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以“治假”的精神开好两会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溪州壮歌2 发表于 2015-4-25 06: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百度中输入“提案满意率”,搜索发现,好家伙,天南海北召开的省、市的“两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居然都是100%的“满意率”。
笔者曾做过本县两届县政协委员,记得在听取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时,每年都是100%的办复率和满意率,在闭幕式上审议表决时也都是全票通过。
目前,全国各地已进入两会模式,纵观历年来各地两会的开展情况,多是提案办复率100%,报告通过率100%。面向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的重点国情,如何革除“四风”残弊,消除形式主义怪相,发挥民主集中制,让各地代表集思广益,让两会提案实现其促发展、惠民生的本质,值得每一位群众发言人深思。
两会期间不管是提案还是议案,往往受到关注,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它的质量,是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期待的是看到这些提案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实质性推动。如何避免代表们“鼓鼓掌、举举手、画画圈”成为“摆设”,更好地发挥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治假”。要治“认识”之假,“两代表一委员”的身份往往被视为一种荣誉,而忽视其责任之所在,许多代表没有明确自身应该履行的职责,只享受代表身份带来的荣誉。要治“倾听”之假,部分代表有“5年0提案”的情况出现,窃以为没有遇到可以提出的议题,实则没有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发挥应有的参政议政作用。要治“数量”之假,100%的提案满意率有违常理,两会的提案多是谋长远抓关键之策,一年内难以办结实属正常,满意率实难为100%。要治“质量”之假,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的提案,要在本年度之内彻底办结,不仅需要下猛力也需要注重办结质量。要治“行为”之假,部分代表仅在两会期间发挥作用,闭会期间较少发挥监督作用,较少做来年提案的整理准备工作。
要治的“假”还有很多,只有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大力“治假”,才能纠正所涉及的不实之风,树立起求真务实的“两会”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