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破解机插秧推广瓶颈工厂化育秧助力大春备耕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陸大叔 发表于 2015-4-25 02: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邛崃农户正进行工厂化集中育秧。
  本报坛友 刘佳 文/图

  人勤春来早,4月24日天刚亮,邛崃市牟礼开元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淑琼,便带着几名社员来到邛崃市牟礼镇开元村。他们娴熟地驾驶着满载秧盘的插秧机在田间穿梭,留下一行行的水稻秧苗插在地里……

  半天不到,一行人便完成了十几亩稻田的栽种。而在整个牟礼镇,即便是大春备耕最火的当下,也再不见户户围着田坎转的景象,工厂化育秧配合机插秧,让现代农业规模化、高效化在当地充分凸显。

  现场

  政府补贴给力

  专合社建育秧场

  温室大棚内,一行行排列整齐的育秧塑盘中长满了绿意充盈、均匀齐整的秧苗。今年春耕前,开元种植专合社将该社的工厂化育秧大棚扩建至了15亩,而这15亩育秧场的资金投入可不小,有整整150万元,是什么原因让该合作社愿意下此血本呢?

  “别看这小小的15亩,其育出的秧苗至少能满足1500亩水稻大田栽种。”刘淑琼告诉坛友,育秧场内的秧苗都是采用流水线播种,并配备了智能温控催芽、大棚喷灌等技术,所以秧苗出秧量约为传统模式育秧的4倍,育1亩秧便可保证100亩左右的大田栽插,成苗率还在90%以上,并且大幅度节约耕地、种子、农药、肥料和用工,育秧成本也要比传统育秧低20%以上。

  “当然一亩10万元的成本投入确实不小,但是政府的补贴政策很给力,所以我们也就放心大胆地做了!”刘淑琼告诉坛友,开元种植专合社的工厂化育秧场始建于去年上半年,而在去年伊始,成都市就出台了助推粮食生产的重要政策—《关于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意见》,明确对工厂化育秧予以支持,对该市按照设施农业技术标准新建水稻、玉米工厂化集中育秧场5亩以上的,经业主申报认定后,由市级财政按核定总投资额的50%给予补贴。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元种植专合社投入了80万元资金,建设了8亩工厂化育秧场,去年大春栽播时节,育秧场育出的秧苗不仅较之以往更加适合机插秧,还让平均亩产增加近50公斤,而合作社也领到了40万元的补贴。“对生产有好处,又有政府补贴,所以今年我们扩大了育秧场面积”刘淑琼说。

  背景

  加快技术推广

  破解机插秧难题

  “发展机插秧最大的瓶颈就在育秧这一环节,而我们推广工厂化育秧,正是在于其更加匹配机插秧的推广。”成都市农委种植业处调研员黄兴龙介绍说,以邛崃市为例,作为传统粮食生产大县,过去每逢大春备耕时节,当地农民大都会在水稻栽种前,先整出一块育秧田,待到小麦、油菜采收后再将育好的水稻秧苗人工移入田中;

  同步播报

  我省大春作物播种育苗收尾

  坛友日前从省农业厅获悉,我省大春作物播栽工作现已全面展开,根据省农情调度最新数据,截至4月上旬,全省已分别育水稻种、玉米种、红苕种2841.5万公斤、2566万公斤、61919.8万公斤,分别占计划完成的89.6%、82.6%、93.1%,与上年同期进度基本持平。

  全省已栽插水稻84.7万亩,占计划完成的2.8%;已移栽玉米1022.1万亩,占计划完成的49.3%;其中广安、巴中玉米移栽进入尾声,内江、乐山、达州已近八成。全省已栽大春马铃薯323.7万亩,占计划面积的49.4%;已播大豆129.9万亩,占计划面积的38.4%,同比多播1.6万亩,快0.3个百分点。

  作者: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