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姥爷这辈子

[复制链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4-26 19: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姥爷这辈子

  
  六十年代中后期,曾经同志加兄弟的中苏关系,突然紧张起来。我们那个边陲小城,因为距离中苏的那条界河黑龙江不远,所以备战气氛十分紧张,各单位民兵都配发了武器、街道也开始组织“深挖洞”工程,说是要预防老毛子的原子弹,现在听起来真是让人笑喷。那年秋天,父亲仓促的送走了妈妈和年龄尚小的我们去乡下姥爷家,自己留了下来保卫祖国。那年我七岁。

  姥爷的家,在牡丹江地区一个偏僻的不能再偏的村子里,叫什么“羊膀子沟”,据说离着《智取威虎山》里的那个革命圣地“夹皮沟”很近。我们在火车上穿山越岭的熬了一天一夜,天蒙蒙亮时下了火车,那小站叫什么名字,我至今也没能搞清楚,只记得冷清的站台上,一个瘦高而结实的老头推着独轮车,早已等在了那里……
  他就是我的姥爷。

  
  姥爷家的祖籍,原本是在山东的龙口那儿的。虽说靠着海边,出海打鱼是那里人们的主要行当,但姥爷一家却没有下海做渔家,而是世代以开菜园子为生。那会儿,全家人一年到头的蹲在地里,日复一日却也只讨得个日子勉强过得去。

  光绪年间,那块地面儿愈发不安生起来,先是闹义和拳,闹日本人,后来军阀混战、红胡子打家劫舍,再加上连年的灾荒,很多人实在挨不下去,便把营生的希望寄托在了闯关东上,所以逐渐出现了闯关东的移民潮。姥爷家的那个庄子里,一共百十户人家中,就有十之五六去了关东。

  说起姥爷一家闯关东的故事,后来听老辈们闲扯,却很富有戏剧性。说是那年大旱,老百姓的肚皮朝不保夕,就连山上的红胡子们也饥饿难耐,频繁的下山抢大户,姥爷住的那个庄子,一个来月就被光顾了三、四次。一天,有几个落了单的红胡子趁着天黑,喝的醉醺醺的溜到了姥爷家,他们仗着手里明晃晃的几杆磨平了膛线的老套筒,硬逼着姥爷一家要吃要喝、要钱要粮。当年还年轻气盛的太姥爷哥三儿,受不过这等三番五次的窝囊气,一时脑门子青筋蹦起,几棒子下去,竟意外的将一个红胡子打死了。事情发生后,才知道闯了大祸,为免遭报复,在乡里们的帮助下,一大家子匆忙收拾起能够带走的细软,连夜寻了条船出海逃生去了。
  就这样,姥爷一家稀里糊涂的闯了关东。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4-26 19: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月儿,闯关东的龙口人,走的一般都是海路,然后从遥遥相对的大海那边的东北安东城港上岸,这样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航道。姥爷一家当然也不列外,当经过几昼夜在海上的千辛万苦、狼狈不堪的爬上岸时,面对这块陌生的土地和那些在旗的大脚女人们,姥爷一家茫然若失,好在他们得到了早先来到这里的乡里们的帮衬。其实,自光绪年间闯关东高潮以来,那些亲戚套亲戚的胶东人,就在安东这地方陆续安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胶东圈子,有的村子整个都是闯关东过来的胶东人。这样,姥爷一家在安东城外,一个叫柳林子的地方安顿了下来。
  19世纪末,安东这地方还处在人烟稀少的待开发状态,人们的生计主要还是靠海吃海,做着出海打鱼的营生,所以周边的原始荒地闲置的很多,官府对于个人开垦荒地,虽不鼓励,却也是持一种默许的态度,只是当你好不容易的开了几垧耕地后,他们一准会来人,告诉你要按什么狗屁规定缴纳税赋,然后再给你写个耕地地契,统计你的耕地有多少,该交多少税赋什么的。
  即使这样,对那些摸爬滚打、世代在土地里讨生活的人来说,也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的。就这样,姥爷一家人在太姥爷的带领下,开始了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的艰苦创业。不久,凭着姥爷一家人开菜园子的手艺和不怕吃苦的那股劲儿,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了起来。
  到了民国初立,我姥爷出生那年,家里农忙时临雇佣的短工不算,一年到头在家干活的长工就有十几个,姥爷家在柳林子那块巴掌大的地方,俨然成了比较富裕的大户。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4-26 1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姥爷12岁那年,太姥爷张罗着给他娶进门一个16岁的小脚女人做童养媳。那时姥爷年龄尚小、还不怎么明白事理,在大人们的吆喝声中牵着这个女人的手,稀里糊涂的拜了天地。这女人就是我的姥姥。
  姥姥家里也是山东龙口人,是太姥爷在龙口时同在一个庄上的乡里,只是晚了几年闯的关东。姥姥的父亲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开了家“木工作坊”,日子过的还满殷实。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是由于“乡里”这层关系,姥爷家的几挂马车、农具等一般木工活儿,大都在姥姥父亲的“木工作坊”里打制或修理,一来二去的两家越走越近,甚至交为莫逆,最后干脆定下了“娃娃亲”,变为亲家才算作罢。
  其实,姥姥这会儿走进姥爷家,并不是计划中的事儿,而是因为家里出了变故。那年春天,姥姥的父亲得了重病,不久便突然离开了人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木工作坊”自然开不下去,断了主要经济来源的家,这生计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这样,在太姥爷的提议下,姥姥很不情愿的提早进了姥爷家的门。
  姥姥读书很少,写封信都很困难,她五、六岁时便按关里的习俗缠了足,看起来是个柔弱的小脚女人。其实,姥姥很坚韧,也有着许多中国传统女性的那种贤惠、勤劳和容忍的品德,所以姥姥才能一辈子都坚守着这桩并无爱情的婚姻,无论风云怎么变幻、无论事态怎样炎凉,最终让这个家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当然,这是后话。