘涵哲患有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一年多时间,花费20余万元,目前家人只能借钱交住院费。每年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数据显示,上世纪60年代至今,儿童癌症发病率增加了25%,恶性肿瘤已成儿童第二大死因。相关人士表示,只要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约70%以上的患儿能治愈。其实癌症真的离我们很远吗?相信大家都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朋友圈中也有很多关于什么东西致癌的文章,也经常听到有关癌症的报道,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离癌症并不远,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会得癌症。
关于“抗癌公社”,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名字的问题,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大病互助公社”,用“抗癌公社”是因为最初的目的是仅仅针对癌症的互助,另外多数的报道也是以“抗癌公社”进行的,现在改名,对前期的推广和宣传会造成影响。目前,“公社”已经扩大了互助的范围,除癌症及白血病外,另有国家规定的24种大病,均在互助范围内。
你可以这是另一种“保险”,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公益”,但《光明日报》一则评价很到位:“如果说传统的慈善注重单向度的“给予”,现代的公益则强调双向度的“参与”。“抗癌公社”不仅搭建了社会互动的参与平台,还促进了爱心事业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新;更关键的是,它通过“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将松散的社会成员打造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关系共同体,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一种民间支点。”
加入“抗癌公社”的人并非大家所想的“癌症”患者,恰恰相反,加入的社员都是健康的,加入的目的是为了报团取暖,目前中国国民的保障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一种是国家强制性的医保社保,二是商业保险,三是慈善救助,而“抗癌公社”可能补充了第四种,即民间的公民之间的自保与互保,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这样就使得人们处于四种维度的保障之下,万一罹患大病可能就会得到多重保护,并且“公社”不参加援助资金的用途,由受助人自由支配。
目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条件一般的家庭,一旦有一人得病,要么放弃治疗,要么举债治疗,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相信大家身边都有,百度也可搜索到很多实例报道和相关机构的调查报告。
“公社”加入免费,退出自由,无道德压力,无社员患病时,无需任何费用。
根据目前在册人数及最高援助金额计算,若有一人患病,平均每人仅需2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