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路加 - 

唐诗为镜照汗青

[复制链接]
念小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念小雨 发表于 2015-4-25 08: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过来

9

主题

-9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5 08: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一路跟过来支持!!
江左栖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江左栖生 发表于 2015-4-25 08: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地址了哇,楼主加油
抵不過的流年 该用户已被删除
抵不過的流年 发表于 2015-4-25 08: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另一个绳子追过来啦~~~*^_^*
抵不過的流年 该用户已被删除
抵不過的流年 发表于 2015-4-25 08: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另一根绳子~~~汗~~~总之,一路追随楼主~~~

9

主题

-9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5 08: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勃和《滕王阁序》

  当时有位大儒颜师古写了本《汉书注》,权威程度到了天下的读书人都把它当教科书的地步。突然平地里响起一声惊雷,有个九岁的孩子写书揪出了《汉书注》一大堆错误,还不过瘾,自己又写了本十卷的《汉书指瑕》。童鞋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九岁时是否还在撒尿和泥巴,或者看看自己九岁的孩子现在正干什么。这牛气冲天的孩子大名叫王勃。

  不同于方仲永们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王勃的小宇宙在青年时代继续爆发,诗名益盛。他流传最广的名句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城市论坛若比邻。” 楼主高中毕业时和几位同窗好友合影,大家冒充文青,在照片背后合题的就是此诗,可见附庸风雅非自今日始。如果给历代所有送别诗搞个排名,楼主个人认为王勃这首应该高居前两名。另一首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信大家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异议。

  王勃写文章有个特点,先磨好墨,然后像个2B青年一样把被子往头上一蒙倒在床上,半晌后突然一跃而起,变身回文艺青年,文不加点一笔写就,时人谓之“腹稿”,此为典故出处。但王勃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却是即时作文。当时他父亲被流放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作为孝子,去探望是必须的;作为才子,路上信马由缰东游西荡也是必须的。这天王勃路过洪州,自然要去天下闻名的滕王阁,反正那时候再著名的景区,都不需要今天这么昂贵的门票。

  说到门票,楼主当年去尼亚加拉大瀑布之前,咨询导游买门票需要准备几个美刀。导游虽然是位华裔,却对此问题表现出诧异:“瀑布是自然风光,凭什么收门票??”博主更诧异:“虽然是自然风光,政府也要耗资管理维护,收费不是应当的么??”导游极其诧异:“我们不是已经给政府交税了么??税收不就是让他们用来做这些么??”楼主无言以对,只能认为美国人民的思想实在太乱了,队伍不好带。

  话题拉回来,虽然当时滕王阁还不要门票,但当王勃施施然来到门口时,却被几名士兵伸手挡驾了。王勃愤然质问为何不让游人登楼,士兵回答说:“洪州都督阎伯屿大人正在楼上大宴宾客,席散后闲杂人等才能上楼。”童鞋们不要鄙视古人的封建等级观念,现在的领导们出行也常常鸣着警笛,公路上的闲杂车辆都得停下等着,目送领导一路走好之后,才能接着上路。可见此风流传千古,已成为传统。但王勃显然并不认为自己是闲杂人等,他仰天长笑:“阎大人是我的老友了,尔等快快上去通报吧!!”好比小交警听说误拦了某位大领导的车,心里即使将信将疑,总归也是惴惴不安,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赶紧跑上楼汇报去了。

  阎都督的爱婿颇有文才,事先已经殚精竭虑抓耳挠腮地写好了一篇《滕王阁序》,准备这天拿出来当众宣读,好挣点名声。把酒临风心情大好的阎大人听说多了一位朋友来捧场这件盛事,虽然一时想不起是谁,但又何必拒绝呢??于是豪迈地一挥手:“让他上来吧”。阎都督做梦也想不到,因为这随意的大手一挥,女婿心血结晶的《滕王阁序》就再也没能见天日。他更不会想到,因为另一篇同名文章的横空出世,他也将以这顿饭局主人的身份而名留千古,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哲郡 该用户已被删除
哲郡 发表于 2015-4-25 08: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雨凝心  29楼  2014-12-11 08:20:00
  @蓝雨凝心2014-12-1021 :17:57
  近35难道还不够??
  -----------------------------
  @路加 2014-12-10 23:00:27
  不够。楼主孩子都打酱油了。改口称兄吧,哈哈。
  -----------------------------
  路兄,光说不够不行啊,给个数啊,不惑??咱不能光以孩子打酱油为标准啊,我家的也能打
  —————————————————
  楼主的年龄,我来猜一下::
  曹植在楼主现在这个年龄,已经活不下去了。

9

主题

-9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5 08: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和@哲郡 都猜得很准啊^_^
nuS老大 该用户已被删除
nuS老大 发表于 2015-4-25 08: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啊,等更新。

9

主题

-9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5 08: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勃和《滕王阁序》

  只见一位眼生的文艺青年缓缓拾级而上,风度翩翩地对自己一揖,阎大人疑惑地问道:“恕老夫眼拙,这位小友是??”来者答道:“在下王勃王子安。”当时王勃名声早著,一听他自报家门,顿时满座哗然。阎大人闻得来者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神童王勃,心中顿时亦喜亦忧。喜的是以王勃之盛名,足以为此宴增色不少;忧的是今天女婿的风头恐怕要被王勃盖住。当时不暇细想,忙招呼这位不速之贵客在身边落座。王勃连日来风餐露宿、食不果腹,早已饥肠辘辘,当下也不客气,立刻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阎都督继续导演事先准备好的戏码,诚恳地询问大家:“今日诚为盛世盛会,哪位才子愿意来写篇《滕王阁序》以作纪念啊??”

  这就像有些地方诚恳地开会,让大家选举领导人,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我说的是朝鲜,不是香港。满座都是洪大人的朋友,心里自然明白,大家都闷头啃鸡腿,积蓄体力酝酿情绪,准备等大人女婿的文章宣读以后,一齐鼓掌到流泪。不料手里还抓着一只蟹螯正在啃的王勃居然朗声应道:“在下既然叨扰都督大人一餐,自当献丑,聊为报效。”如同领导们正在像模像样地号召人大代表选举,突然冒出一个2B当真来参选,让人们真心像吃了只苍蝇一样难受,心里盘算着早晚也得把这不识相的家伙撵到外国去。但话已至此,骑虎难下,阎都督只好赶紧叫人准备纸笔,并把可以用来蒙头的被状物都丢入长江,看你拿什么打腹稿!!

  王勃左手持蟹鳌,右手接过毛笔,当即刷刷刷笔走龙蛇地写将起来。阎都督心里很郁闷,但不失礼貌地说:“王才子你慢慢写,本督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到隔壁小憩一会儿。”到了隔壁躺在椅子上。不一会儿,幕僚就过来汇报,王勃写的起首四句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安卧榻上闭目听着的阎都督淡然一笑:“稀松平常,不过如此。”后面幕僚继续报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阎都督不禁眼睛微微张开了:“用典居然如此纯熟贴切,好!!”不一会儿,幕僚又过来背了两句,阎都督突然双目精光四射,立即走回会场赶去看王勃下面的文章。因为他心里已经明白,大唐历史上,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夺目的文章之一正在诞生。而能亲自催生并且亲眼目睹这篇文章的出世,将是他阎伯屿一生最大的荣耀。这两句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到此处,王勃的小宇宙在滕王阁上空已经无可阻挡地爆发了。“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想起自己路途艰难、颇招冷眼,接着写道:“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是间接承认自己迷路了,去越南不该走到南昌来的。但他胸中块垒,显然不仅于此。\"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串流传到千载之后的今天依然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典故喷薄而出,楼主仿佛亲眼看见了长空中那绚丽的烟花绽放。

  王勃一气呵成了许多典故,需要简介一下。晋朝时,有紫气上冲牛宿和斗宿之间,据说是宝剑之精气上彻于天,地点应在南昌之南。后来果然在此地找到一双宝剑,一名龙泉,二名太阿,精芒炫目。这便是成语“气冲牛斗”的来历。今天龙泉已成为宝剑的别名,太阿亦然。顺便出道题:太阿倒持,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