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察哈尔古镇---独石口!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江塞风光 发表于 2015-4-26 07: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石口历史悠久,其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有军事家称此地为“上谷之咽喉,神京之右臂”。早在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明成祖北征阿鲁台,曾驻独石口大阅将士,以振军威。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阳武侯薛禄巡视独石口后,就曾上奏朝廷,有此地“无城堡不可守”之警语。后始筑独石口城垣。



此城周长六里十三步,城楼四,角楼四,开三门,其东门曰“常胜”,西门曰“常宁”,南门曰“永安”。城东南筑敌台一座,城内屯军5600人,驻参将一名。兵部尚书于谦曾多次尚书称:“独石口诸城外为边境藩篱,内为京师屏障,尺寸进退,安危所系!!”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清在此设独石口理事厅,与张家口厅、多伦诺尔厅成鼎足之势,辖察哈尔东翼四旗,并口内延庆、赤城、怀来、龙门四县。其时,全城居民三千多户,店铺上百家,官街林立,庙宇齐全,繁华鼎盛达百有八十载。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独石口理事厅改为独石县,不久迁至沽源小河子。

曾几何时,察哈尔古镇独石口四周清山环绕,城墙雄伟壮观,东西两条河水顺城而下,东河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历历可数;西河水挟泥沙而下,呈黄褐色,河底皆细沙,柔软如面:两条河悠悠然如青黄两条幼龙,摇头摆尾,嬉笑欢唱,一年四季载歌载物,从无倦意。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江塞风光 发表于 2015-4-26 07: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独石口的街 】

如果从高空俯瞰,一个大大的“十”字,把独石口分为四块,十字的交叉点就在镇中心,称为十字街,从街口往东南西北,分别是东街、南街、西街、北街。

南街正中矗立一座 气势雄伟,造型壮观的木结构的四柱三门的牌楼,中门高大宽阔,可通卡车,左右两门供行人往来。



北街有座贞节牌楼,座东向西,花墙环绕。当街横卧一座钟楼,据说是明弘治十三年建。行人车马皆从钟楼门洞来往。

四条主街均建有砖木结构的楼房,全部雕梁画栋,飞檐兽脊。大街两旁栽着杨柳树,且以柳树居多,每到夏季,绿树成荫,即使骄阳酷暑之时,漫步街中,也感到神清气爽。

大街两旁,商家店铺,比比皆是,酒店茶庄、药店诊所、日用杂货、土特产品等等,是应有尽有。店铺的老板伙计,一个个衣装整洁,笑容可掬。他们一早起来,就各扫门前台阶街面,顺便相互问好。至于米面加工、手工作坊、酿酒制醋之类都设在小巷深处。特别是酿酒作坊多达十二处。但每天只出三百斤,所酿元台老酒纯而烈、浓而爽,远近闻名,供不应求。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江塞风光 发表于 2015-4-26 07: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独石口的庙】

独石口城内和城外的东南西北皆有庙,有庙必有戏台,似乎所有神仙都爱看戏。
城东南曾有泰山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雕梁画栋,雄伟壮丽,庙内泥塑神像精英神武,栩栩如生,院中碑石林立,古树参天。每年三月二十八庙会之日,远近善男信女,烧香敬神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院内的铁鼎香炉一天到晚火光熊熊,紫烟冲天。道士们一脸庄重,手敲木鱼无轻无重,张嘴念经徐疾有致,令人望之肃然起敬,闻之心胸如洗。庙门之外则是另一番景象,小商小贩大清早就在道路两旁摆满了摊位,食品、供品、日用杂货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叫卖声嘈杂一片,不绝于耳。

城南二里许,有贞武庙,庙前有一孤石矗立,巨石罅隙间,生有千年老榆三株,树根隆起,如猛虎抓地,树干扭曲,如蛟龙入水。树荫之下,巨石之上曾建有凉亭,亭中央设有石桌石凳,迁客骚人,常聚于此,谈古论今,吟诗作赋。巨石东侧,有弓形石条铺就的台阶,游人可拾级而上;西侧则是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壁上有古人刻的“一石飞来”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若临而望之,会顿觉头晕目眩。巨石北四五步之遥,有一古戏台,飞檐兽脊,碧瓦粉墙,与巨石南边的古庙遥遥相对。农闲季节,久旱无雨之际,元宵佳节之时,人们在此唱戏,以话农桑、祈神雨、庆佳节。戏台对面即贞武庙,贞武像用青铜铸成,高约一米,重达两千多斤,从容端坐正中。贞武庙前左侧,有一石头庙,此庙用一米见方的巨石雕刻而成,石庙门窗紧闭,窗空难容一拳,不知里面的三尊石象是如何雕琢而成,游人至此,无不赞叹无名工匠的巧夺天工。古镇独石,神奇灵秀,名闻遐迩,古诗赞之曰:“团团一石秀如拳,砥柱人间又计年,长拱朔云雄漠水,凌空紫气烛中天。”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江塞风光 发表于 2015-4-26 0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独石口的井】

独石口的井——没数。这是一句充满地方特色的歇后语。确实,独石口的井就是多,多得没办法统计,有人曾说,独石口的井再多也没有独石口的人多论坛,人都能数清,难道井就数不清吗??近几年乡政府,曾组织人统计过,可统计出的数字,一天一变,总没有一十分确切的数,没办法,最后只好作罢。原因是独石口这地方地下水资源丰富,随便找个地方,往下挖不到五米就见水,所以人们挖山药窖时都不敢挖得太深。“巨成祥”酒厂的大院里就有四眼井,老百姓家里,有的井在就在厨房里,有的井就在屋檐下。更奇的是“桃寺”旁边的一眼井,夏季担水用不着水斗辘轳,手提水桶往井里轻轻一按,就是满满的一桶水。一九三九独石口连降四十五天大雨,这口井里的水,吐着白色的水泡,伴随着咕咚咕咚音乐般的声音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形成一条小河,昼夜不停地流淌。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江塞风光 发表于 2015-4-26 07: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33年8月11日,方振武率领的抗日同盟军来到独石口。方振武将军看着这素有“京师屏蔽”,“朔方天险”之称的独石口,豪情满怀,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了“驱寇安边”四个大字,并镌刻于碑,立于独石口城南大道边,以激励抗日将士英勇杀敌,报效祖国。


1933年9月9日,吉鸿昌将军率部来到独石口,与方振武将军会师。次日,二位将军到距独石口60华里的云洲与汤玉麟、刘桂堂相会,共商联合抗日讨蒋之大计,会上决定将抗日同盟军改为抗日讨蒋联军,推举方振武为总司令,汤玉麟为副司令,刘桂堂任右路军总指挥,吉鸿昌任左路军总指挥。随后,在独石口南门外召开万人誓师大会,会场上抗日讨蒋联军的大旗迎风飘扬,大道边“驱寇安边”的青灰色石碑悲壮凝重,“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誓死抗战救国”的口号声响彻云霄,服装整洁,身材魁伟,威风凛凛的吉鸿昌、方振武二位将军的讲演慷慨激昂,将士们的臂章,左边是“抗日”,右边是“反蒋”,山下、树旁、田野里站满了围观的百姓,一时间,群山为之回音,流云为之止步。

大会结束后,民众自发行动起来,抬着猪,赶着羊,提着鸡蛋、水果、糕点、香烟,络绎不绝地送到部队的营房,方老总、吉大胆二位将军站在营房门口拱手称谢,但拒绝接受乡亲的物品。结果送东西的民众越聚越多,任凭将军怎么解释劝说,就是不肯离去。突然站在前边的几个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后边跟着跪倒一片,把礼品高高举过头顶,二位将军见此情景,顿时激动得泪流满面,不得不拱手抱拳答应了人们的要求。

9月15日,联军兵分两路向北平方向进发,方振武部从长城线以西,经云州、沿白河向东南前进,吉鸿昌部从长城线以东,绕丰宁、顺黑河、经四海向南前进,计划在昌平北部集结,然后进袭北平,口号是:“打到北平过中秋。”

部队出发的那天,乡亲们早早就站在大街两旁送行,方吉二位将军走在队伍的前边,向送行的人们频频挥手致意。人们一直把队伍送到独石口城南的独石庙。二位将军这时骑上战马边走边向群众挥手告别。部队走远了,人们蹬上独石厅翘首观望,部队越走越远,人们跑到路边的高山上引领远眺,女人们泣不成声,男人们唏嘘感叹,一位教私塾的老先生感慨地说:“真乃仁义之师也!!”




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支仁义之师在10月5日在小汤山附近却陷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包围之中,虽经浴血奋战,但突围无望,为保存抗日力量,被迫接受了何应钦的所谓和平解决的条件,最后交出了部队。

方振武走了,听说日本鬼子要来了。一天夜里,月明星希,独石口镇的20几个人偷偷地来到城南的大路边,把那块“驱寇安边”的石碑挖出、运走、埋好,最终保存了下来。究竟是哪二十几个人,在哪一天的夜里,把石碑埋在什么地方??60年间,没有人知道。是啊,古镇独石口自唐汉以来,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风流雅士留下的石碑不下百块,但时至今日,却都荡然无存,惟有方振武的“驱寇安边”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而且还会永久地保存下去,同时留在人们心中的还有方振武那“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民族精神。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江塞风光 发表于 2015-4-26 07: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石口发大水】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天中午,烈日当空,一个老头来到了独石口地面,后村已过,前村不着,饥饿难忍,巧遇一个老太太提着篮子去给下地的人送饭,老头上前求食,老太太热情送食。老头饥饿顿解,上前向老太太表示谢意,随口说道:“这里的人善良不吝,不会有大灾害。”从此,这经常遭受干旱、水涝、霜冻等自然灾害的独石口,就再没有过颗粒不收的大荒之年。原来那老头是出京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从他嘴里说出的话那就是金口玉言。

可是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皇帝的金口玉言失灵了。

从农历五月底开始,下起大雨来,开始人们还不怎么在意,谁想到,这大雨下得没完没了,且越下越大。二十多天过去了,大雨还是下个不停,人们开始慌了,烧柴没了,院墙塌了,房屋漏了,大街小巷水流成河,城外原野一片汪洋。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江塞风光 发表于 2015-4-26 07: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多天过去了,那雨还是时大时小,或紧或慢地下,大街上水深三尺,烧柴成了紧缺物资,只好几家合伙做饭。有的干脆天天买烧饼充饥,糕点铺平时积存的成堆的木柴,此时生意兴隆,炉房昼夜火光熊熊,做烧饼的师傅轮流加班,昼夜不停。

四十天过去了,雨,还在下。哗咙,哗咙,房倒屋塌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用席子在城墙上搭起窝棚,住到了城墙上,眼看着城外河水猛涨,特别是东河水就如千万匹脱缰的野马,在城外横冲直撞,悬崖般的浪头凶横地撞击着城墙,水花飞溅的人们的身上,人们烧香祷告,把整只整只的牛羊从城墙上推到河里,城内驻军的一个团长,在东城楼上把几十把香捆在一起点燃,自己身穿雨衣跪在城楼上三天三夜,磕头如同捣蒜,可河神爷并不领情,似乎不把城墙撞开,就决不罢休。人们把庙里的龙王抬出来,放在城墙上,可那龙王坐在那里,也只是目瞪口呆,束手无策。老人们呼天抢地,号啕大哭,孩子们目光呆滞,听天由命。
青壮年男女们自发行动起来,开始抗洪保城的激战,商铺捐出了成捆成捆的麻袋,各家各户拆下了门板,抬出了棺材,人们用麻袋、棺材装上沙土,加高城墙,加固城门,填堵缺口。夜间,城墙上灯火通明,呼叫声、哭喊声,伴随着阵阵浪淘声,响彻云霄。

城外的一个个村庄被洪水卷走了,房屋的檩子、椽子,还有红柜、衣箱,甚至猪牛羊和人的尸体,随着波涛的起伏,在人们的眼前忽隐忽现。独石口的东城门被洪水冲塌了,紧挨城门的一家大车店被冲到了远方的山根下。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这时,一个名叫苏万民的人,看见河东对面高岗上有一具尸体,一群乌鸦围绕着那具尸体哇哇乱叫。不知为什么,他看不下去了,要出城过河去掩埋那具尸体,众人苦劝不听,趁人不备,就扛起铁锹去了,结果没走几步,就被河水冲倒,眨眼之间就人影不见了。

不久,天清了,雨停了,洪水渐渐退去了。人们屈指算来,这场大雨整整下了45天,更为出人意料的是,洪水过后,田野里庄稼长得格外的好,竟是丰收年。

事后有人说,老天爷本来要借这次大水淹死一万个人的,可苏万民,就是这个姓苏名万民的人,一个人顶了一万个人,一个人淹死了,一万个人活了下来。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邱胡麻差 发表于 2015-4-26 08: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