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家乡月儿明 - 

问苍天谁是英雄之不得不说清的问题——何为英雄,孰为好汉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4: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忠的复仇计划可谓毒辣,他从多个角度全方面打击,而且不动声色,如暗夜里的蝰蛇,在无声无息中取人性命,在这种诡异的打击下,鲁智深很快就全面溃败,落荒而逃。
  李忠是如何进行他的复仇计划呢。
  首先,李忠假装真诚,毫不嫌弃现在鲁智深的落魄身份。又是跪拜兄长,又是主动调解小霸王周通和鲁智深的紧张关系。李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里面可有学问。李忠就是让鲁智深反思。想当年,我刚到延安府,你是如何对待我的??看看今天我又是如何对待你的。这就是差距啊,鲁大哥。这就是素质啊,鲁提辖。尽管现在你我二人的江湖处境有着天壤之别,可我礼数周到啊,给足了你面子,我就是让你自惭羞愧,无地自容。我就是想听到你的道歉甚至忏悔。
  可鲁智深是如何表现的呢??他没有任何的反应。为什么呢??因为,鲁智深早就忘记了自己当年是如何对待李忠的了。他实在不知道李忠这么热情到底是为什么,他还以为李忠就是这么热情的人呢。
  李忠有点失望。见鲁智深没反应,只得再施第二计。
  李忠,周通,杀牛宰马,安排筵席,管待了数日,引鲁智深,山前山后观看景致。果是好座桃花山∶生得凶怪,四围险峻,单单只一条路上去,四下里漫漫都是乱草。   
  智深看了道:“果然好险隘去处!!”   
  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两个苦留,那里肯住,只推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
  李忠领着鲁智深游览桃花山景色,不是向他介绍桃花山的景色有多么的美,日后要是建个旅游景点的话要比做强盗有前途,他没有那个闲心,他这是向鲁智深炫耀。
  鲁大哥,您看小弟混的还不错吧。比你这个到处讨饭的和尚强多了吧。李忠依旧幻想着鲁智深会恭维自己几句,顺带检讨自己从前做的不对,如果再抽自己几个耳光就更好了。
  可李忠注定还是要失望的。鲁智深照旧依循“一根筋”的行事风格,只是敷衍地说桃花山的确是座险峻的高山,丝毫没有忏悔之意。虽然事情没有按照李忠的意愿发展,但李忠认为也可以了,至少自己这么一炫耀,鲁智深的嚣张气焰少了很多。接下来,李忠又婉转的表达了想邀请鲁智深入伙的意思。
  李忠是真心邀请鲁智深入伙吗??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4: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旁征侧引很多,可能是为迎合现代人口味的,文字是要经过时间沉淀的,望考虑一下。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4: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戈铁马梁山下
  叱咤风云豪杰家
  煮酒论史话水浒
  笑看英雄在城市论坛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4: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周通大骂鲁智深不讲江湖道义,践踏江湖规矩。
  我们桃花山好吃,好喝,好招待,你趁我给你准备盘缠时,殴打我的弟兄,抢我的金银,你算哪门子英雄好汉。有机会我一定会向江湖上的朋友好好宣传你鲁智深的“英雄事迹”。
  李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搞臭鲁智深,就是要鲁智深颜面扫地,事实上,他做到了。
  这就是李忠,这就是打虎将李忠的阴暗心理。豪爽率性的鲁智深遇到他岂能不吃亏呢??李忠不但报了仇,找回了场子,还一直觉得鲁智深欠他一个大大的人情,觉得鲁智深最大的把柄就握在他的手里。
  而鲁智深做了一辈子耿直人,到头来在李忠的阴谋陷害中,在桃花山做了一回小偷,空让小人们笑话。做小偷的名声不好听啊。我们在《时迁篇》说过这件事情,强盗很看不起小偷的,江湖上绝大部分的江湖人都看不起小偷,李忠把鲁智深逼得做小偷,其心不可谓不毒辣。
  报复计划圆满成功,李忠憋了多时的恶气终于出来了。这个世道还是蛮公道的吗。李大寨主感慨道。
  鲁智深走了,桃花山又回到了平庸的生活,他们也渐渐脱离了我们的视线。当我们再见到他们时,他们的境遇也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我们再见到桃花山的“好汉”们时,他们正在干偷马的勾当。
  要说起来,也是很不公平,小偷的盗窃行为叫“偷”,强盗的盗窃行为叫“盗”。强盗们还总是瞧不起小偷们,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都是一样的盗窃行为,还分出高低优劣干啥啊。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与两者失手被擒时的态度。小偷被抓住,就只好双手抱头,任人痛扁。强盗被人发现那是会暴起伤人的,他们负隅顽抗的行为是小偷们学不来的,所以他们也有权利和理由看不起小偷。
  现在桃花山就是这个情况,他们偷了落魄呼延灼的战马,很是高兴,终日饮酒庆贺,他们高兴啊,还是做强盗好啊,抢来好马,也没人敢来讨要,要是小偷哪里敢做这样的大买卖,真是鄙视他们。
  正当他们高兴是,呼延灼带人杀来了。呼延灼在梁山泊大败而逃,无颜回朝廷,还被桃花山偷了御赐宝马,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向青州慕容知府借了马,借了兵杀奔桃花山而来。
  见有官兵来扫荡,小霸王周通满不在乎地杀下山来。周通和青州的官兵们交过手,那些官兵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我桃花山一个冲锋就把他们击溃了。可这次不一样了,呼延灼的武功多高啊,六七个回合,小霸王就支撑不住,败回桃花山了。
  周通的败回,让桃花山的处境严峻起来。那怎么办啊,是坐以待毙还是请外援解救啊。
  这时周通想起鲁智深领衔的二龙山来了,可又担心鲁智深深究以前的过节不肯来救。
  李忠笑道:“他那时又打了你,又得了我们许多金银酒器,如何倒有见怪之心??他是个直性的好人,使人到彼,必然亲引军来救应。
  李忠说,这你放心,鲁智深在我们手里有短处啊,他偷过我们家的金银,这是很丢人的事啊,他要不来救咱们,咱们就到江湖上给他到处宣扬,看他怕不怕??
  当事人鲁智深怕李忠的四处宣传吗??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4: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见这厮们悭吝,被俺卷了若干金银酒器撒开他。
  人家鲁智深根本就没拿这件事当回事。当时是我做错了,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用别人说,我自己说。
  看,这就是两人做人的差距啊。那李忠都到了求人家来救命的地步了,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后来,三山聚义打下了青州,桃花山也一并加入到了梁山泊的大阵营里。
  到了梁山泊上,李忠和周通就没有在桃花山时那么逍遥自在了,不过安全有保证啊,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李忠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睚眦必报,这种人是不太容易真心相交的,作为李忠的好兄弟,周通能和他有真正的兄弟情义吗??
  周通应该不担心这些,因为他们是“八拜之交”的兄弟啊,他们是生死兄弟啊。
  周通在第五回说过一句话。
  周通道:“哥哥,我和你同死同生。”
  这是周通的真心话吗??
  不一定是。
  这是李忠的真心话吗??
  一定不是。
  在第九十五回,卢俊义大战独松关。李忠和周通一起出战,周通被方腊的大将厉天润一刀斩了,他没能体现出小霸王应有的风采,他也只能到另一个世界再抢一个压寨夫人了,希望这次鲁智深不会出来捣乱吧。
  看到自己最好的兄弟被杀,李忠是如何做的呢??
  书上说,李忠带伤走了。
  李忠竟然跑了,竟然扔下结拜兄弟跑了,竟然不报杀兄弟之仇,逃之夭夭了。
  周通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眼看到的是结拜兄长急冲冲逃跑的背影:
  李忠哥哥,我们说好的同生共死呢??
  不要为李忠的行为感到奇怪,也不要生气,这不是李忠扔下兄弟落荒而逃的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在九十八回,卢俊义大战昱岭关,派史进带领五名头领做前哨,在半路上,他们遭遇到伏击,史进被射死,包括李忠在内的五名梁山头领顾不得史进,各自逃命了。
  史进望着李忠逃跑的身影,眼神中充满疑惑;李忠哥哥,你不是忠肝义胆的打虎将吗??你怎么又逃了。
  李忠又扔下兄弟逃跑了,这次,连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这是什么结拜兄弟啊,这还妄称讲义气的“英雄好汉”??
  老天爷都急了,李忠还有好下场吗??
  在那次伏击中,李忠终于没能逃出生天,他再也不能进行第三次不顾兄弟,自己逃命的经典桥段了。他被南军射死,结束了他不忠不义的一生。
  至于这次英雄好汉的评选大会,他们兄弟两个还有脸来参加吗??
  周通是一个欺负良善,强抢民女做压寨夫人的强盗中的败类;
  李忠是一个是心胸狭窄,不讲义气,贪生怕死的小人。这样的人做强盗都不入流,还想评选英雄好汉,还是洗洗睡吧。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5: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忍不住冒个泡
xsadm 该用户已被删除
xsadm 发表于 2015-4-25 15: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要有时代感的,满篇“之乎者也”,咱们看着也费劲不是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5: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希望经常冒个泡,大家互相切磋,相互进步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5: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江叫道:“教头,我是个犯罪的人,没甚与你;这五两白银权表薄意,休嫌轻微。”
  要不说人家宋江被江湖上称为及时雨呢,就是会做人。当你处在人生最低谷时,当你的面子和尊严受到践踏时,当你感到茫然无助且无力反抗时,宋江就会及时的出现,解危济困,救你于水火,这时受到帮助的人能不感激涕零吗??能不感恩戴德吗??能不以死相报吗??
  就帮助江湖落难朋友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宋江厉害。当然,接济江湖上落难的朋友很多人都在做,甚至比宋江做的还要好,例如小旋风柴进。但是在选择帮人的时机,拿捏出手的火候上,宋江的功力举世无双,无人可比。我们可以把所有可以表扬人的词语都用上,“世界第一”“地球第一”“宇宙第一”都行。
  不服不行啊,宋江做的就是好啊。
  宋江真是个好人啊,薛永被感动了,他很激动了,当然也很冲动。人一冲动就容易干出不理智的事情,人一冲动就是出错招,出昏招的时候。
  恁地一个有名的揭阳镇上,没一倨晓事的好汉抬举咱家!!这五两银子强似别的十两!!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使小人天下传扬。”
  薛永端着盘子转了两圈没有收到钱,心里很憋火,很生气,所以他借宋江的这五两银子向揭阳镇的人们表达心中的不满。
  这是薛永的气话,在异地他乡敢说这样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的话语是很危险的,尽管他这是在借着讽刺揭阳镇来抬高宋江..
  可是抬高一个囚徒,贬低整个揭阳镇,怎么看,这件事,都做的欠妥。不过,薛永来不及反思了,因为砸场子的来了。
  薛永的话音刚落地,当地的恶霸就来砸场子了。原来,揭阳镇的恶霸早就在人群中埋伏着了,就等薛永不当言论出口了。
  恶霸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欺软怕硬。这个恶霸当时是一人前来,并没有带帮手,他进了场子就大骂薛永和宋江,然后举拳扑向宋江。因为,他看宋江是个囚徒,个子又矮,看上去比较好欺负,所以临时决定先教训这个囚徒,然后在狠狠收拾薛永。
  这时,薛永又开始冒傻气了,他做了一件让所有《水浒传》读者都气愤的事。本来,一些隐秘事情的迷雾会露出端倪,至少也会露出一点蛛丝马迹,可是他的胡乱出手,把这一切都破坏了。
  这个薛永啊,至今我们也不会原谅他。
  薛永做了什么事,让我们痛恨他到现在啊??这事得慢慢说,现在我们先对当时场景还原。
  话说当下宋江“不合时宜”地将五两银子给了薛永。揭阳镇上的一个恶霸不干了,要打宋江。宋江也是练过拳脚,带过徒弟的江湖练家子,他当时也拉开架势准备和恶霸对打。可这个不开眼的薛永,越俎代庖,冲上前去把恶霸打跑了。
  薛永啊,薛永,你好心办坏事了,你的胡乱出手让原本就不清晰的局面更加混乱了。
  在《水浒传》中有一个秘密始终困扰着我们,那就是作为后来梁山的总瓢把子宋江的武功到底如何??
  我们知道宋江是练过武功的,但是他的功夫能在什么层次上呢??是高深莫测还是稀松平常呢??
  我们不知道啊,因为宋江从没有和别人动过手,他遇到危险不是逃跑就是倒地哭号“吾命休矣”,一般这样做的人会是两种情况。
  一。他是个怂包,无能的人。这样的人遇到危险这样的反映也很正常,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危险,不就是逃跑吗,跑不了可不就只能嚎哭吗。
  二。这个人是个高手,他这样做就是要放出烟雾弹,迷惑对手。在对手大意时,露出尖牙利爪,致对手于死地。
  宋江是那种情况啊??遗憾的是,宋江自始至终隐晦的表现不给我们猜测分析的机会啊,这次宋江好不容易要和揭阳镇恶霸放对较量,有让我们有一睹真容风采的机会,却被薛永给搅局了,这是多可惜啊。
  要不说薛永这个人遭读者恨呢。

3

主题

-3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家乡月儿明 发表于 2015-4-25 15: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起惋惜之意,还是说说薛永吧。这个薛永三招两式打倒了恶霸,当真是有些本事,他真是病大虫啊。
  打跑恶霸后,薛永就和宋江互通姓名,当得知对面貌不惊人的囚徒就是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江时,薛永倒头便拜。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清一个问题。为什么江湖上的人一听对面是及时雨宋江就“纳头便拜”??
  我们前面分析的几个头领由于没有机会单独见宋江,就没有机会说这个问题,今天让薛永遇到了,我们就得好好说说这个问题。
  在江湖上见了宋江“纳头便拜”的人会有三种情况。
  一。受过宋江帮助的人心存感激。
  我们知道,江湖上称呼宋江为“及时雨”,就是因为宋江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经常在别人有难时出手相救。江湖人闯荡江湖不容易啊,特别是不愿意做强盗的江湖人。遵法守纪的辛苦钱不易挣啊,如果在他乡异地得个病受个伤,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当年,秦琼卖马的故事,多么让人心酸啊。那些在自己受难时得到过宋江帮助的人,如果在江湖上再一次看到宋江,他们怎能不“纳头便拜”啊。这些人拜宋江是因为感恩。
  不过,江湖上直接受过宋江帮助的人在《水浒传》中出现不多,至少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直接得到宋江帮助的人没有几个。像薛永这么幸运的不太多。这可能和宋江的活动范围有很大的关系,宋江哥哥毕竟主要的活动范围是在山东地面上。山东地面很广阔啊,他还得上班工作,帮人还得看火候,直接出手的机会着实不算多,至于为什么江湖上的名声这么大,这就是第二种情况。
  二。受过宋江帮助的人四处宣传的结果。
  那些受过宋江帮助的江湖人受了宋江的帮助该如何报恩啊,江湖人可是讲“受人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的。可是那些人怎么才能报答宋江哥哥呢??凭他们吃不饱穿不好的境地怎么帮助宋江哥哥啊??他们也不知道宋江哥哥需要什么啊??对他们来说,到处宣扬宋江哥哥的“光荣事迹”是他们唯一能够报恩的方式,除此以外他们也没有办法报答宋江哥哥。
  在古代,江湖人做宣传主要靠口口相传,当那些受过宋江帮助的江湖人把宋江“肝胆相照”的事迹讲给他们的朋友,亲人听时,那些人怎会不动容,怎会不印象深刻。当他们知道宋江来到身边,怎会不“纳头便拜”??他们拜的是宋江这个江湖名人的名声。
  三。古代的礼仪。
  在古代,人们对于礼仪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跪拜是对尊长们表示尊敬的方式,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见到受人尊敬或年长者,行跪拜礼就显得很普通了。
  江湖上有句俗语“礼多人不怪”,在江湖上遇到年龄大于自己,有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自然就常施跪拜之礼了。
  江湖人见到宋江“纳头便拜”,不外乎这几种情况。拜宋江,并不是说,宋江有什么“王霸”之气,不要把这件事看得多么神秘。在我们“评委会”眼里,他们不会再故弄玄虚了,我们会一层一层剥开他们所谓的光环,剖析他们的内心隐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