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卢沟晓月明 - 

看林治波是如何篡改历史的 李惠兰 韩 明 任 真

[复制链接]
yantailangzi 该用户已被删除
yantailangzi 发表于 2015-4-25 07: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搅屎棍们,从来只会借助党派资源获取讲个人利益,不讲民族立场,不讲做人的道义。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舞台监督 发表于 2015-4-25 07: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ZT]李惠兰等所说实属无稽之谈类似这样的帖子在五年前在百度就被驳斥过,如今李惠兰等又以论文的面貌出现于网络上。经考证,李惠兰所说是不成立的,实属无稽之谈。一、此照片首先见于1947年此照片首先见于1947年出版的《张自忠画传》,决非是八十年代,因此李惠兰等立论的出发点就是完全不成立的。于是乎,照片的来历、其中的人物和版权的问题就很清楚了,李惠兰等完全说错了,另外李惠兰等所谓的考证,也是不成立的。二、关于3月19日蒋介石在保定接见宋哲元、张自忠和冯治安的记述蒋介石在保定接见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一事,在台北出版的《蒋总统秘录》和《第二次中日战争各重要战役史料汇编 长城战役》两书中均有记述,其中《蒋总统秘录》一书,是根据四千万字的原始档案和资料编写而成。《第二次中日战争各重要战役史料汇编 长城战役》:“三月十九日蒋委员长于保定接见廿九军将领宋哲元、张自忠、冯治安等人,慰勉有加。 ”《蒋总统秘录》:在战斗告一段落的三月十九日,蒋总统于保定召见宋哲元以及张自忠、冯治安,对二十九军官兵加以慰勉。原来是属于冯玉祥属下将领的宋哲元,在全国统一之后的一九二九年虽曾反对中央,但当此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为民先锋,卓著战功。三、所谓“张自忠没有当时在保定谒蒋的证明”查,华北日报1933年3月22日第三版刊登了师长张自忠李文田3月20日从前方发给二十九军军部的战报全文,但这并不能证明,张自忠没到保定。在台北出版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的628-629页上刊载了如下一封电文:宋哲元总指挥自遵化报告罗文峪、山查峪战况呈蒋委员长电——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十九日保定蒋委员长钧鉴:密。(一)罗文峪、山查峪当面之敌……谨禀,宋哲元叩皓巳参印。显然,从宋哲元皓电是不能证明宋19日不在保定的,根据同样的逻辑,从张自忠李文田3月20日的电文,也不能证明张19日不在保定。四、相关的四则消息《中央日报》1933年3月19日【中央社北平十八日电】 第四十军军长庞炳勋、津市长周龙光,巧(十八)日由津来平后,即于当晚八时同车赴保,晋谒蒋委员长,请示机宜。《申报》号外 1933年3月19日【北平】 宋哲元今晨二时专车赴保谒蒋,报告喜峰口作战情况,并请示方略,稍留即回平,转前方指挥。(十九日专电)《益世报》1933年3月20日【保定十九日下午七时四分本报专电】 宋哲元皓(十九)日晨六时到保谒蒋,笔者以宋部迭获胜利,为国增荣,特往访宋氏于车上。据宋谈,以中国土地如此之大,人民如此之多,而敌人乃敢于侵略无已,本军对之,唯有一战,幸士卒振奋,莫不抱誓死决心,以是连却强敌,死伤逾数千人,此后仍抱此种精神迈进,他无所顾。本人此来,系向委员长报告作战经过,并请示机宜,即日返防,刻前方不时仍有接触。谈至此,适孔祥熙至,笔者遂于宋氏告别。宋正午离保返防。【保定十九日下午八时本报专电】 庞炳勋皓(十九)日晨来保,午谒蒋,报告本军防务,正午随宋哲元专车返平。孔祥熙原拟皓(十九)晨去平,临时接宋哲元电,请在保略俟。宋到保晤孔后,遂同车去平。从上述四则报道可知,庞炳勋和宋哲元是分别赴保定的,是分别谒蒋的,只是同车返回北平而已。由此,李惠兰等所说宋哲元偕庞炳勋赴保定谒见蒋介石并合影留念,系主观臆断,并非事实。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舞台监督 发表于 2015-4-25 07: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台北出版的《蒋总统秘录》中,对29军将领保定谒蒋过程的的记述,该书根据四千万字的原始档案和资料编写而成,近乎于第一手材料。 jiang_69_71.jpg (99.94 KB)2011-4-7 18:25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舞台监督 发表于 2015-4-25 07: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ZT]移花接木指鹿为马者,李惠兰也2006年,李惠兰汇编了一本小册子,题为《喜峰口罗文峪抗战史料集》,其中故意将孔祥熙前线劳军照片中的冯治安改为庞炳勋,并将庞炳勋改为邵元冲。原来篡改历史照片者,就是李惠兰教授本人呀!如图:上面的照片刊于《宋哲元遗集》上册的24页,恰恰就和二十九军将领保定谒蒋的照片(25页)在一起。照片的说明清清楚楚表明,宋哲元身后者为冯治安。《宋哲元遗集》一书由宋哲元的女公子和女婿主编完成,他们对照片的说明是准确的,要知道1949年以后,冯治安和庞炳勋两人到了台湾,宋之女公子和女婿(孙连仲之子)也在台湾。下面的照片出现于李惠兰所编《喜峰口罗文峪抗战史料集》小册子之中。另外,在1933年的东方画报刊载了3月22日孔祥熙遵化劳军的一张照片,其中对每个人物都作了详尽说明。对比两者,就可以确定,李惠兰是有意将冯治安改为庞炳勋。当年报载,3月21日邵元冲到古北口劳军,同日孔祥熙、俞飞鹏到遵化前线劳军,因此,邵元冲和孔祥熙是不可能出现在一张照片上的。在1933年出版的《长城血战记》 刊载了3月22日孔祥熙在遵化劳军时,孔俞宋庞四人的合影。上面三张照片中都有孔俞宋庞四人,显然照片中宋哲元身旁身穿大衣,头戴礼帽者才是庞炳勋,庞比宋哲元要矮半头左右,而李惠兰却偏偏要把庞炳勋改为当天远在数百里之外的邵元冲。李惠兰为何要移花接木,指鹿为马呢?因为这位身材矮小的庞炳勋,显然不在29军将领保定谒蒋的照片之中,于是李惠兰就只好将身材高大的冯治安改为庞炳勋,而将庞炳勋改为并不在场的邵元冲。据此,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是谁在篡改历史照片。有点儿意思!李惠兰这分明是在贼喊捉贼嘛![ 本帖最后由 舞台监督 于 2011-4-9 08:43 编辑 ]
wenxuan_xu1 该用户已被删除
wenxuan_xu1 发表于 2015-4-25 08: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即使是做学问的被称为学者的人怎么就不能在遇到不同观点,尤其是不同的学手术观点时采取商榷的方式来心平气和地探讨呢?为何要把讽刺、讥笑乃至谩骂的词语引入学手术讨论中呢?您们这些学者就不能带头消除“文革”的文风么?
猩猩班长 该用户已被删除
猩猩班长 发表于 2015-4-25 08: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显造了假,但好象有人不愿意面对现实,极力想掩饰真象,甚至玩起了政治口号,是不是有点夸张了?有些伪学者还是这么虚伪、品行败坏,不但抄袭别人的果实,还随意撰改历史。写什么书啊,误人子弟!当代课本上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 看上面的争论有个人反应强烈,是被洗了脑还是作者本人?
yantailangzi 该用户已被删除
yantailangzi 发表于 2015-4-25 08: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教授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要证明以下几点:一、张自忠没有当过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的模范连连长,二、张自忠没有参加喜峰口作战,不是前敌总指挥,三、张自忠没有去保定谒见蒋介石。为这点事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功夫到处散发帖子,林治波真值得你这么攻击吗?我看未必,一个八十高龄的人与一个年龄相差近半的后生过不去,这肯定不是李教授的风格和真意。不要说林波治的作品,即使一砖多厚的《民国史大词典》这样的资料中也是有些差错的,这很难免。不要说专门研究历史的李教授,就连我这业余的历史爱好者也能找出点儿毛病呢。但李却抓住林的少数缺点不放,这其中的真意,昭然若揭。攻击林治波是假,否定张自忠是真。但再告诉李教授一次,错了。你不用拿那么长的东西来唬人,别人没那么多时间看。有理不在声高,不在讲的多,关键是要说在点子上。首先讲出你的真实动机,不要说要还原历史真相一类的话,那不是实话,况且你要还原的这几个问题根本不值得费这么大功夫。关于以上几点,再与你提示一下:一,《我所知道的冯玉祥》一书第175-176页有李九思的回忆,内称他1920年到冯第16混成旅当学兵,开始在补充团(第四团)第一营第四连,连长张自忠。“旅部原有一个模范连,连长冯治安。11月,又将我们这个连调到旅部,成为模范第二连,还是张自忠当连长。”也就是说,第十六混成旅由一个模范连发展为两个,这时在信阳,次年到陕西冯旅扩编为第十一师,就不叫模范连了,张、冯是该旅的末代模范连长。至于张能不能培养出军师长,这个说法有些不讲理,小学教师教出的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成为大学生,能说是小学老师直接教出来的吗?但能说与小学老师无关吗?二,张自忠参加喜峰口作战指挥有宋将军1938年12月1日致三十三集团军全体将士的电报为证:“张将军自忠带五十九军破敌于临沂,全国没有不称赞的。张、冯二将军,并与各位在喜峰口杀敌建立奇勋,人人颂扬,均是从有智有勇得来的,大家要好好地服从他,效法他。”别人的话可以不信,大舅的话不能有假啊。宋、秦为第三军团正副总指挥,那是作战序列,不是指挥序列,这一点你不是军人,不懂得也就算了。赵登禹是喜峰口前线总指挥,这是一个临时措施,时间很短,且始终受张、冯指挥的。张、冯谁是正的总指挥你自己再琢磨吧,当时张为二头儿,冯为三头呢。三、张去保定有《蒋介石秘录》第396页资料为证,原句为:在战斗告一段落的三月十九日,蒋介石于保定召见宋哲元以及张自忠、冯治安,对二十九军官兵加以慰勉。至于照片中有没有张自忠,顺序为何,这很重要吗?篡改历史这样的大帽子够吓人的。
yantailangzi 该用户已被删除
yantailangzi 发表于 2015-4-25 08: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就是不要动不动就搬出什么刘昭大校,他只是二十九军参谋训练班的一个小卒,有什么资格证明张自忠如何如何?就算他的最高上司张克侠,很多事也是没资格参与的,更不必说他了。要证明参训班在南苑之战中有多大伤亡,他有资格,要证明张自忠在北平“亲日、附日”?简直荒唐!恕我不恭,他是一个被宋哲元将军卖了还在为宋数钱的人,偏偏他认为“亲日、附日”的张自忠,正是被宋强留于北平谋和的,宋到保定后仍在配合张在北平的谋和活动,这一点刘昭大校至死也未搞明白,这本不足为奇,因为全国人民都被蒙在鼓中,但奇怪的是他老人家活了偌大年纪,却搞不清事变与战争的区别,将事变处置过程中的谋和当作“亲日、附日”,这是他的悲剧所在。张将军用最后的和平努力证明了日本将事变扩大为全面侵略战争的责任,理应得到中国人的理解和尊重,当时的国人不明白这一点,现在的人为什么还如此糊涂呢?
yantailangzi 该用户已被删除
yantailangzi 发表于 2015-4-25 08: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十年的维权官司,如果维护的是历史事实也就罢了,是应该的,但内中关于张自忠的内容,纯属将当年的流言当历史事实来对待。《今井武夫回忆录》和《香月清司手记》后来传入中国,细看之下,没有一处将张自忠视为亲日、附日的记载,相反,日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却对张将军“立令逮捕”。我们的政协委员可好,为了迎合,连日人也不承的流言当作历史事实来写。先人已对不起我们的民族英雄,后代们却继续沿用前人的错误,还要维什么权,钻有关法律和政策的空子胜诉一下,自鸣得意,将此发于全面各大网站。试问,法院判决的是什么?判决的保护某些历史作品的“完整性”,与历史事实是两码事。不客观的东西即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了“完整性”,又有什么用呢?
报之琼瑶 该用户已被删除
报之琼瑶 发表于 2015-4-25 08: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治波无视历史事实,无视农民的存在,只顾自己瞎叫乱吹,以蛊惑人心!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