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欲灭其国,先亡其史,能做到吗?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屏山石1 发表于 2015-4-26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欲要亡其国,先要灭其史。此话在互联互联网上流传甚广,引用众多,好像根本不需要翻译,谁都懂它意思一般。若问是谁说的,恐怕就很多人不知道;若问出自哪里,又有更多人说不出个所以然。百度上就此有个提问,有人问此话的出处,有人答“额,只知道是龚自珍说的,具体哪句,楼主可以翻翻龚自珍全集看看……”。
  这个建议也太高明了。
  先说说龚自珍。咱在教科书上学过他的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啦……一句话,他是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最后一个名分,在革命者看来,好像不那么动听。抛开那些政治之见,逝世于1841年的他,无疑是那个年代的先进人物。
  而我们前头所提的“欲亡其国,先要灭其史”,确实是他说的。在《古史钩沉二》中,他写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意思是,要灭人家的国家、败坏他们的道德伦理、使他们的无人才可用、让他们忘记祖先,必先去其史……
  问题在于,龚自珍的话,并非真理;二则,《古史钩沉二》说的,乃是上古之事,夏商周……在此句之前,他说什么六经啊、易经啊、春秋之类,是周之历史的大宗;而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周之历史的小宗。在此段之后,他又叙述了周朝东迁之后,周朝的史官有四大罪、四小罪、三大功、三小功……联系前后文,他其实是在感慨,夏朝的史被商朝弄丢了不少,商朝的被周朝弄丢了不少,西周的被东周弄丢了不少……而从此文最末亦可看出,他很惋惜史料很多都消散了,而他愿意去做整理一些历史的人。
  其实只要稍为思索便能知道,历史上,亡了国之后亡了历史文化的不在少数,但若说它的对手先处心积虑先亡他的史,再去亡他国的,恐怕是找不出来啊——毕竟,用刀兵占领一国,再去除其历史,改造其种族,容易得多——文化是最顽固的,你慢慢去熬它,它还没变,你自己倒变了,这种时间上的代价,无疑太大了,谁也耗不起。
  历史只有一个真相,这是绝对的;历史会被当时统治者篡改,也是可能的。追寻历史真相,提出不同见解,实在正常得很。若龚自珍知道他的话被如此滥用,会作如何想呢?

  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