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散文作品集×文 化 随 笔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耿家强1 发表于 2015-4-26 17: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随笔——2014.06.27.——2015.6.4.
  2014.06.27.更新

  *散文作品集*
    文 化 随 笔
                  耿家强  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各位文友,本人的长篇小说《煤之魂》已经连载完毕,因该书早已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故不再修改了。从2014年06月27日起,将连载本人的散文作品集《文化随笔》,从2014年06月27日连载到2015年06月05日,天天更新,一日一更,特告。望大家鼎力支持阅读,谢谢。



  =====================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
  为阅读方便,本书分编为“散记天地”、“边缘学的魅力”、“文艺随笔”、“凡人故事”、“人在旅途”、“人间百态”、“我的文学路”等十辑,内容广泛——作者采访并描写了从中央首长到路边卖肉个体户的广大社会场面,党、政、警、兵、商、学,文化、艺手术、科学、教育、工矿、电业、输油、铁路、交通等各界人士的“凡人故事”。当然,作者写得最多的还是煤矿,因为作者已在徐州煤矿生活了40多年,人间酸甜苦辣,在此尽尝遍。故有人称此书为“社会广角”。
  书中对“解释机遇给你机遇的科学——边缘学”有独到的见解。
  本书语言亲切,作者“素以文笔朴实见称于文坛”。

  ==========

  文化随笔
  耿家强


  自序

  这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文学散文是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古人曾把“诗歌韵文以外的作品”都广义地划归“散文”。建筑工地开放以来,随着资讯事业的发展,媒体刊载散文版面的增加,散文的创作更加活跃,散文家的队伍浩浩荡荡,许多写诗歌的“诗人”,也改行写起了“散文”。散文作品的数量竟成为“百年之最”。其中,叫得最响的是“文化散文”。何为“文化散文”??作者认为,第一,“文化散文”不应是“离现实遥远的散文”。散文家应当充满感情地面对普通人的生活、思想和追求,不要故作“深沉”,故作“清高”,把读者引向“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园”。第二,“文化散文”应当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不仅仅反映个人身边的琐事,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一点发现,一点感受,一点情调,而且应当多一些升华和超越,强调对社会的大思考。第三,“文化散文”不能成为“时尚散文”,不能跟着一个个“新潮流”、“大浪头”走。“文化散文”应当有真情实感,用作者的“心血”去写“人性”,写“人生”,给读者以“高层次的启迪”,为历史留下浓墨重彩。作者将这本散文集定名为《文化随笔》是因为,“随笔”是散文的一支,虽然写散文自由——但随笔比一般的散文更自由。
  有人说,散文就是“美文”,美丽的语言,雕琢的词藻,这不是很全面的。作者曾对一位爱好文学的大学生说过:写文章,语言当然是第一重要的,但要知道“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语言,是为了表达意思的,文采,是为了发挥言词的。语言只是表达“志”即“思想”的一种“运输工具”。我们写作的目标应是“表达自己的感情,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促进社会的进步”。达到这样的意境,才是我们的目的地。当然,走向目的地,“运输工具”的先进与否是很重要的,可以坐轿车“凯迪拉克”,也可以骑自行车,甚至可以步行。但不管坐什么,“青菜白菜,各有所爱”,都是一种“风格”——也许那些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比坐凯迪拉克的人,还要潇洒呢。
  语言表达意思,文采发挥语言的作用,不可过分地追索语言的“华丽”和所谓的“深沉”——以宏富巨丽的“散文大腕”汉大赋为例。作者熔辞铸句,藻采迷离,其语言极美,且“宏则涵盖宇宙”,“细则齿及虫蚊”,但意境“深沉”到不见“作者自己的思想”,读者跟着“玄玄乎乎不知所云”,所以只好“衰颓”了。因此,作散文的关键是向“意境”目标前进。如果你一味欣赏你和别人的凯迪拉克,而不向目标奋进,或许寄自行车和步行的人已经到了目的地,你还在后面沾沾自喜地“欣赏”呢。
  作者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对一些文艺评论家称自己“素以文笔朴实见称于文坛”颇为高兴。
  作者“主要”是写小说的,但同时也写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杂文、评论、散文——游记“人在旅途”不用说了,“生活随笔”、“人间百态”更不用说了——作者还写过不少“文艺随笔”,更写过不少“人物散文”,采访并描写了从中央首长到路边卖肉个体户的广大社会场面,党、政、警、兵、商、学,文化、艺手术、科学、教育、工矿、电业、输油、铁路、交通等各界人士的“凡人故事”——如现任国家文化部部长、曾任徐州市委书记的孙家正,国画大师李可染,前徐州市市长何赋硕。作家周梅森、肖俊志、刘振华、王辽生、及巨涛、郑子、徐延平、王善奎等,空军上校华明珍,炮兵军官卢弘,许多老干部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前国民党军统少将邓葆光,也采访和描写了人民警察、学校教师、农村乐队、卖肉个体户、盲流打工者以及残疾人群体等等。
  当然,作者写得最多的还是煤矿,因为作者已在徐州煤矿生活了40多年,人间酸甜苦辣咸,在此尽尝遍。作者写过《瓜菜代》,回忆六十年代粮食紧张时,吃南瓜、野菜充饥的情景;写过《夜遇喷火怪》,回忆当年刚见到火车时,大惊小怪的模样;写过《洞房》,回忆在那“三年困难时期”的矿工,特别是到处“流浪”的基建工人,尤其是他们中的单身工人和分居两地的“副单身工人”住房的困难和苦中取乐;写过《闯世界》,写不依靠父母关系,不依靠亲友支持,孤身一人远离家乡千里之外谋生的青年的自豪;写过《夜出庞庄矿》,为了请探亲假,凌晨三点起身,记开住地庞庄矿,步行十多里路,到当时作者“工区的办公室”办手续的场面;写过《乐事》,写当年把“吃饭”当作生活最大的乐趣的往事……
  在当前文坛,特别是在报纸的副刊,散文已经“称霸”,或者说是“被充斥”的情况下——这也不必大惊小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奔波的人们,在紧张的竞争之后,最适宜用短小的散文来放松一下——于是,作者“趁打热呼闹”也来了几下子——作者写喝酒:《我不遗憾》;作者写唱卡拉OK:《“大胆,大声,大概”演唱法》——以搏一笑,效果还颇佳呢。
  作者对一门“解释机遇给你机遇的科学”——“边缘学”很感兴趣,故将其有关随笔专编一辑,以飨读者。
  为阅读方便,本书分编为“散记天地”、“边缘学的魅力”、“文艺随笔”、“凡人故事”、“人在旅途”、“人间百态”、“我的文学路”等十辑,内容极广,有人称之曰“社会广角”,过誉了。
  有人说:“青年人写诗歌,中年人写小说,老年人写散文”——这多多少少有点道理。但在这个世界上,只运用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家,几乎是没有的。随着作者的年龄的文学路的同步延伸,写散文的时候恐怕会是越来越多的了。



  +++++++++++++

14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耿家强1 发表于 2015-4-26 17: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州耿家强,在舞文弄墨,发表新帖子《文化随笔》了,欢迎各位网友捧场指导。

14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耿家强1 发表于 2015-4-26 17: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文友,本人的长篇小说《煤之魂》已经连载完毕,因该书早已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故不再修改了。从2014年06月27日起,将连载本人的散文作品集《文化随笔》,从2014年06月27日连载到2015年06月05日,天天更新,一日一更,特告。望大家鼎力支持阅读,谢谢。

  舞文弄墨散文作品集
  《文化随笔》30万字每日更新,

15

主题

-15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园田梦人 发表于 2015-4-26 17: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文化散文”不应是“离现实遥远的散文”。散文家应当充满感情地面对普通人的生活、思想和追求,不要故作“深沉”,故作“清高”,把读者引向“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园”。第二,“文化散文”应当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不仅仅反映个人身边的琐事,表现作者对生活的一点发现,一点感受,一点情调,而且应当多一些升华和超越,强调对社会的大思考。第三,“文化散文”不能成为“时尚散文”,不能跟着一个个“新潮流”、“大浪头”走。“文化散文”应当有真情实感,用作者的“心血”去写“人性”,写“人生”,给读者以“高层次的启迪”,为历史留下浓墨重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提高的课堂!!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宝木笑 发表于 2015-4-26 17: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耿家强1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人鱼家族周五问候,平安吉祥。
  恭喜耿兄开新帖,强烈支持,撒花!!!!!!!!

14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耿家强1 发表于 2015-4-26 18: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有什么关系,不容,才显示出我们是君子。

14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耿家强1 发表于 2015-4-26 18: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园田和宝木笑,大力支持!!

7

主题

-7

回帖

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
二勃 发表于 2015-4-26 18: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前文坛,特别是在报纸的副刊,散文已经“称霸”,或者说是“被充斥”的情况下——这也不必大惊小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奔波的人们,在紧张的竞争之后,最适宜用短小的散文来放松一下——于是,作者“趁打热呼闹”也来了几下子——作者写喝酒:《我不遗憾》;作者写唱卡拉OK:《“大胆,大声,大概”演唱法》——以搏一笑,效果还颇佳呢。
  作者对一门“解释机遇给你机遇的科学”——“边缘学”很感兴趣,故将其有关随笔专编一辑,以飨读者。
  为阅读方便,本书分编为“散记天地”、“边缘学的魅力”、“文艺随笔”、“凡人故事”、“人在旅途”、“人间百态”、“我的文学路”等十辑,内容极广,有人称之曰“社会广角”,过誉了。
  有人说:“青年人写诗歌,中年人写小说,老年人写散文”——这多多少少有点道理。但在这个世界上,只运用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家,几乎是没有的。随着作者的年龄的文学路的同步延伸,写散文的时候恐怕会是越来越多的了。

  ~~~~~~~~~~~~~~~~~~~~~~~~~~~~~~~~
  支持!!

3

主题

-3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
张宁熙 发表于 2015-4-26 18: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3

主题

-3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
张宁熙 发表于 2015-4-26 18: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到周五,送上问候!!明天就是周末了,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