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16

主题

-16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ljf1925 发表于 2015-4-26 00: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八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人民政府驻地前郭镇西北45公里。东经124°23′至北纬45°22′之间。东隔嫩江江与黑龙江龙江省茂兴镇相望,西与查干湖相连,南与蒙古艾里乡为邻,北与大安市四棵树乡接壤。东西宽33公里,南北长25公里。总幅员307平方公里。现辖20个村,33个自然屯,101个村民小组。有7694户,人口29260人,其中蒙古族1421人,满族189人,回族4人,朝鲜族14人。
  (二)历史沿革及村屯建设。
  八郎镇驻地八郎屯,1946年建区,驻地八郎屯,以驻地得名八郎区,名称沿用。八郎镇地处嫩江西岸,查干湖东岸,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清嘉庆初期建屯,当时有蒙古族人在此游牧,以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居多,以包姓为主,后期大清政府为开垦草原荒地将大部汉人迁于此地。1946年3月设立八郎区。1956年撤区划乡,1958年10月改乡为公社,称八郎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为乡称八郎乡。1985年将八郎乡划分为八郎乡、穆家乡。1986年将八郎乡更名为八郎镇。2005年又将穆家乡与八郎镇合并,统称为八郎镇。
  【八郎村】BA LANG
  为八郎镇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有586户,总人口为  2204人,耕地面积738公顷,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蒙古族为436人,满族为20人,朝鲜族6人,回族4人,其余为汉族,共有5个村民小组。
  【八郎屯】BA LANG TUN
  为八郎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有586户,总人口为 2204人,耕地面积738公顷,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蒙古族为436人,满族为20人,朝鲜族6人,回族4人,其余为汉族。
  【冷家屯村】LENG  JIA  CUN
  为冷家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2公里,由驻地冷家屯得名,1980年由八郎乡两家子村划出,总人口为841人,有240户,耕地面积420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有3个村民小组。
  【冷家屯】LENG  JIA  TUN
  为冷家屯村驻地,距八郎镇政府2公里,总人口为841人,有240户,耕地面积420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其余为汉族。
  【苏玛村】SU MA CUN
  2005年10月,以四弦琴演奏家苏玛的名字命名,总人口为1446人,有408户,耕地面积59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满族为6人,其余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两家子屯】LIANG  JIA  ZI  TUN
  为苏玛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1446人,有408户,耕地面积59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满族为6人。
  【陶克陶胡村】TAO KE TAO HU  CUN
  2005年10月以民族英雄陶克陶胡的名字命名。距镇政府2公里。总人口为1902人,有492户,耕地面积80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三家子屯】SAN  JIA  TUN
  为陶克陶胡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1902人,有492户,耕地面积80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有蒙古族300人,其余为汉族。
  【西上台子村】XI  SHANG  TAI  ZI  CUN
  位于西上台子屯,距镇政府3公里。总人口为1800人,有490户,耕地面积628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200人,满族13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西上台子屯】XI  SHANG  TAI  ZI  TUN
  是西上台子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1800人,有490户,耕地面积628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200人,满族130人,其余为汉族。
  【北上台子村】BEI  SHANG  TAI  ZI  CUN
  位于北上台子屯,距镇政府4公里。总人口为2394人,有638户,耕地面积77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朝鲜族3人,其余为汉族,有8个村民小组。
  【北上台子屯】BEI  SHANG  TAI  ZI  TUN
  是北上台子村驻地,建于清嘉庆初期。总人口为2394人,有638户,耕地面积772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50人,朝鲜族3人,其余为汉族。
  【塔虎城村】TA  HU  CHENG  CUN
  以辽金古城命名,距镇政府7公里。总人口为1180人,有360户,耕地面积287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100人,其余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四家子屯】SI  JIA  ZI  TUN
  为塔虎城村驻地。总人口为1180人,有360户,耕地面积287公顷,以种植玉米、水稻、瓜菜为主。有蒙古族100人,其余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东风村】DONG  FENG  CUN
  位于东风渔业队屯,距镇政府5公里。总人口为374人,有83户,耕地面积71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为汉族,有1个村民小组。
  【东风渔业队屯】DONG  FENG  YU  YE  DUI  TUN
  为东风村驻地。总人口为374人,有83户,耕地面积71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为汉族,有1个村民小组。
  【黎明村】LI  MING  CUN
  位于黎明屯驻地,距镇政府4公里。1971年由原八郎乡6个自然屯的6个生产小队合并而成。总人口为1760人,有425户,耕地面积456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有蒙古族40人,朝鲜族5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黎明屯】LI  MING  TUN
  是黎明村所在地,总人口为1760人,有425户,耕地面积456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有蒙古族40人,朝鲜族5人,其余为汉族。
  【曙光村】SHU  GUANG  CUN
  位于曙光屯驻地,距镇政府3公里。1971年由原八郎乡6个自然屯的6个生产小队合并而成。总人口为1355人,有339户,耕地面积349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部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曙光屯】SHU  GUANG  TUN
  是曙光村所在地。总人口为1355人,有339户,耕地面积349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全部为汉族。
  【穆家崴子村】MU  JIA  WAI  ZI  CUN
  位于穆家崴子屯,距镇政府5公里。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总人口为1930人,有505户,耕地面积566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30人,其余为汉族。有10个村民小组。
  【穆家崴子屯】MU  JIA  WAI  ZI  TUN
  是穆家崴子村所在地。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总人口为1000人,有300户,耕地面积366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3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大榆树屯】DA  YU  SHU  TUN
  距穆家崴子村2公里。总人口为930人,有205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向阳村】XIANG  YANG  CUN
  位于巴大荣贵屯,距镇政府12公里。总人口为1290人,有343户,耕地面积51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2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巴大荣贵屯】BA DA RONG GUI TUN
  为向阳村所在地(曾叫八大歪)。总人口为890人,有243户,耕地面积35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20人,其余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丁家店屯】DING  JIA  DIAN  TUN
  距向阳村1公里。总人口为400人,有100户,耕地面积161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三不管村】SAN  BU  GUAN  CUN
  位于大三不管屯驻地,距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311人,有330户,耕地面积40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9个村民小组。
  【大三不管屯】SAN  BU  GUAN TUN
  为三不管村所在地。总人口为600人,有130户,耕地面积15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小三不管屯】XIAO  BU  GUAN TUN
  距三不管村1公里。总人口为500人,有110户,耕地面积10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邵老窝堡屯】SA0  LAO  WO  BAO  TUN
  为三不管村所在地1公里,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总人口为211人,有90户,耕地面积1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3个村民小组。
  【羊营子村】YANG  YING  ZI  CUN
  位于羊营子屯驻地,距镇政府7公里。总人口为1040人,有278户,耕地面积298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羊营子屯】YANG  YING  ZI  TUN
  为羊子营村所在地。总人口为1040人,有278户,耕地面积298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莫日格其村】MO  RI GE  QI  CUN
  位于莫日格其屯驻地,曾叫莫古气大队。距镇政府7公里。总人口为1031人,有225户,耕地面积31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5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莫日格其屯】MO  RI GE  QI  TUN
  是莫日格其村所在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曾叫莫古气。总人口为1031人,有225户,耕地面积31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蒙古族50人,其余为汉族。有6个村民小组
  【青山头村】QIN  SHAN  TOU  CUN
  位于大青山头屯驻地,距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310人,有319户,耕地面积437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10个村民小组。
  【大青山头屯】DA  QIN  SHAN  TOU  TUN
  为大青山头村所在地。总人口为600人,有119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以大青山头人居住地得名,建于清同治年间。
  【小青山头屯】XIAO  QIN  SHAN  TOU  TUN
  距青山头村1.5公里。总人口为310人,有90户,耕地面积107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三家子屯】SAN  JIA  ZI  TUN
  距青山头村2公里。总人口为500人,有110户,耕地面积13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
  【粮店村】LIANG  DIAN  CUN
  位于粮店窝堡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469人,有396户,耕地面积46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粮店窝堡屯】LIANG  DIAN  WO  BAI  TUN
  为粮店村所在地。总人口为900人,有256户,耕地面积26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马营子屯】 MA  YING  ZI  TUN
  距粮店村2公里。总人口为569人,有140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腰窝堡村】YAO  WO  BAO  CUN
  位于腰窝堡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3公里。总人口为1733人,有444户,耕地面积589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10个村民小组。
  【腰窝堡屯】YAO  WO  BAO TUN
  为腰窝堡村所在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总人口为900人,有200户,耕地面积21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苏家窝堡屯】SU JIA WO BAO TUN
  距村驻地2.5公里。总人口为800人,有190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六家子屯】LIU  JIA  ZI TUN
  距村驻地1.5公里,建于清光绪34年。总人口为233人,有54户,耕地面积199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铁桥村】TIE  QIAO  CUN
  位于铁桥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4公里。总人口为1550人,有408户,耕地面积532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8个村民小组。
  【铁桥屯】TIE  QIAO  TUN
  为铁桥村所在地。总人口为850人,有208户,耕地面积275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
  【五家子屯】WU  JIA  ZI  TUN
  距村驻地1公里。总人口为700人,有200户,耕地面积2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建于清光绪34年。
  【富岗子村】FU  GANG  ZI  CUN
  位于刘喜窝堡屯驻地,距八郎镇政府10公里。总人口为1340人,有385户,耕地面积39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8个村民小组。曾叫青岗子大队。
  【刘喜窝堡屯】LIU XI WO BAO TUN
  是富岗子村所在地。总人口为820人,有255户,耕地200面积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4个村民小组。建于清光绪34年。(包括新村,建于1998年10月。)
  【青岗子屯】QIN  GANG  ZI  TUN
  距村驻地5公里。总人口为280人,有70户,耕地面积100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朱全保屯】ZHU  QUAN  BAO  TUN
  距村驻地1.5公里。总人口为240人,有60户,耕地面积94公顷,以种植玉米、瓜菜为主。全部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
    (三)自然环境。
  (1)地质特征。八郎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嫩江冲击平原,并西邻查干湖,沿江地带多为冲击平原,多为草甸土、冲击地和泥碳土。(2)地貌特征。八郎镇地处嫩江西岸,松嫩河谷平原。地势平坦,为沿江地带,为沼泽地,多是草甸土、冲击土和泥碳土。(3)气候特征。八郎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少雨,冬季干寒少雪,平均气温4.5°年平均降水量455毫米,无霜期144天左右。(4)水文特征。地表水充足。嫩江从境内通过。零点灌区第一、二抽水站建在境内。一总干和二总干横贯境内。地下水源丰富。岩性为砂、砂砾石,透水性好。(5)土壤特征。八郎镇由于嫩江从境内穿过,沿江地带多为冲击平原,多是草甸土、冲击土和泥碳土。台地为中性沙壤土。
    (四)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八郎镇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33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9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15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3公顷。林地面积1222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150公顷。草原面积4366公顷。水域面积903公顷。
  (2)水资源。水利资源丰富,地表水充足。嫩江从境内通过。零点电灌站第一、二抽水站建在境内。一总干和二总干横贯境内,全镇水田灌溉面积达1000公顷。
    水利基础设施完备。全镇水利设施逐年得到完善,水利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共有引水闸2个,桥3座,涵10个。全乡共有机电井216眼,小井332眼。
    大气降水适中。年降水量在455mm左右。地下水源丰富。地下埋藏深度为20-60米,单井出水量一般为100吨/小时以上,矿化度小于0.5克/升,含氟量0.5-1.0毫克/升,地下水类型为重磷酸钙型水,境内地下水系也属越流系统地下水含水层组。
  (3)生物资源。由于长期的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小气候,为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统计,境内野生植物就有400多种,
    野生动物资源:有狐狸、獾子、貉子、野兔、山狸子、刺猬、黄鼬、大眼贼、蝙蝠、大雁、燕子、野鸡、水老鸱、沙半鸡、松鸡、灰鸥、鹭鸶、水鹳、水鸡、鹌鹑、猫头鹰、山鹰、山鸽、百灵、叫天子、喜鹊、乌鸦、蛇等上百种。
    鱼类:主要是生长在嫩江、查干湖,境内各引泄渠内及稻田地、泡泽等水域。主要品种有:草鱼、白鱼、鲤鱼、鲫鱼、青鱼、鲶鱼、黑鱼、麻鲢鱼、嘎鱼、鳇鱼、船丁子、白膘子、黄姑子、葫芦子、吉勾等。还有沙鳅、泥鳅、毛虾、米虾、白虾等。此外,还有鳖、蚌、海狸鼠及蛙等水生动物。
    农作物。八郎镇属于前郭县北部松嫩平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花生、谷子、芝麻、绿豆等。由于土质和光照条件好,盛产西甜瓜和大白菜。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玉米,产量分别为每公顷9000-10000和8000-9000公斤。
  (4)矿物资源。我镇境内有丰富的泥炭、草碳、水砂、混砂、江砂、狼屎泥等矿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的沿江地带。并有丰富石油资源。          
  (5)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