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一个诗人的胡思乱想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8: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小学三年级毕业,四十余岁。诗人。说的话均是胡言乱语,逻辑混乱。只想一个人在这里信口而言,有喜欢的可以参与讨论,不喜欢的,可以轻喷。
  但是不让说或者叫从头发落,最好不走这个程序。
  本来可以发在杂谈,但确实关于思考,虽有种种错谬,和不合理,唯只真心而言。发乎于心,知乎于行,算是小学生思考练习。也算寄存一点东西,备以后所用。
  开始!!
  两个人。
  李杜。
  历史大概:其一,李生于前,杜生于后。其二,李带着入世思想仗剑而行,欲求功名。其三,李生于碎叶城,一传甘肃,一传原苏联境内。无论其出于何地,均是骁勇好战之辈。说有将军之勇,不为过。其四,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证明所处时代已频战乱。杜假设有才,打仗肯定不是所属。不是战神,可为经世之才??否则才是什么??以上,都是最容易考证的东西。其中,杜的假设作为推导结论的证据。
  事实上,李求功名而不遇,杜十分欣赏李..历史是发生过了的事情的记录,若它有某种因变之可能,可以作为探讨的一个方向..
  若杜生于前,李生于后呢??
  这是本人最关心的一件事。也是最奇妙的一件事。
  若是杜立于李的位置求功名,,那么,还有一个很小的可能,就是,这个面试说不定就成功了。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8: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给了条件转换关系,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假设他们的才干是恒常的,那么面试的可能的成功率实在是很高的。这和统治者的要求很有关系,站在统治者角度,一个不需要打仗的君主,所缺者正是经世之才,那么杜的面试因为此而加分则很正常了。需要加进去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其实面试只需要上面点头即可,否了李的上面,应该算非常明智的君主。那么同样明智的他为什么会不考虑杜的请见。因此说,说不定就成功了。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8: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定个人的才能恒常,假定杜成功完成面试,按着这个思路,杜对李的欣赏也同样不变,他们交际的所有因素不变,只是,他们身份变了,杜成了李的维护者,很容易推导出,杜现实所遇的战乱,会因为维护李,加持李而发生重大的改变,历史说不定因此改写。世上多了一位成功的将军元帅,当时的丧乱史也可能就不存在了。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9: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以上看,历史无法改写,虽然楼主只更换了两人的年龄,但是可推导的结果会大大的不受控制。
  淝水之战
  主角:诗人一枚。帝王一枚。
  历史概略:其一,诗人周围特别亲戚之中以主角诗人气质最重。其二,出入世均显诗人风格。其三,军事布置诗性展开,诗性结束。其四,等淝水之战开打的时候,诗人早就置身事外。其五,各种不可置换因素。
  交战过程和结果:
  帝王那边各种神遭遇,各种想不通;
  最后,别开生面地创造了一大堆现在还在用的成语典故,帝王落败。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相信,铜雀台的主角是个诗人。但大学语文教材表示承认此说法。
  还是两个人。
  两个人的三国演义。
  人物:诗人孟德,诸葛。
  历史概略:其一,军师作了很充分很正确的部署,比如,数次的兴师北伐,其二,阿满乃真小人,其三,东吴之地是两个主角争取的棋子,其四,孟德打仗漏洞很多。
  交战结果:
  看不见的胜利果实,久分必合的局面,是到孟德故后终得。他的胜利原因算其五,得势之时所吸引的大军事家,在不受控制的时候,取而代之的胜利。
  因此这里分析一下。受人尊敬和恭顺的区别,其实在大境遇里不是很重要,执行力才是诗人一方的掣肘。后面,对诗人的要求更加严厉,重点还是执行力。
静末岁月 该用户已被删除
静末岁月 发表于 2015-4-26 1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大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9: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画。
  油画。
  名字叫《最后的晚餐》,里面一十三个人物,你一一潜入其内心,然后回答我,什么是诗人,谁可能是诗人,诗人最终是干什么的??一个诗人的胡思乱想5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9: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海保镖》不知谁看过,最后保镖差点爱上委托人,结果还是分开了。
  桥段很烂。
  关注点在如果,如果保镖几乎如此的完美,他还会受委托去保护别人吗??
  让我想起了庄子的子非鱼的故事。安知其乐??庄子的问题是个简单的逻辑置换的问题。他表现得很镇静,也很正常的样子。
  所以上面的问题是,前缀上加了“中南海”的定义,这个故事是完整的。比原版保镖正常的多。
  正常的故事总是叫我们流连忘返。似乎是一个单向选择同时兼顾的两个极端的可能性。
  诗人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超学科,复杂且纠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一张叼烟斗的照片,弥足珍贵,诗人风气十足,还原二战,的确那神一般的撤退和那些经典之战,你都不能用纯军事理论去分析和评判。
  那么这样的人是不是骨子里就算是诗人吗??
  英国本国给出了回答:诗人并不合适建设一个刚刚从战争中恢复的国家,所以,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后,丘吉尔下课。
  从此,英国另起炉灶开始建设一个和整个欧洲大陆不太一样的福利国家。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6 1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说话。
  画面上一十三个人,代表三种人。每一种都可能最后成为诗人。
  劝善者的高度一定是一般人没有的,但是其中十一人追随着他,这十一人我们称之为常人。他们平常不显情感。最后一位是与魔鬼签约者。他最是孤独,心怀异端,与人同喜同笑,外面和常人相同,其实内里实为挣扎,最像诗人境界。他是随时可能超越耶稣高度的存在,那么他最后是不是诗人??尽管看上去,他能引领众生到心潮澎湃的高度。
  其实,这只是一幅画而已。
  最终的诗人,既不是劝善的人,也不是魔鬼的签约者,而是这三类人以外的第四种人,是手上执图的人。
  能看见全景的人,才是最后的诗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国出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他的名字叫毛泽东。
  身份褪尽,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蒋委员长到底不是诗人。
  因此有关两位的战争结局,是蒋委员长把以上例举的所有失败总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