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纵横谈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11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散淡道人 发表于 2015-4-26 01: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鼓文考例   欧阳修《集古录》曰:右石鼓文,岐阳石鼓,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宣王刻诗,韩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散弃于野。郑余庆置于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传师求于民间得之,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灭不可识者过半。余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此。然其可疑者三四。今世所有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其距今未及千岁。大书深刻而磨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共和元年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理岂得存?此其可疑者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颂同文,而诗书所传之外,三代文章,真迹在者惟此而已。然自汉已来,博古好奇之士,皆略而不道。此其可疑者二也。隋氏藏书最多,其志所录秦始皇刻石婆罗门外国书皆有,而独无石鼓。遗近录远,不宜如此。此其可疑者三也。前世传记所载古远奇怪之事,类多虚诞而难信。况传记不载,不知韦韩二君何据而知为文宣之鼓也。隋唐古今书籍粗备,岂当时犹有所见而今不见之邪?然退之好古不妄者,余姑取以为信尔。至于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也。庐陵欧阳某记。嘉祐八年六月十日书。《中国书法全鉴》,2003年6月版,夏于全许光宏主编,其中《篆书—石鼓文》条曰:战国秦国,石鼓铭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石鼓文》也称《岐阳石鼓》《猎碣》《陈仓士碣》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之一。因文内容记叙贵族游猎情况,也称“猎”。书体为当时秦国使用的文字,是秦朝标准小篆的前身,又称“籀文”或大篆,其制作年代历来说法不一。近代以来,一般认为是秦国之作(据马衡、郭沫若唐兰考证)。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凤翔)三畤原,唐初时发现。文字大多剥泐,内有一石在宋时已改凿为臼,另一石已无字。石鼓铭文居中,上下留出天地。布局合理,行距适宜。一行之中,字距疏匀而无松散之弊。字形多取长方形,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刻工精密。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古朴圆劲。《石鼓文》在唐时已有拓本,可惜未及流传。范氏天一阁藏北宋拓本,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年)毁于火。锡山安国旧藏三种宋拓,称为十鼓斋“先锋本”“中权本”和“后劲本”,流于日本。本图为故宫博物院藏胆拓本。《书学史》,民国粤人文昌祝嘉著,其中第三节《周代之书学》曰:周代石刻最可宝者,当推石鼓文。自来学者关于石鼓文时代之考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然认为周代之物,当不大谬。兹略举诸家之说,以见梗概。石鼓文,唐宋诸贤皆以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欧阳修虽设三疑,然信昌黎之说,以为非史籀不能作。乃金人马定国,尝考石鼓文字画,以为宇文周时物,顾亭林亦附和之;然此说最不可信,以唐贤去宇文周尚近,证据必多,未有不知者也。此外,郑樵《通志略》列入秦代,谓作于惠文王之后,始皇之前;罗振玉《石鼓文考释》定为秦文公时物;马叙伦《石鼓文疏记》亦然;俱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然《史记》十二诸侯表,秦文公元年为周平王六年,平王之上为幽王,在位十一年,幽王之上即宣王,相距不过十七年。据郭沫若考证,作于秦襄公八年,襄公八年,平王元年也,相距更近。且先秦亦周世也,所异者,出于秦臣之笔,抑太史籀之笔耳。关于石鼓文之著录,除上举罗马二氏外,尚有杨慎《石鼓文音释》,陶滋《石鼓文正误》,李中馥《石鼓文考》,刘凝《周宣王石鼓文定本》,任兆麟《石鼓文集释》,张燕昌《石鼓文释存》,吴东发《石鼓读》,许容《石鼓文抄》,杨世春《石鼓文抄》,庄述祖《石鼓文然疑》,冯承辉《石鼓文音训考正》,周庠《校补石鼓文音训》,赵烈文《石鼓文纂释》,沈梧《石鼓定本》,尹彭寿《石鼓文汇》,吴广霈《石鼓文考证》,马衡《石鼓为秦刻石考》,强开运《石鼓释文》,等十八种。阮元曾摹浙江天一阁所藏北宋本参以明初本,刻石置于杭州及扬州,可见石鼓文之为学者之所重视矣。吾丘衍《学古编》云“篆法扁者最好,谓之?匾,徐铉谓非老手莫能到,石鼓文字是也。”至于书体,当为籀文。《广艺舟双楫》称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以愚见,书体已渐趋于工整,不若殷周钟鼎文宕逸,气韵亦不及钟鼎文之雄伟;然李斯虽称为小篆之祖,亦望其项背。主石刻之盟坛者,舍此而谁。鼓数有十,其一已成没字碑,尚有二鼓亦仅存数字,实则七鼓耳。石质极坚,亦非其他石刻之所可比拟,故尚有二三鼓,以今拓较之宋拓,不差一字,亦云奇矣。今拓所存,尚得字二百四十三,半泐者七十,漫漶者十八,硕果仅存,诚书学之蘾宝。然石鼓旧藏北平,国土沦亡,荆棘铜驼,何日得摩挲故物乎?不禁搁笔三叹也!《书法辞典》,1989年4月版,范韧庵李志贤编著,其中《石鼓文》条曰:亦称猎碣。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其形似鼓,共十件,自唐杜甫、韦应物、韩愈作《石鼓歌》以后,始显于世。石原在陕西雍县(今之凤翔),唐郑余庆迁于凤翔夫子庙;五代兵乱,石散失;宋司马池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祐间(1049--1054)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中自凤翔迁于东京(今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宋,辇归燕京。六百年后日本侵华,石曾南迁,抗日战争结束后仍运回北京,藏故宫博物院。其刻石的年代,据唐张怀瓘、窦臬、韩愈等人考证,以为周文王时物;金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刻;清俞正燮以为北魏真君七年(446)刻;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近人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前374)时刻,详见《石鼓年代考》。石上文多残损,北宋欧阳修《集古录》所载仅存四百六十五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无存。书体在籀篆之间,唐张怀瓘《书断·书断中》:“石鼓文开阖古文,畅其纤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镂铁,而端姿旁逸,又婉润焉。”存世墨拓善本有明安国藏“中权本”“先锋本”(亦称“前茅本”)“后劲本”,以及徐坊藏“汧”字不损本等,均曾影印行世。参见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辞源》正续编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39年六月版,第1074页《石鼓文》条曰:鼓凡十,每鼓约径三尺余。今在北京旧国子监大成门左右。其文为周之大篆,即史籀所作者也。鼓于唐时始为人知,初在陈仓,散弃于野,郑余庆置于凤翔孔子庙中,而亡其一。北宋时,向传师求于民间,乃得之。相传以为成周猎碣。自古著录家,如《书断》《元和志》《法书苑》《金石录》诸书,并称为宣王大狩所作。其形诸词赋者,若韦应物韩愈苏轼之徒尤指不胜举。而董逈程大昌诸人,则断以为成王时所作。郑樵因其文往往与秦器相合,指为秦刻。杨慎从而和之。全祖望遂谓此鼓必不出于秦前。而马定国创为宇文周时之说。和之者有焦竑顾炎武诸人。《集古录》《籀史》二书,则并疑其伪,论断纷纷,殆如聚讼。鼓文历久残缺,唐宋时已然。欧阳修所见已仅四百六十五字,后人所见字数愈少,有仅止二百七十二字者。惟鄞范氏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最为完备,然亦止四百六十二字,清阮元重刻于杭州府学。王昶就家藏本参考宋拓暨诸家摹本,补释阙文,共得四百六十四字,盖鼓文莫备于此矣。清高宗临雍讲学,见石鼓原刻,惧其日益漫漶,为立重栏以护之,别选贞石摹勒鼓文,便人椎拓。于是石鼓遂有新旧二种,见《金石萃编》。  唐宋以来诸多考证,妄言猜度,实无意义。盖远古文字,能有幸一睹真迹,已为幸 事。若为扬名而立论,实为不轨之举。今略具诸考,以为警钟,亦为有益于将来。 散淡道人识于2010年阴历八月十五日

110

主题

-11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散淡道人 发表于 2015-4-26 0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422_b2391b5a2d63eff02cbd2cwfhGoT2TCu.jpg (186.05 KB)2014-11-30 15:40

110

主题

-11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散淡道人 发表于 2015-4-26 01: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人考释(散淡道人)  近代以来,史家考证秦人者多出臆造。惟翦伯赞《秦汉史》一书考释甚详。然多以西戎之一支羌族东侵西周,导致西周灭亡。盖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赢得褒姒一笑,丢失镐京,致使西戎入侵国都,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阳,此一史实,早为史家公论之定案。然疑点在于,西戎诸国中,当时入侵西周者,恐非一支力量。考诸周朝国境西北方,当时或有匈奴西戎八国等诸势力范围,周幽王(前795-前771)时当秦庄公(前821-前778)秦襄公(前777-前766),推至前秦初期,至少尚有200年立公封王,且考秦人乃华夏族西迁一支,其国君当为少昊氏之后,传秦孝公(前381-前338)因秦之祖先善养马,因此将其分封于秦,作为周朝之附庸,断非西戎或鬼方之一。考秦地为雍州,即今之凤翔。周幽王时,西戎八国等势力范围欲图关陇之地,惟秦襄公将戎狄据之陇西,是为护周之功臣,故秦孝公能受封于此地。秦人千年来与西域诸民族杂居,或有互通婚姻者亦未可知。秦人自古骁勇善战,智慧超人,司马迁尝谓秦人多诈,是可知秦人亦以贸易交通为能事矣。

110

主题

-11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散淡道人 发表于 2015-4-26 0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戎羌历史考略(散淡道人)关于夏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几乎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根据殷商西周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今天我们大致可以简略了解到一些关于西北少数民族的历史状况。根据《尚书》《史记》等书记载,尧时“窜三苗于三危”。三危究竟指向何方,目前不能确定。史家猜测可能是在甘肃青海地区。《禹贡》载有大禹曾导黑水于三危山的记载。据考证,三危山可能即今敦煌东部的三危山。尧之前,轩辕氏曾联合神农炎帝打败了蚩尤,据说蚩尤就是“三苗”的代表,大概蚩尤是长江流域少数民族多个部落联合的酋长,三苗仅喻其部落数较多而已,大约今天的羌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都应算在内。蚩尤被打败之后,长江流域为神农炎帝所控制,黄河流域为轩辕黄帝所掌握,显然蚩尤所辖的南方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栖息之地,只好将他们赶到边疆地带了。而中原之外的所谓边疆,除了东边的大海,北面的荒漠(或许有部分匈奴的祖先放牧),剩下的地方只有西北河西走廊以及青藏高原了。估计自炎黄之后,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战争不断,到了尧时,很可能西北少数民族又一次遭到来自中原的重创,或许南方仍有部分少数民族与尧率领的中原华夏族发生了战争,这些所谓的“三苗”再一次被安置迁徙至西北荒漠地区。相传殷商时期“诸侯八译而来者千八百国”,葱岭以西五百里的“渠搜国”(中亚撒马尔罕地区)曾到商都朝贺,西戎氐羌等少数民族也向商朝朝贡,表示臣服。祖甲武乙时期,曾用兵于西戎义渠之地。《竹书纪年》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殷朝末年,活动于今天甘肃泾川一带的阮人与活动于今甘肃灵台一带的密人发生战争,周公季历出师帮助阮人攻打密人,打败密人后,将其迁至“程”,即今陕西咸阳东北。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向西巡守征讨,从镐京(陕西长安)出发,西北至平凉,南行至河西青海以及昆仑山北麓,再西至葱岭,进入中亚里海黑海间返回;或认为经伊朗进入东欧,沿天山南麓经河西走廊回到镐京。往返二万四千里。这一史实记载于《石鼓文》。周穆王,姓姬名满,是西周的第五个王位继承人,自前1001-前947年执政,在位约五十五年,其西巡时间大约自穆王十三年闰二月十日至穆王十四年九月(前989-前988),历时一年半之久。这次西巡,穆天子广泛接触了沿途各少数民族,受到各地热烈欢迎。在“河宗”(估计是渭河或黄河源头),穆天子举行了盛大的朝会仪式,接受了当地首领授予的“河宗璧”;在“黄之山”向各族首领展示“天子之宝”,宣扬了中原文化;在“珠泽”,珠泽之人献白玉和“食马三百牛羊三千”;在“赤乌”,赤乌之人自称其祖先出自“宗周”,并献“食马九百羊牛三百穄麦百载”。穆天子回赠“墨乘四黄金四十镒贝带五十朱三百裹”。穆天子还命将其地原产的“嘉禾”带回中原种植;穆天子到达“西王母之邦”,受到西王母热烈欢迎。穆天子送给西王母“锦组”(很宽的绶带)“百纯”(布匹绸缎),西王母设宴于瑶池之上,他们吟诗作歌,表达建立友谊友好关系的心愿。西王母作歌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天子回答:“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穆天子西巡率六师之众,所到之处,与当地民族结为友好邻邦,谱写出中原华夏民族与西域诸民族的友好史册。战国成书的著作《竹书纪年》《山海经》《穆天子传》《尚书》等书中,多次提到昆仑、流沙、泑泽、敦薨之水、敦薨山(疑似敦煌山)、弱水、黑水、合黎、三危等,说明中原华夏族与西北民族交往正在日益增多。戎羌族是活动于殷商至西周春秋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之一。在殷周之际,戎羌族主要活动于中原以西,而中原北部则是北狄獫狁匈奴的势力范围。据《后汉书》记载:“及平王之末,周遂凌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獂邽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扬拒泉皋之戎,颖首以西有蛮氏之戎。在春秋时,间在中国,与诸夏盟会”。这些被称为西戎的诸羌之族,战国末期在秦王的领导下进入中原,取代了东周王朝。秦王朝为了避害求安,建设了西起临洮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许多长城是在六国长城基础上修建连缀完成的),阻止了西戎羌族和北狄匈奴可能的侵袭。在史前时期,诸羌就开始向西南方迁徙发展,迁徙到中原的羌族只是诸羌的一支。向南迁徙的诸羌族,到达了四川西藏。春秋时代,向塔里木盆地迁徙的诸羌称为西虞或禺氏。到了战国末期,四川青藏一带已经布满了诸羌之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鄯善车师诸国”。其地正是今青藏高原一带。又载:“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氂牛种,越隽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又云诸羌“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为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如上我们得知,戎羌早在炎黄时期就从中原或南方迁徙到了青藏川滇地区,在所谓西王母时代,曾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他们露营火居茹毛饮血几同禽兽,以杀伐战斗为能事,没有君臣之礼,亦无长幼之分,父兄与妻妾姊妹混居交媾,实为乱伦之种族。如今许多考古学家文化学者认为,炎黄种族的祖先是戎羌族,实为不经之谈。从春秋战国之后,有可能戎羌诸种族一部或多部与华夏种族通婚混血,但在文化层面,始终认可传承者大汉文化的基因,否则我们炎黄华夏种族不可能取得五千年举世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仅就中华版图一项就可以说明一切了。(本文参考《西北少数民族史》以及翦伯赞《秦汉史》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